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的故事(九十二)隋代北周,胡气大唐
北周武帝宇文邕曾在权臣宇文护的阴影下,艰难求生,他深知:作为一个帝王,不但要坚毅沉稳,还要忍辱负重,不但要恪尽职守,更要以身作则。所以,在对太子宇文赟的教育上,他始终不敢松懈。他要求太子宇文赟的行为举止要端正,不管严冬酷暑,都要勤于政务。宇文赟喜好饮酒,他就在东宫禁酒。宇文赟每有过错,他就亲自上手,棍棒相加!他甚至命令东宫官员时刻记录太子宇文赟的言行,生怕这个不争气的儿子走上歪路。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棍棒打不出孝子,更教不出好皇帝,他唯一的作用,就是训练出了一个惯于掩饰、阳奉阴违的好演员!
公元 578年六月初一,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六月初二,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北周宣帝。按照惯例,先帝故去,继任者要守孝一个月,可宣帝宇文赟的孝服只穿了十天,武帝宇文邕刚一下葬,他就脱掉孝服,庆祝自己荣登大宝。
可以想象,挣脱束缚的宇文赟是怎样的快乐,他需要将之前隐忍的、得不到释放的种种梦想和愿望一一实现。不过,他所考虑的不是这个国家,而是他自己。
宣帝宇文赟即位后,大选美女,沉湎酒色,最后甚至五位皇后并立,打破了前赵皇帝刘聪'三后并立'的记录,又大肆装饰宫殿,滥施刑罚,还像他爹当年监视自己一样,监视大臣的言行,但有不是,便痛下杀手!
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享乐,不被国事所扰。公元579年二月十九,下诏传位于年仅七岁的长子宇文衍,改年号为大象,自称天元皇帝,太上皇,以杨丽华为天元皇后,这个杨丽华就是杨坚的女儿,宇文衍的母亲。
公元580年五月二十四,宣帝宇文赟酒色过度,病逝于天德殿,时年二十二岁。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伪造诏书,让随国公杨坚接受遗命,辅佐朝政。
此后,杨坚被任命为丞相,逐步走上了谋朝篡位之路。为剪除北周宗室,他先后诱杀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毕王宇文贤于长安。同时,派大将韦孝宽出兵击败了自己的政敌尉迟迥。
随着敌对势力和宗室皇族被一扫而空,公元581年二月十三,宇文衍被迫禅位于外祖父杨坚,居于别宫。而杨坚登基,改元开皇,史称隋文帝,隋朝建立,北周灭亡。
隋文帝杨坚
杨坚降宇文衍为国公,食邑万户,车服礼乐仍按北周旧制,上书皇帝不称为表,皇帝回复不称为诏。可虽有这样的规定,实际上却未能实行。这年五月,宇文衍终被杨坚派人所害,年仅九岁。宇文衍死后,杨坚假装震惊,隆重祭悼,谥为北周静帝。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灭西梁。开皇九年(589年)正月,陈后主陈叔宝被俘,南陈灭亡。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八月,隋使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州悉为隋地。至此,天下一统。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发展。
唐高祖李渊
可惜,隋朝二世而亡,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一,隋炀帝杨广死于宇文化及之手,居于江都的宗室、外戚悉数被杀。当年五月,李渊称帝,改元武德,定都长安,大唐立国。
历史上总会出现一些巧合,让人觉得有趣。当年,隋文帝杨坚是从宇文氏的手中夺过了江山,而三十八年后,宇文氏的后人又结束了隋炀帝杨广的性命,将大隋推向了灭亡的深渊。有人说:这是因缘果报。可我却认为:这只能说明,鲜卑人虽然失去了建立国家的能力,可他们对历史的影响力仍然存在。
每个建立王朝的皇族,都会给自己找一个光辉伟大的祖先,唐高祖李渊和他的子孙也是一样,他们认为老子李耳是他们的始祖,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是他们的祖先,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西凉的李暠是他们的七世祖,他们甚至改写《氏族志》,将陇西李氏列为第一。
可越夸张的族源由来,越显赫的家族地位,就越容易引起世人的怀疑与追问。根据史学家陈寅恪的研究,李唐王室并不是李暠的后裔,也并非出自陇西,更与老子李耳和飞将军李广无关,那么,李唐王室究竟出于何族呢?
唐太宗李世民
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正月,唐太宗李世民打算推尊以老子李耳为始祖的道教,诏令道士的位次排在僧尼之前,僧人法琳上表抗争。据《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记载:“琳闻拓跋达阇,唐言李氏,陛下之李,斯即其苗,非柱下陇西之流也。”
意思是说:李唐王室的祖先是鲜卑人,而不是源自陇西李氏。可一个僧人怎么会对皇室的祖先这么了解呢?如果法琳和尚的说法是成立的,那岂不是说:李唐王朝是北魏的再次复兴?
敦煌遗书 《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
其实,追根溯源,谁能完全说得清数百年、上千年之前的事情呢?关于李唐王室的祖先是不是鲜卑人的问题,目前尚没有定论,可李唐王室具有鲜卑血统,却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先从唐高祖李渊说起,李渊的生母独孤氏,史称元贞皇后,她就是鲜卑人,是北周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同时还是隋文帝文献皇后的四姐,北周明敬皇后的四妹。那么,即便李渊的父亲李昞是汉人,李渊至少也有二分之一的鲜卑血统。
而唐高祖李渊的皇后窦氏也出自鲜卑,那么,窦氏所生的唐太宗李世民至少应该拥有四分之三的鲜卑血统。及至唐太宗李世民,立长孙氏为皇后,长孙氏的祖先也是鲜卑人,那么,长孙氏所生的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的血统,则更接近于鲜卑。
可尽管如此,作为一个民族,鲜卑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来一以贯之的汉化改革与统治民族主体地位的丧失,使鲜卑逐渐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除了慕容、长孙、独孤这些鲜卑姓氏和那些冰冷且生动的石窟造像之外,似乎没有留下更多标志性的文化因素,但鲜卑却在五胡十六国的乱局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链接西晋末年与隋唐盛世的桥梁,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