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燃料电池车和氢能的6个想不到
2030年之前开上一台属于自己的氢燃料电池车(FCV),这是我多年的夙愿,也算自己的一个行业理想。我一直坚信FCV最终一定会普及。
然而,数年来,已经推出的寥寥几款FCV乘用车市场表现远不及预期,本田、戴姆勒等原来行业里坚定的“拥氢派”近期更是陆续暂停了各自FCV乘用车的研发和推广,同时,纯电动车(BEV)在各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下,逐渐开始走向大众,而FCV这个之前一直被行业所公认的“人类可持续移动性终极解决方案”看起来似乎要被抛弃了。
2030年之前我还能开上自己的FCV么?就连立场坚定如青主者也不得不发生了一丝动摇。
但是,近期采访了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即HTWO广州)总经理吴承灿,又查阅了更多最新的FCV相关资料,尤其是各级政府对未来氢能经济的发展规划,青主对FCV的立场更加坚定了——我相信开上自己FCV的时间大概率会提前,不用等到2030年就能实现。
“HTWO广州”是现代汽车集团在韩国以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销售基地。该基地初期年产能规划为6500套,预计2022年下半年正式竣工。
私人能不能买一台FCV,现在的制约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加氢站的数量。青主之前曾经说过,广州主城区只要有10个加氢站自己就愿意买一台FCV。查阅了一下政府的规划,到2030年广州市要“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这个规划远远超出了青主的预期。
关于FCV最终为什么一定会普及,DearAuto已经写过很多文章,这次不再重复,我只列举一下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FCV的相关情况。
第1个想不到是各级政府对发展氢能经济的决心之大。
很多人都以为政府只支持BEV的发展,事实上,正如吴承灿所说,BEV和FCV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关系,BEV和FCV都是政府大力支持的技术路线;而且,由于在构建未来氢能社会中的关键角色,FCV在各级政府层面得到的重视甚至更加长远而持续。
近年来,国家对氢能产业的重视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发展,政策及标准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发布了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和促进氢能产业发展。需要强调的是,其中很多早已超越了纸面规划,进入到产业化的实操阶段。
以广东为例,2020年11月,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整合省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资源,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示范区,重点突破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建立自主可控、技术先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
5个氢能和燃料电池项目已列入广东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合计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其中,“海上风电+海水制氢”的明阳海洋能源立体化创新开发示范项目投资高达530亿元!
海上风电、光电+海水制氢这样的综合利用,是今后海洋能源开发的主要思路。
第2个想不到是加氢站建设提速之快。
按照《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的预计,到2030年,国内将建成加氢站1000座,氢燃料电池车达到100万辆;
按照《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预测,2030年中国将建成加氢站1500座,到2050年将达10000座。
事实上,这两种预测可能都保守了,2030年中国的加氢站数量可能远不止1500座,因为仅中石化一家就已经公布,要在“十四五”(也就是2021-2025)期间建成1000座加氢站,“让加氢像加油一样方便”。
2017年7月1日,国内首座油氢合建站——中国石化佛山樟坑油氢合建站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站日加氢能力500kg,氢燃料公交车加注一次只需4分钟,可续航300公里。
到2030年,广东省发改委的规划是“建成加氢站300座以上”,广州市的规划则是“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佛山市的规划是“全市建成57座加氢站”。
总之,在加氢站建设方面,各省区规划总数高于全国,各市区规划总数高于全省。
