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你是谁?在哪里?要去哪?人生最重要的三个问题,怎样答?

我一路走来做的各种选择,使我现在在这个地方。
——傅佩荣
认识自己,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如何认识自己呢?
我们可以问这样三个问题:

1

我是谁?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

我是谁呢?
你拿出身份证一看就知道自己是谁,什么年代出生,籍贯何处,都清楚明了。
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个体而已,真正要了解我是谁,一定要把自己放在群体的网络中去。
社会学家对人的了解有一个很简单的观点:
人跟蜘蛛一样,蜘蛛不能离开它的网,就像人类不能离开社会人群。
一个人人是谁,一定是由他相关的另外一个人来界定他的角色。
比如,见到父母亲,我是孩子;见到子女,我是父母;因为有兄弟姐妹,我们也成为彼此的兄弟姐妹。
看到朋友,我是他的朋友;看到同事,我是他的同事。
进一步来看,见到外国人,我是中国人;假设有外星人存在,那我就是地球人。
到最后,你要能够把自己看得开阔一些,否则只局限在每天起来看看镜子,就是这样一张脸,看看身份证,就这么一个人,人可能会活得越来越狭隘。
像我们的祖先,把人放到天地之间,叫做天地人三才,这样一来,人当然变得非常伟大。

2

我在哪里?

第二个问题:我在哪里?
说到我在哪里,首先是以人现在的处境为思考的出发点,但是别忘记:
每个人都是从过去一路走来,人的生命就是由不断的选择构成的。
我一路走来做的各种选择,使我现在在这个地方。
我自己对于这个问题体会比较深。
我早年在美国读书,后来又去欧洲教书,再到后来每年去到很多地方讲国学……
半夜醒来,我经常会问自己:我在哪里?
知道自己一路走来,每一步是如何做选择的,怎么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把自己的过去一一想清楚,你才会对自己有一个全盘的认识。
说到过去,这里面包含你的祖先、你的父母长辈,但更重要的,是你现在这个处境是如何造成的。
我们读历史的时候也常常有这种感觉,如果没有充分了解过去,就很难把握将来。

3

我要去哪里?

第三个问题:我要去哪里?
这个问题很明确地指向未来。
未来还没发生,为什么重要呢?
事实上,人类生命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他会针对未来设定的计划或目标,去规划自己现在该怎么走。
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心里都有一个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将来怎么样,因此现在才要怎么做。
就像我们念大学,肯定是想过本科毕业之后,可以从事什么行业、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如果没有这种想法,怎么可能每天全力以赴去念书呢?
孔子教学生,经常会让他们谈谈志向,知道了志向才能明确未来往哪里发展。
我们谈到认识自己,其实可以参考孔子的做法。
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过一句很简单的话: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意思就是,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这不但是了解别人的上策,也是了解自己的最好方法。

4

三个维度认识自己

这边用了三个词:看明白、看清楚、看仔细。
第一个,是针对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
从自己现在的各种具体条件、相关的人出发来认识自己。
想一下,最近两三个月我在跟哪些人来往,在他们眼中我是谁呢?
这是相对的一个处境,对于了解自己是很直接的。
同时不要忘记开阔心胸,不要把自己看得太狭隘,或者把自己困在一个暂时的处境里,否则你很难摆脱目前的情况。
第二个,要看清楚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
我们认识一个人,包括自己,一定要了解他以前是怎么过日子,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才能知道他现在的情况;
但这样还不够,因为人是会改变、会成长的,所以还要开未来,这就要说到第三点。
第三个,看自己的心安于什么情况。
一个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所想的每个问题,都针对他要去哪里这个问题。
孔子说“察其所安”,就是看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他的心才安顿。
“安”这个字很重要。
不妨问问自己:到什么情况我才会觉得满意,认为自己已经尽到责任了?
这里面就是你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设想。
说实在的,我自己长期以来都在不断反省这三个问题。
常常问:我是谁?
以此不让自己被困在眼前的小格局里,开阔心胸,与天地连接。
我在哪里?
我从过去一路走来,每一个选择、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今天的结果。
对于过去,我必须承担责任,同时问自己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这样才能够策励未来。
最重要的是,我要去哪里?
说到人生志向,你可以有个一辈子的志向,也可以设定一些短期的志向,三年、五年、十年内,我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我们想要认识自己,从时间的三个维度:过去、现在、未来进行思考,就足以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点击下图,听傅老师讲哲学与人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