雀替系列之二——雀替的功能与分类

三、雀替的功能

雀替虽然不起眼,雀替最初的产生与后续的发展都是将雀替作为支撑构件开始的,经由明清两代,雀替的广泛使用使其不断演变,逐渐由结构作用转化为装饰作用。

雀替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结构作用、装饰作用以及扩大空间的作用。第一,结构作用。雀替,是中国古代建筑物檐梁特有的结构构件。它主要起着増加梁端剪力并减少梁枋跨距的作用。雀替扮演着支撑梁枋构件的角色是毋庸置疑的。 减小梁额与柱相接处的剪力,防阻横竖构件间角度之倾斜。它在结构上对建筑的安全与稳定具有一定帮助,不可或缺。

第二,装饰作用。.还在它上面装饰各种图案而使之具有独特的装饰美化效果。雀替在清代成就它的发展高潮,它所体现出的装饰作用已经毋庸置疑。雀替由于力学原因产生,后又由于美学原因发展壮大,独立成类。从雀替的纹饰与雕刻日益复杂精美来看,雀替的装饰作用越来越成熟。

第三,扩大空间的作用。雀替一般位于建筑廊部外檐梁枋之下,还多见于有抱厦的建筑之上,建筑立面出抱厦结构也是增大其使用面积的一种方式。雀替处于这样的位置安排不仅起到结构作用与装饰作用,还将原有殿座的建筑面积扩大至廊部,开间及进深方向均有所增加,达到整体空间扩大的效果。

雀替的结构作用,是为了加强水平构件产生的剪力,增强同一净跨所承受的重量,从而起到防止梁与柱形成的方形框格变形的作用。

简单点儿来说,就是为了加强柱子之间的梁的承载力。

柱之间加上雀替这种联结物(包括牛腿、驼峰、角背等具有同样作用的构件),最大作用是可以“减短净跨”,也就是相当于减少柱与柱之间的距离,加强建筑的稳固性。可以说这也是中国建筑上很多构件的作用和职能,包括斗拱。

不过在建筑发展的后期,装饰作用几乎已经成了雀替这类构件存在的全部意义。

虽然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了“转角加固”这个一致的目标而存在。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只有装饰功能无结构功能的变体,但总体来说还是起到了很大的结构上的作用,形式上也是在结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四、雀替的分类

在日益繁琐的明清建筑装饰部分,不得不说雀替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成就。

由于斗拱大多数情况下是藏于檐下,不易分辨,而雀替却是大大方方的露于柱子两边,很好的解决了柱头部分的装饰问题。在注重装饰的明清建筑上,雀替的形状也由早期的简单的横木,发展出了越来越多的曲形的变体,使柱间形成的框格形状变得柔和,增加了建筑上的空间层次。

自从雀替参与了建筑上的进化与发展,就开始了由简到繁的不断演变,甚至超过了斗拱的演变程度。

最终雀替发展成了七大类,即:大雀替、龙门雀替、雀替、小雀替、通雀替、骑马雀替和花牙子。再加上由花牙子演变而来的用于室内装饰的“罩”,这个繁复庞大的雀替家族,简直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上的装饰半边天

具体类别如下:

1、大雀替

大雀替的结构特点是在柱头的顶端加上与枋接触的横木,这种雀替在汉式传统古建筑中并不常用。大雀替是由两个雀替相连而成,和“骑马雀替”相似,但实际上二者有着很大的区别,骑马雀替是在两柱间相连为一体,而大雀替是一根柱子的两侧连为一体。同时,两侧的雀替相连后,夹在柱顶,雀替和柱子相互不穿过。

用大块整木制成,上部宽,逐步向下收分后,在底部还加一个大斗,然后再直接整体地放置于柱头上。

大雀替被应用在纯藏式的喇嘛庙,在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青海、甘肃各省区,许多喇嘛庙的柱头几乎都是这种大雀替,如色拉寺、千佛廊等。雕镂繁缛、彩画浓艳是大雀替的特色。

青海省西宁市塔尔寺的大雀替

青海省西宁市塔尔寺的大雀替

这种“大雀替”,并不只是因为体积大而命名,当然,它也是够大的,更重要的是,它并不像其它种类的雀替那样插在柱子两边,像两个翅膀。它是用一整块木头制成,直接坐在柱子顶端,承载梁枋的重量,其实更像一种往横向发展的柱头

由于“大雀替”需要比较大的承重力,因而尺寸也比一般雀替要大。清代规定,官式建筑的雀替长度为房间面阔的1/4,而大雀替的总长度,甚至可以达到面阔的1/2。这种“大雀替”,更多的是用在清代喇嘛庙的大殿上。