和新能源车销量目标的规划不同,这种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中国一般而言都会超计划实现。新能源车销量多少,政府说了不算,但是加氢站建设,只要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下定决心,落实起来是有保障的。
广东省已经出台了对加氢站建设的具体财政补贴政策——对2022年前建成并投用,且日加氢能力500公斤及以上的加氢站给予补贴,其中,属于油、氢、气、电一体化综合能源补给站,每站补助250万元;同时鼓励市区各级根据实际情况对加氢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贴。这种补贴力度,彰显了广东省建设氢能社会的坚定决心。
截至2020年12月底,广东已建成加氢站数量在各省区中遥遥领先,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将成为国内甚至是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根据香橙会研究院的统计,2020年中国新建加氢站47座(占全球增量的近4成),累计建成加氢站118座;该研究院预测,2030年中国加氢站数量有望达到5000座,美国5600座、欧洲3700座、日本900座。
全球加氢站建设从2016年起逐步提速,据H2Stations的统计,2020年全球新增加氢站119座,增幅27.4%。
第3个想不到是FCV产业已高度成熟。
不少人可能还以为燃料电池车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东西,事实上,无论是电堆还是燃料电池车本身,都已经是高度成熟的产业。
世界上首台商业化量产的燃料电池乘用车是现代ix35 FCV,2013年就已经上市;丰田的MIRAI 2014年上市,现在已经推出了第2代。
丰田第二代Mirai已于2020年12月上市。
丰田MIRAI和现代NEXO,青主都开过,不论是续航里程还是实际驾驶体验,都完全可以媲美传统燃油车,甚至连成本也初步具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FCV是现代NEXO,该车2018年问世,截至2021年5月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15000辆。
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则更加成熟。截至2019年底,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保有量只有1.87万辆,而燃料电池叉车有2.6万辆,燃料电池公交车有800多辆,越来越多的燃料电池重卡也已经投入运营。
截至2021年6月,现代氢能移动出行(Hyundai Hydrogen Mobility)的氢燃料电池重卡车队在瑞士服务11个月,这支由46辆氢燃料电池重卡XCIENT Fuel Cell组成的车队总行驶里程已经超过100万公里。
2019年推出的现代XCIENT Fuel Cell是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重卡,除了欧洲之外,现代汽车这款燃料电池重卡还将在2023年进军美国。
到今年年底,现代汽车将向瑞士再交付140辆XCIENT Fuel Cell。此外,从明年开始,这款FCV重卡还将进军欧洲其他国家,“现在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对XCIENT Fuel Cell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代氢能移动出行公司常务Mark Freymüller表示。按计划,现代汽车到2025年将陆续向欧洲累计交付160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培育,FCV产业已经相当成熟,现代汽车在其“2025战略”中制定了“到2025年全球每年销售11万辆氢燃料电池车”的目标,同时,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到2030年将氢燃料电池车的产能提高到50万辆。
“商用车先行”是行业对FCV发展路径的共识,丰田现有的FCV,除了一款MIRAI,其余的都是商用车。
燃料电池堆的应用领域远不止于汽车,燃料电池系统产业的发展较之于FCV更加成熟。
截至2019年底,日本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虽然只有3000余辆,但家用燃料电池项目累计部署超过30万套。规划到2030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80万辆,家用燃料电池安装数量达到530万套。
2019年1月,韩国发布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计划在2025年将所有商用车转向氢能,2030年进入氢能社会。
第4个想不到是制氢成本将下降75%,未来加氢或比充电便宜。
当前,绿氢(即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生产成本仍相对较高,但未来降本空间潜力巨大。在现有技术和产业规模条件下,绿氢的生产成本约4美元/kg,其中电费和设备成本占比分别达到50%和40%,随着可再生能源电价的持续降低和电解槽技术的提升,绿氢生产成本将持续下降。根据IRENA的研究,未来绿氢成本有望降低至1美元/kg(电解槽设备成本降低超过80%,可再生能源电价从当前的每兆瓦时53美元降至20美元)。
也就是说,绿氢的成本还有约75%的下降空间。如果考虑到制氢能耗的下降,这个幅度还会更大!
