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六气解四(17)

我们在临床上治病的时候,中焦湿气重的话,除了用茯苓泽泻,还可以用薏米。泽泻利的力量比较快,正气虚时我就换成薏米。薏米柔和一点,还有一点扶正气的作用。如果不用利湿的药,有时候治中土效果不太好。所以中土湿气盛时侯,利湿气,比运中焦见效会更快。所以很多中药,尤其是入脾胃的中药在制法上,都会用土炒、 麸炒。麸炒就是小麦皮磨碎后成了麸子,那么用土炒 、麸炒后,就多了一些土气,多一些温燥的土气。这股温燥的土气他也能够治水气,为什么叫燥湿,我们在说用药的时候,用一些药来温燥湿气。因为湿气本身属阴。中土之气为什么容易生湿气,因为中土这股气,比较柔和,比较缓和。我刚才讲好像一个人比较懒,它本身就不快不慢的,快不起来的一股气,一旦出现阳气虚,出现一气周流不畅的时候,就没有人帮它了,力量更弱了,更不足了,更动不了。阳无以化湿,阳气化不了阴气,湿气就会在中焦停聚起来。产生了中焦湿气,那么正常的土气是一股温燥之气。温燥之气可以运转湿气,可以把湿气运转出去,或者让它动起来。 所以用炒过的药温燥之气比较足,土能克水的意思,
      譬如下雨了,路上很泥泞,无法走路,湿气很多。在乡下,没什么好办法,以前农村的院子都是土,一下雨,院子很泥泞,走不了路。有条件的,放几块砖头踩着过去。有些人家里穷, 连砖头也没有,就把灶膛里草木灰掏出来,撒在院子里,就可以成为一条路。草木灰就是一股温燥的土气,它能够吸收水气,让环境变得干燥一点,就可以出去了。所以土气这股气,虽然容易生湿,但是正常情况下,中土这股气是不燥不湿,不应该表现出湿气,它能够斡旋的时候,它就会阴阳和合。正因为本身这股土气走得慢,容易出现雍滞,最容易出现的邪气就是湿气,实际上就是阳虚不运,湿气内停 。所以我们这个中土之气,生病的时候大部分是吃得不合适,吃的生冷东西,受凉了,有的人,就会上吐下泻,胃不舒服,吐酸水。首先是中阳之气受损 ,阳不能化湿,然后中土的湿气就表现出来了,产生各种病症。治疗的时候,温燥利湿,是太阴湿土的治法。当然中土也有伤阴的,燥气太盛,伤了阴的,像大承气汤,阳明燥热伤了阴精,土气都是一片燥火,它需要紧急通下。或者有一些萎缩性胃炎患者,也是中土阴不足,火气有余,也是需要润养。但是从大的方面讲,大部分情况下,中土之气最常见的症状,还是湿气盛,十人九湿,真正阴虚化燥的,百不二三,这是黄元御调查的结果 。

所以我们运中焦,温燥利湿,这是原则,只要湿气比较盛的时候,就是这样来治疗。所以我们治疗针对的是阴阳不能和合如一。阴阳有偏,不是正常的和缓的一气,就会出现病症,我们治疗的时候要根据各气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药物把它恢复到阴阳和合的状态,就是在它的位置上,阴阳和合的状态,至于木气来讲,就是荣润生发,金气来讲,润降,对于土气来讲,和缓,这些气本身都是阴阳和合,都是既有阴,又有阳。我们对于六气的理解,始终要从一气的角度去理解,从阴阳合一的角度去理解,不是单纯地,非阴即阳,它不是分开的。用药也是这样,用药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六气在本位上阴阳和合的状态,这是一个指导思想,这个需要大家去注意。在任何时候, 虽然有升有降,实际上我们始终在追求圆融如一阴阳和合的状态。从整个一气周流来讲,它是和合如一的,从每一气每一个阶段来讲,它仍然是阴阳和合的,只不过阴阳略有偏盛而已,略有偏升偏降而已,他仍然是阴阳不可分的一体,所以才为一气,这需要大家加以重视。并不是说左路纯粹一股阳气,右路纯粹一股阴气 ,这种纯阴纯阳的理解是错误的, 所以有些朋友学习火神派的温阳行气的思路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些错误,往往忽略了养阴回阳,就是因为他对一气周流,一气圆融的这种认识还不足,不到位。火神派本身其实也是很圆融的一个学派,郑钦安老先生对阴阳两方面都做了很精辟的论述。