从上面的几幅雀替图片,我们可以发现:普通的雀替有很多是位于柱子的一边,从柱子里面伸出来承托着梁枋,起到辅助柱子承重的作用。

而大雀替则不同。它由整木制成,放置在柱头的上面,直接承受梁枋的重量。本来应该分担主要承重任务的柱头,在大雀替面前,反而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2、雀替

属于在古建筑上最多见的一个雀替种类,体积明显小于大雀替,其位置在柱与梁枋交接处的下部,其造型不似大雀替在二度空间上多向发展,而向左或右及下发展。

雀替就是指明清建筑中常用的雀替,按照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规定,它的长度是面阔的四分之一,高度与檐枋相同,厚度则为校径的十分之三。

“官式”或说是“官式建筑”,它是古建筑学界对古建筑做法的划分。主要指以官方颁布的建筑规范为蓝本,营造的宫殿寺庙等建筑形式,施工中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体现古代工官制度。

官式雀替应当是雀替样式最为多姿多彩的类目了。在明清时期的建筑物中,除了塔楼外,雀替几乎无处不见,而且大部分都有非常漂亮的雕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京故宫的官式雀替

故宫建筑中的雀替

3、小雀替

在江南尤其徽式建筑非常流行小雀替。那是因为巨大的“廊川”、“轩梁”或称月梁等构件都采用了扁作的方式。江南穿斗式或轩式建筑的柱子较细,所以柱子上的大梁不能做得很粗,为了解决大梁的抗弯能力,所以只能加大其截面高度,做成了夸张的扁梁后,这样的结构再用大替木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了,所以它被退化为不起眼的装饰件-一一小雀替。小雀替与江南小巧秀气的建筑相得益彰,其“小”主要指向它的尺寸纤细.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黄丝桥古城的小雀替

此类雀替主要用于室内,因体积小,本身造型没有太多时代性变化。

4、通雀替

所谓“通”意味着连通性的意义,但它不是作为柱头放在柱子的顶部,而是夹在柱子的顶部,可以说是大雀替的不同的施工手法,外观有较大不同。其属于早期样式,主要在室内使用,明清之后少有这样的形式出现。由于其破坏了柱端材料的强度,而且雀替木材的厚度也受到限制,一般很少被采用。

山西省大同市善化寺三圣殿通雀替

善化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寺院。

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柱子两侧的雀替是分别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则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它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

通雀替多用于室内,体积也明显大于普通雀替。

北京碧云寺后殿通雀替,图自梁思成、刘致平《建筑设计参考图集》

它与大雀替的区别在于位置不同:大雀替是放在柱头之上的,而通雀替是夹在柱子里面的。

通雀替也可以做得一头长一头短,图为长短通雀替。

它与普通雀替的区别,一方面在于体积大小不同,另一方面也在于结构不同。柱子两侧的普通雀替是分别插入柱身的;而如果采用通雀替,柱子两侧的雀替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穿过柱顶而立。

5、骑马雀替

骑马雀替这种形式多用于垂花门和德柱与金柱间的联系枋下,多用在建筑的梢间、尽间或是廊子等处,这些地方的空间相对较窄,柱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整个跨度连接在两根柱子之间,所以也被称为“骑马”。无论是官方的宫殿建筑,还是寺庙以及园林中的厅轩,都不乏这种雀替的实例。骑马雀替被用于悬挂花门,长按垂直梯架,高压按钮五分之五宽。

北京故宫咸若馆

当二柱距较劲,并在梁柱交接处还要用雀替,此时两个雀替因距离过近而产生相碰连接的现象,骑马雀替就此形成。但其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此类雀替的外形与雀替相比没有大的不同,主要区别在于结构:柱子两侧的雀替是分别而插入柱身的,但通雀替则是柱子两侧的雀替为一个整体,它是穿过柱身而成立的。

有的时候,两个柱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并且都要用雀替,两个雀替因距离过近,就会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倒过来的马鞍的样子,骑马雀替就形成了。

驼峰

我们可以把“驼峰”看做是把“大雀替”反过来,放在了柱子的上面,也就是和“大雀替”的位置垂直镜像了一下。

“驼峰”的作用是支撑梁架上边的短柱(瓜柱)的,一开始如雀替一样,是由柱两边的两块小木头(角背)发展而来,后来就形成了一整块结构。

清代将瓜柱和驼峰合起来称为“柁墩”雀替、斗拱、驼峰合起来又叫作“隔架科”。你看,我们说了半天的这三种极具装饰感的构件,最终用这种形式统一了起来,成为了一个整体。

与普通的雀替相比,骑马雀替的装饰意义远大于实用意义。

6、花牙子

又称挂落,纯粹起装饰作用。花牙子有一个别名叫做“挂落”,这个别名在南方地区比较常用。

虽毫无力学上的使用价值,但变化万千,所以常被用于园林建筑的梁枋下,以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则基本是只有装饰意义而没有实际功能的。

