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今韵
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今韵
一君木子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 王安石
【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馀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评析
这是小学生必背的古诗。
第一首诗,描写湖阴先生的清幽雅致的居住环境,烘托湖阴先生的淡泊、绝俗。诗中的景物是从湖阴先生的庭院望去,由近到远,展现是一个大体轮廓。可以看出,王安石非常羡慕他的居处环境,也非常景仰他的为人。
第二首诗,则是是王安石在湖阴先生家里午休醒来的情景。诗中的景物则是在屋子里透过窗户所看到的景物。所以空间不大,只看到了枝条索漠的桑树,以及开满花的楝树。第一句中,桑条和楝花都是实写,正是睡眼惺忪之时所见。第二句,风带走的余芳香味过墙而去,则是想象,正是意识朦胧之际作想。第三句则是诗中所见,以及所想的起点。第四句,醒来时,看到桑树和楝花,恍惚间觉得是在自己的住处,忘了是在湖阴先生那里。
注释
书:指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茅檐:指茅屋的屋檐。
无苔:指没有青苔。
畦: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成畦(qí):指田地成垄成行。
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语出《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排闼(tà):开门之意。语出《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闼,小门。
送青来:送来绿色。
楝(liàn)花:“二十四番花信”里的楝花,指的就是北方常见的苦楝花。
韵译
【其一】
新屋的房檐茅草像毛笔一样没有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种栽。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将其环绕,
两座大山打开大门为人们把绿色送来。
【其二】
桑树的枝叶特别繁茂楝花也十分盛繁,
清风吹送楝花的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垣。
黄莺清脆几声啼叫惊醒了我的午觉梦,
一梦醒来我恍惚仍在旧日住的半山园。
作者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诗人。 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年间,任参知政事,后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于1074年被罢相。保守派得势后,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半山园约落成于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间,这首诗应当是元丰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后的作品。
(注:本人在编篇过程中参考了网络未著名文章,如有侵权,及时联系,急速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