所以我们学的时候不能学偏了,始终要注意阴阳和合。我们讲一气周流,周流就是动呀,也是看重阳气。也是注重阳气,也不否定。但更多的是,这股气本身也是阴阳合一。我们只是在注重阳气的基础上,更加注意如环无端阴阳和合圆融的这种境界,整体性更强一些。

那么把金木土这三气讲完了,那我们来看看重要的水火之气,那么少阴君火、少阳相火以及太阳寒水,刚才说这君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君火不应该出现呀,怎么还有个治君火的方子呀。这个就是出现危险,君火外显时用的。一般情况下用不到,我们刚才说了一起为什么会生病,金木不随其性为病,水火各随其性也为病,所以一气周流在转的过程中,他转的这一圈,水火两端、水火立极是两个转折点,这很重要。所以我们看病先看水火,火气在上,水气在下,心火在上,肾水在下,这两个极,火气在上他那是火气宜降,他要降下来,肾水在下,水气宜升他要升上来。物极必反,阳极必降,阴极必升,这两个转折点,两个极点是人体一气周流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 如果水火两极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火不能降,水不能升,大家想一想还有没有一气周流的存在,一气周流就断了,所以一气周流还存在,水火必然在发挥作用。火还能降水还能升,水火有一个不升或不降的,一气周流就断了,就会出现一气散失阴阳离决,那就是危症了。

所以我们调这一气中医治病是调气,是调一气周流。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出现水火的情况,最常见的是不升不降中土不能斡旋这种情况,水火这个大本营一般不会出现情况,出现问题的情况不多,一般不需要我们去调理,但是一般出现问题都是比较重的问题,需要我们紧急救急,水不能升需要我们紧急去升,所以火神派善于姜附升达阳气,下元水这一极出现问题,出现危险,如果火不能降,上元火这一极出现问题需要紧急去降,升用附子,降用什么,黄元御用黄连来降,所以我们这个要知道治疗这六气为病,六气本身还是一气,实际还是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如果真阴真阳水火之气出现问题,这就好比咱学过物理都知道,我们家里用电有两根线,零线火线。如果直流电的话就会有两个极-阳极阴极,他们之间是有电压的,这两根线或电池两个极就是水火两极,只有这两极存在电压时才可能有电流产生。如这两极没有电压了,就没有电流产生,电流就是一气周流。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两极的水火,如果两极的水火都站不稳脚跟了,那就跟我们用电没有电压一样,你哪来的电可用,水火都站不住了,两端都出问题了,哪来的升降可言,哪有金木之气,所以我们如果治这一气,如果出现了危症,一定要判断水火的问题,水火还能不能站稳脚跟,火能站住脚跟,就是火还能降下来,水能站稳脚跟就是水还能升上去。所以真火君火不降的时候赶紧用黄连赶紧给降下来。黄连大苦大寒啊,这个大苦大寒之药就是当头一棒赶紧把这火气先打下来,迅速地藏下来,救急。
      你看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用这个通脉四逆汤的时候,用大量的附子回阳的时候,危症时,他提出来要在药里要加上猪胆汁,加上人尿,猪胆汁大苦大寒的药,也是藏君火的药,火味苦,苦味救君火呀,苦味入五脏,救五脏之精,救急用。所以我们很多人只知道如果水不能升,就是阳虚呀,用桂附,用附子去升,但很多人不知道君火不降的时候怎么去降,用这种大苦大寒的药去降,也是救急之法。所以黄元御治少阴君火用的方子,第一位药就是用黄连,后面白芍生地丹皮都是辅助的药,都是阴药,没有一味是阳药,但后面有个说明下寒当用椒附,如果水不能升了,如果水火都有问题了,救火要用黄连,救水要用附子。我们看太阳寒水的治法,甘草干姜茯苓附子,他就用到了干姜附子,所以水火立极,水火两端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危症急症,必需紧急把水火两端给固定好,这样水火立极这个格局定下了,就好像有了天地一样,才能化生万物,才能够产生一气周流,所以大家看治水之药,都是温燥之药,治火之药都是苦寒之药,都是为了火气下降水气上升,所以黄元御在药解里面讲水火不能由着他的性子,由着他的性子水不能升,火不能降,两极不能发挥作用,一气周流的体系一下子就垮了,讲到这里我们现在就把一气周流的体系再回顾一下,我们天天讲左升右降,中土斡旋,很少跟大家谈到水火立极的问题,是因为水火出现问题的概率比较少,但不是没有。他可能比中土斡旋的问题还要重要些,所以危症急症的时候,大家要注意水火两端的问题。