现阶段,电解水制氢的效率大约是每公斤氢耗电55度,但是,大连理工大学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低能耗电解海水制氢的新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电解海水制氢,而且与商业化碱性电解水技术相比能耗降低40-50%,低至每公斤氢仅耗电约31千瓦时。
大连理工大学混合海水电解反应体系示意图。该技术能耗比传统碱性电解水技术降低40-50%,碳排放量比天然气重整制氢技术降低90%。
这是什么概念呢?丰田全新MIRAI的能效水平是5.6公斤氢续航850公里(WTLC工况),也就是说31度电制备的氢气,足够全新MIRAI行驶约152公里,折算出来“从电解槽到车轮”的百公里能耗大约是20度电,这个能效水平已经超过了许多BEV,比如大众ID.4(比丰田MIRAI整整小一个级别)美国EPA综合百公里电耗是大约22度电。
将来,加氢不仅和加油一样方便,也会比加油便宜很多。
2020年加氢站氢气售价约为10美元/kg(约67元/kg),按照全新MIRAI的能效水平,对应百公里成本约44元,已经低于同级燃油车的百公里油费。
未来加氢站氢气售价有望降至5美元/kg,对应百公里成本约22元,远低于燃油车的使用成本,甚至也低于BEV的百公里电费(在公共充电桩充电的情况下)。
到2050年,随着氢能产业步入成熟期,加氢站氢气售价有望进一步降至3美元/kg,对应百公里成本约13元,和用私家充电桩充电的BEV百公里电费持平。
第5个想不到是FCV降本幅度之大。
成本确实是FCV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但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不断提升,FCV的成本已经大幅降低。
2014年底,丰田MIRAI问世,被称为“MIRAI之父”的田中义和告诉青主,和丰田在2008年推出的燃料电池系统相比,MIRAI的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降低了95%!虽然MIRAI当时的产量规模很小,但在日本市场补贴后的售价也已经和燃油版的丰田皇冠相当。
2020年底,第二代丰田MIRAI上市,在各项性能全面大幅提升(电堆功率密度从3.5kw/L提升到5.4kw/L,储氢罐由2个增加为3个,综合续航从650公里增加到850公里)的同时,售价却比第一代下降了30万日元!如果FCV市场规模能有效扩大,FCV的成本还有巨大下降空间。
事实上,补贴前7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4.48万元)、补贴后最低售价57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5.71万元)的价格,对于第二代Mirai这样一台轴距2920mm的行政级豪华车而言,已经相当有竞争力。如果有足够多的加氢站,相信很多人都愿意买一辆这样的FCV。
按韩国《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的预测,当FCV年产达到3.5万辆时,成本将降至5000万韩元,年产10万辆时,成本就能降至传统燃油车的水平——约3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而这,根据韩国的氢能发展规划,不过是5年后的事。
2020年,日本市场燃料电池系统价格比2018年下降了60%;2030年还将再下降一半。
现代NEXO在韩国的售价大约是40万元人民币,但是补贴后只有大约20万元人民币。吴承灿认为,现阶段BEV比FCV有成本优势,但BEV的规模已经很大,随着产量规模进一步扩大,锂等动力电池原材料的价格还可能大幅上升,所以BEV的成本接下来不仅没有太多下降的空间,反而可能还会上升,此消彼长,未来FCV的成本完全有可能比BEV更有竞争力。
最重要的是,由于加氢和加油一样只需要3-5分钟,一旦加氢站初步形成网络之后,FCV的出行自由度和普通燃油车是一样的,甚至更好。丰田第二代Mirai加满氢之后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850公里,注意,不是NEDC而是WLTC工况,同级燃油车加满油之后,WLTC工况很少能达到这样的续航里程。
第6个想不到是碳中和目标可以轻易实现——只要建成氢能社会。
为什么说FCV才是人类可持续移动性的终极解决方案?当我们从能源供给体系危机的角度出发,就非常容易理解。
人类其实不缺能源,每年地表接受的太阳能相当于130万亿吨标煤,利用率只要达到万分之一点五即可满足人类全部能源需求。
但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没能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019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化石能源占比高达84%。
因为风、光、水等清洁能源无法保证和终端需求相吻合的稳定输出,这导致了在风、光、水等发电装机总量占比很低的情况下,依然有大量的弃风、弃光、弃水的现象发生。2018年,全国弃水电量约691亿千瓦时,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弃光电量54.9亿千瓦时,“三弃”电量共约1023亿千瓦时,超过同期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在一次能源和终端用能之间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储能系统,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利用率就很难进一步提高。
将来,一旦氢能供给体系建成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风、光、水发电,然后再利用这些清洁能源发的电就地、就近电解水制氢。氢就是目前能找到的一次能源和终端用户之间最佳的储能介质。
2021年4月20日,由宝丰能源组织实施的“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在宁夏正式投产,包括2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置和产能为2万标方/小时的电解水制氢装置,是目前全球单场规模最大的电解水制氢项目。
如果我们用2018年1023亿千瓦时的“三弃电量”来制氢,按每公斤氢耗电55kWh的当前水平计算,可以制氢18.6亿公斤。按每公斤氢行驶150公里(全新MIRAI的水平)、单车年均行驶1.5万公里计,这些氢可以满足大约1860万辆家用FCV的需要!
如果按照每公斤氢耗电31kWh的先进水平计算,1023亿千瓦时电量可以制氢33亿公斤,则能够满足3300万辆家用FCV的需要!
所以,一旦真正进入氢能社会,实现碳中和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氢能已经是“投资风口”,从2020年6月24日-2021年8月17日,A股燃料电池板块指数已上涨了超过90%。
文 | 青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