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晋冀两地间形意拳交流的一些史料

编者:山西著名形意拳家王建筑先生,现为晋中市榆次区(原榆次市)武协主席。出生于武术世家,他的曾祖父王有祥是形意拳创始人李老能之子李太和的高徒。王建筑8岁随父王树德习拳,随后,他又相继向王瑛、王师禹、王继武、孟增华、罗少云、张书田、张安泰、张希贵等众多形意拳名家学艺。王建筑不仅精通形意拳理法,功力深厚,而且致力于武术文史研究,对榆次武坛乃至形意拳的历史、渊源、传承、流变、内容、特点、代表人物、名家生平轶事等了如指掌,有“武林活字典”之称。本文为王先生近日撰写,文中叙述了一段晋冀两地间形意拳交流的史料,而其中有关薛颠的内容,值得研究薛颠先生当年山西行踪的读者关注。题图为王建筑的手稿。
王建筑先生
百多年以前,当晋商正在辉煌的时期,形意拳师们在所参与的为晋商的保驾护航、保镖护院、保险业务的高危职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随之应运而生,形意拳创始人李老能开创的形意拳术,又开启了晋冀两地间的互动和交流,人杰辈出,豪雄争霸,忠义行世,扶弱济贫,行侠仗义,家国天下。晋商的汇通天下,也让太行东侧的冀地形意同门的豪杰志士,来到山西晋地的太原晋中一带谋生、停留,访友投师,加入到镖行天下的队伍中。例如李老能、郭云深、李太和、刘元亨、王福元、李存义、刘殿琛、张桐轩、王俊臣、李彬堂、李振邦、李振兴、孙禄堂、薛颠等当时冀地的形意拳名家巨擘们,多来到晋地,为传播形意拳术做出了历史的贡献,留下了有史可考可寻的踪迹。晋地的晋商百业的兴起和辉煌,让保驾护航、保国卫民的形意拳这一能打善战的拳技也走向了全国,称雄武林。
形意拳大师王有祥先生

一百余年前,因经商和保镖护院羁留在晋地榆次的李老能的儿子李太和先生,因年老逝世,李太和先生的入室弟子王有祥、王专祥、王天祥昆仲及李太和先生的儿子振邦、振兴等人扶柩将棺木从榆次翻越太行山,送归河北深州窦王庄故里祖地安葬,留下了千古忠义尽孝之佳话。
李太和先生因迎娶了入室弟子王有祥的胞妹填作二房,是亲戚关系,导致李王两家世交武术和姻亲,在百年以来交流联系未断,传承至今。在二十世纪初之时的清末,由于李太和先生居于晋地榆次所传承当地形意拳的渊源关系,传人亦多,享誉晋地武术界。李太和先生之子李振兴居太谷城中以修钟表为业,李振邦亦多往来于晋冀两地间以传徒授艺为生计。李太和先生的入室弟子王有祥居榆次,以经商和保镖护院以及传徒授艺为业。
薛颠先生

李太和先生的冀地入室弟子束鹿人薛振纲也多来山西榆次王有祥处,交往甚密,并多也小住时日。薛振纲有叫薛颠的本家侄子,随之也一同前往王有祥处小住问艺。余之祖父王师禹公生前讲过他们相识交往的旧踪往事。民国初年之时,壮年时期的薛颠先生,曾到晋地的榆次,投到已经认识的余之曾祖父王有祥公处,并在其处学习形意拳术,与王有祥公在一起形影不离,伴随多年。并伴王有祥公多次到榆次北边乌金山(又叫龙王山、紫金山)的寺庙中诵经参禅。乌金山自古便有小五台山之称呼,山上水晶寺曾被誉为五台山的下院,是文殊菩萨讲经的第二道场,相传为一位来自五台山的云游和尚断指明志化缘而建。山上松柏长青,庙宇林立,亦有大小几十座,香火鼎盛。伴随余之曾祖父王有祥公多年后,薛颠先生因恋家所致,返回京津一带,后据讲薛颠先生在第二次又来到山西时,余之曾祖父王有祥公已逝世,余之祖父王师禹公也已因当时时局动荡,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之时,为谋生计离开了山西,南下经商客居四川成都等地。以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之时,余之祖父师禹公年老归里,余陪伴在身边,问艺学拳,才知晓点滴旧踪武林往事也。
王建筑写于山西榆次城北听雨庐中
2016年10月23日晚

勿使前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侪辈共担此责,诚邀您加入“武谈”,从今天开始,让改变成为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