火神派为什么能救一些危症急症,他是从元阳、肾水的角度考虑的来用药的,水火两极他至少救了一极,但是水火两极为病出现问题,下元肾水出现问题更多一些。真正少阴君火外露不降,肾水没有问题的不多见,一般火出现问题,肯定水也出现问题,水火本身是一体的。所以黄元御在治少阴君火的方子里,注明如有下寒当用椒附。他告诉你要用附子,其实要用附子的概率是很高的,如果刚刚出现君火不藏的时候,你用点黄连去藏把它恢复一下还是可以的,若是时间长了,君火他也就散了,黄连也不能用了,只能用附子先救水,然后用胆汁、童便啊苦寒之性相对柔和的药来防止君火得继续外散,所以治少阴君火的方子不能常用,不能久用。要用到恰到火候,见效即止,他这个药都是比较霸道,药性比较猛,黄连用多就会把君火按这了,也走不动。这是讲的少阴君火、太阳寒水,君火宜降,寒水宜升,因为水中含有元阳,火中含有真阴。实际说的意思就是火气,真火你要往下藏,真阴内含元阳一定是往上升的,是这个意思。最后我们看一下少阳相火这一气,六气少阳相火的治法,它的特点,相火他跟君火就不一样,相火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我们常见的上火呀,火气不降呀,都属于相火的问题。

因为这个时候君火还是能够在位主政的,有问题还不是大问题,他只是局部的火气不通。气不通郁而化火而已,不是天崩地陷,水火两极要崩溃了,没有这个危险,所以治疗的方法是疏通,疏通一下就好了。所以用小柴胡汤的意思,小柴胡汤加白芍,柴胡疏达木气,黄芩去去郁火,甘草、半夏、人参、生姜、大枣运中通降,白芍清清风木。整个方意疏通,疏通郁火。这种情况是最常见,什么情况,火郁,一气周流,凡病则郁,在哪都是郁火,所以有的老大夫一辈子就用一个方子小柴胡汤,就用一个方子加加减减,什么病都能治,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病多数情况下都不是危症,不过气郁,所以用小柴胡汤加加减减,绝大部分情况都是可以应付的,绝大部分病症又能有一些效果,只要你加减好了,所以这六气,六气的特点,六气为病,他实际上除了水火两极,水火两端是比较危重的情况,需要去紧急处理,去温升或者去苦降。其他的都是比较柔和、比较缓和的情况。主要的思路就是疏通,中土出现问题不能转了,运转一下,加上点利湿的除除邪气。木气不升的时候帮他升一升,养一养,增加一下化源。金气不能降得时候,帮他降一降,滋润一下,增加向下降的力量。 如果是也不是明显的升也不是明显的降,只是有点火气郁着了,整个气不通畅了,那用这个小柴胡的意思,把这个气给疏打一下,把火气疏打一下,通行一下,也就可以了,都比较好治。无非就是帮他升,帮他降,帮他运中焦,帮他疏打通路都比较简单。只有水火两端真火不降,真水不升,是需要我们紧急处理的,是要我们用比较猛的药,帮他升助他降,确立两极牢固的位置。而从六气整体来讲他依然是我们前面讲的四圣心源的体系结构,中土斡旋,一气周流,这么一个结构。只不过我们今天讲得更细一些,除了左升右降,中土斡旋,木升金降。

我们又谈到水火立极的问题,但这种情况平时比较少见,平时讲的少,但是这种情况大家要知道,知道水火立极比木升金降更重要,甚至比中土斡旋还要重要一些,所以这个火神派独重阳气,重用附子,有他的道理。如果我们从水火立极的角度讲,我们的认识就可能更全面,也不会偏于散。也知道有发有收。会用附子也要会用黄连。我们会用辛温行散的阳药,也会用滋养润降的阴药,不管是水火立极也好,还是每一气的阴阳之药的搭配也好,还是我们讲的整个一气周流的结构也好,本质上我们都是为了实现阴阳和合,如环无端,合而为一,都是为了实现这么一个正常的周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阴阳和合,一气圆融。它体现出来的状态就是一个缓和的一股土气,人身本身属土这一气就是一股缓和的土气。有升有降,不急不慢,阴阳合一,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一旦为病,就会在不同的位置,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不同的致病特点。有什么症状,你就知道,它是在哪一个阶段,哪一个脏气出现了问题。那么根据它的特点,取用相应的药物,帮助它恢复这个一气圆融如一的状态就好了。根据这个病症的缓急,中焦,水火,左右,分清重,分缓急,这么一分析呢,其实也好治了,所以我们讲的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啊,它并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它跟人体的五脏六腑是紧密不可分的。人体本身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它本身就是按这个模式来运行的。