花牙子是把雀替做水平延伸,把相对的两个雀替连接起来成为一体。因为它是纯粹的装饰部分,也被称作花楣子和花罩。

花牙子雀替用较小的棂条拼成整个图案,卷草纹等纹样的雕刻使得其形式不仅简单、轻盈,更显得灵巧透明。

我国北方和南方木装修考究的建筑,都经常运用这种手法,如山西襄汾丁村民居,介休、万荣后土届,云南面江五凤楼等例子都很典型,其雕刻纤巧轻盈、玲珑剔透,大大增强了建筑物的观赏性。

花牙子比普通的雀替要纤细、精致很多,由细小的棂条拼成图案,或雕饰卷草等纹样,还有很多做出镂空纹饰,悬挂在梁枋之下,一般上面还装有一种叫“倒挂楣子”的构件。

草纹团花挂落

花牙子的形状与雀替很像,在它出现的初期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功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花牙子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装饰构件。

在古建筑上,花牙子的位置与雀替的位置大体相同,但比普通的雀替要纤细、精致很多。它由细小的棂条拼成图案,或雕饰卷草等纹样,还有很多做出镂空纹饰。

贴金云龙花牙子

陕西省西安市清真大寺

7、龙门雀替

在雀替的大家族里,还有一种专门用在牌坊上的雀替,叫作“龙门雀替”

龙门雀替也是一种起装饰作用的雀替,多用在牌楼、牌坊上。为使美观,故造型格外华丽。

龙门雀替的特点就是在雀替的本体之外附加了很多部件,相较于其他雀替,龙门雀替多云墩、梓框、三福云等结构性造型样式。

官式牌楼龙门雀替

7.1云墩

云墩是承托龙门雀替的一个零件,上面常常雕刻云纹,因此得名。有的朋友或许会问:既然雀替已经可以起到部分承重的作用,为什么还要在雀替下面加一个云墩承重呢?这要从牌楼(或牌坊)的结构说起。

云墩位置示意图

牌楼、牌坊的柱子,两两高度不一样,每一“间”(两根柱子之间的空隙部分)的宽度可能也不一样。如果把雀替做成大雀替或者通雀替的形制,就会出现一端悬空的状况。

图中牌楼柱子左右的两个雀替有明显的高度差

因此,承担牌楼部分荷载的龙门雀替只能从单面插入柱子。每一个单独的雀替就要承受更多的重量,更容易损坏、压折。

为了支撑雀替,加强其结构作用,匠师们便在建造牌楼、牌坊的时候,用云墩来支撑雀替。有的时候,云墩也被雕成力士的形状,更显威猛之气。

被雕成力士形状的云墩,头上顶着一个雀替。

7.2梓框

如果单靠云墩不能支撑雀替的话,匠师们会在云墩下面再附加一个贴柱而立的小柱子,叫做梓框。除了承重作用以外,梓框也能让牌楼在外观上显得更加稳重。

梓框示意图,改绘自梁思成、刘致平《建筑设计参考图集》

7.3三福云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雀替形式,特殊在哪呢,主要是在它上面,加了很多装饰性的附属构件,比如“云墩”、“梓框”、“麻叶头”、“三福云”等等。

加一些装饰构件本来也没什么稀奇,毕竟雀替本来就是个装饰大户,但有一个构件的出现,让这种“龙门雀替”变得与众不同,是什么构件呢?

这个构件叫“三福云”“麻叶头”。为什么说它不一样呢,我们看雀替都是横向和竖向发展的,唯独这个三福云,是向里插到龙门雀替里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在X轴和Y轴的基础上,又加入了Z轴。这让雀替在空间上一下子从二维变成了三维,增加了纵向的欣赏角度。

下图里竖向插进雀替里的就是“三福云”。

三福云则是在进深方向安装在龙门雀替两侧的一个构件,丰富雀替在三维空间中的样式。

三福云示意图,改绘自李金龙《识别中外古建筑》

青海西宁塔尔寺的雀替,图自安菲《北京明清故宫古建筑雀替的型制研究》

龙门雀替多被用在牌坊上,其为鸟巢中最复杂的一个,因为除了它本身,它还增加了小的组件,如云墩、框架、大麻头,以及伏云这些纯粹的装饰件,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的鸟的图像向垂直方向移动,是龙门雀替的特色所在。

北京市大玄高殿牌楼龙门雀替(实物已于1950年拆除)

全文完

参考文献:

韩昌凯《雀替·栱眼壁》(本文图片如无特殊注明均引自此书)

梁思成、刘致平《建筑设计参考图集》

许孛来、朱永春《替木、绰幕枋、雀替的辨析》

参考文献:《华夏意匠》

来源于网络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