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舞蹈精粹]第261期:记忆中的芭蕾,难释解的情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小编这代人最初记忆中的芭蕾,一定是那以穷苦并被逼走荒山的"喜儿"为主角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和以突出表现刚毅不屈女战士吴清华的《红色娘子军》。这两部舞剧让我们在那个年代”知道“了什么是芭蕾。当今,虽然我们已更加熟悉了芭蕾这来源于欧洲的艺术,也看过了众多芭蕾舞艺术中的经典之作,但伴随着我从儿童成长到青年,再熟悉不过的还是这两部难以忘怀的民族经典芭蕾舞剧。小编当年可以把这两部舞剧的音乐,从头到尾完整的哼唱出来,有些片段更是可以说永不会遗忘。据我所知,本公众号中很多关注者朋友都是那个年代的“文艺宣传队员”,都亲身表演过这两部舞剧或片段、演奏过这些经典的舞剧音乐。故而小编制作这期“记忆中的芭蕾”,就是想和各位关注者朋友重温经典、回朔我们的青春记忆。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芭蕾舞剧《白毛女》是1964年首先由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芭蕾舞,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等作曲。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汇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是中国芭蕾开山作之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最早将《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剧的其实是日本人。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创始人清水正夫与松山树子夫妇,看过电影《白毛女》后感慨颇深,1953年底他们从田汉那里得到了歌剧剧本,便着手将其改编,1955年日本版的芭蕾舞剧《白毛女》诞生了。应周恩来总理之邀,松山芭蕾舞团于1958年到中国访问演出,北京很多人通宵排长队买票,在中日邦交中掀起一股强劲的“芭蕾外交”旋风。松山芭蕾舞团从这一年开始,先后几十次到中国演出。直到2011年10月,松山树子还携团在京沪两地演出。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国版的芭蕾舞剧《白毛女》虽然诞生在日本松山芭蕾舞团之后,但经过那一代中国艺术家的倾心创作、精心刻苦的排练,最终成为了中国芭蕾舞的经典。小编印象和记忆最深的,还有那由著名歌唱家朱逢博为喜儿一角的创造性伴唱,她那感人肺腑、独树一帜的歌声,成功烘托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她也因此而蜚声歌坛。她所演唱的《白毛女》中的精彩唱段,已成为永恒的经典,其中《北风吹》、《扎红头绳》、《喜儿哭爹》一段更是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编特意为大家挑选了全剧中,无论音乐与舞蹈均最精彩的第一幕供大家回味欣赏。看着当年我国的年轻芭蕾舞者,无论是群舞、多人舞还是独舞,感觉都是非常的棒,尤其是群舞的整齐划一、独舞演员的经典”挥鞭旋转“,好似都不输世界一流的舞团。
视频:芭蕾舞剧《白毛女》第一幕节选
==============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中国芭蕾舞有两大重镇,一是上海,另一就是北京,上海有了芭蕾舞剧《白毛女》,北京也同时在创作着自己的代表作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这部舞剧也是中国芭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这部舞剧是在1963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创作,1964年由中国芭蕾舞学校试验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首演成功,也使当时中国芭蕾舞界有了”南有白女,北有红军“之说。1994年,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被评为“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作品”,也写下了中国芭蕾舞史上的一段传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班子集合了当时中国艺术届的众多大家,如:著名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戴宏威、施万春、王燕樵担任作曲,中国第一代舞蹈家李承祥、蒋祖慧、王希贤担任编导,马运洪担任舞台美术设计。在音乐创作上,《娘子军连歌》、《快乐女战士》、《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音乐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而剧中伴着这些音乐的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更是精彩缤纷,“常青指路”等舞蹈造型印刻在记忆中不可磨灭,当年的小编也是因而知道了一个高难度芭蕾舞动作的舞蹈术语是“倒踢紫金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小编为了唤起我们那个时候的记忆,特意挑选了当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供大家欣赏。在当时,我们不知道把这部电影看了多少遍,对剧中的每一位主要角色都很熟悉,甚至把这些角色的扮演者是谁都记得清楚无比。我们现在只从艺术的角度再次欣赏这部舞剧,还是会认为它是中国芭蕾艺术的精华,是我们青春中无法忘怀的记忆,也是这些经典影响和培养了我们这代人的艺术修养、审美品位。
视频《红色娘子军》常青指路+第二场
==============
视频《红色娘子军》第四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