当然我讲的跟这个《四圣心源》这个原文呢文字表述可能不太一样。实际上呢,真实的意思是一样的。原文讲得更细,我主要是从一气周流的整体来讲,实际上没有矛盾的地方,大家看原文的时候不要拘泥于文字。很多人认为我讲的和《四圣心源》说的不太一样,或者《四圣心源》书里前后讲得不太一样,不要拘泥于文字,要领会它的意思。讲课呢,今天就讲这么多,有什么问题呢,可以交流一下。下一次,我们开始讲《卷三》了,讲脉了。

课后交流
     问题1:这儿有一位朋友问了一个问题,很有意思。一气周流在某个时刻,是一个圆还是一个点?
    答:肯定不是一个点,你说是一个圆呢,可以理解为一个圆,实际上它不是简单地是一个圆,周流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气血,从模式上来讲,它象是一个圆。就是气血,这一气,它这一圈,中焦升降,水火,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不可能只在一个点上,不是这样的。

问题2:如果是一个圆的话,在这圆的上面,木升金降,升降的速度是同步的,还是有快有慢的?
    答:一气的升降正常情况下肯定是同步的。升就是降,降就是升,阴阳是一体,升降也是一体。不可能有快有慢,有快有慢,那就是出现了淤滞,就出现了病症,所以才会有不升和不降之说,所谓不升不降,就是升降不同步。就是有的升得多,有的降得多,就是升降有多有少了。这个同学善于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学好。

问题3:如果升降是同步的,那么子午流注是怎么回事?
    答:子午流注是因为气血每一个时辰都不一样,这个是不矛盾的。一气周流这股气,它升降是同时的,但是呢,为什么每一个时辰,每一个气,每一经,每一档的气,还有盛衰的不同呢?这就好比这一股气在周流的同时,它是有潮起潮落一样,有一个地方是潮起,气就盛一些,可能就是这一经主气之时,这一经之气主时。实际上,它任何一个时候都是在周流,都有气血在周流。那么在这一圈气血当中,你可以认为有一个浪头,前浪推后浪,有这么一股波浪,这个一气周流的通路上在慢慢地往前推进,它是受天地之气的这个影响,在慢慢地往前推,往前流动,整个气的流动和浪花在气里面的推动是不矛盾的,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才有子午流注的气的强盛的规律。这就是对一气周流,子午流注是对一气周流更详尽的解释,《四圣心源》里面讲得不多,但也并不是否定子午流注,而讲的更大的一个框架,更大的层面来讲一气周流。子午流注是从一个比较细的层面来讲一气周流,或者说是更细一点的一种规律。

问题4:水火这两个转折点能够象湖泊一样缓冲吗?
    答:这个问题我也没思考过。按说呢,应该有这样的缓冲作用。至少水气收藏,应该是有这样的作用的。收藏一下,然后才能冲上去啊。火气要降,至少这个水火之气都很充足,它才能够实现火气能降,水气能升,这么一种转折点的作用。这几个问题很好,有的我都没想到。

问题5:君火不降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一般的火气不降挺多是上火,口疮啊,眼睛容易上火啊。君火呢,君火为心火,心主神明,心通神,只要君火不降的时候,必定心神不安。君火是龙雷之火,会比较盛一些,火气往往表现得比较严重,而且伴有明显的神志上的症状。象心悸不安,彻夜不眠等等。有的人甚至是 ,大部分会出现下面肾阳虚的情况。方见上焦火盛,当知下焦水寒。君火不降与下焦元阳虚,往往是同时并见。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也有单独君火不降的症状,大部分表现是比较重的失眠。有一些老人阴精不足的时候,出现顽固性的失眠,也属于君火不降的一类。需要用苦寒之药给他降,黄连阿胶汤,就为这种情况而设的。治疗君火不降的代表方,比如朱鸟汤,就是黄连阿胶汤。是对的。跟黄元御的方子是类似的。

问题6:厥阴风木,肝气一般不能升达,用桂枝汤,亏得厉害,用酸味的中药救急,能否说一下临症的区别?
      答:这个主要是从脉象上来分。如果这个脉是弦象比较明显,脉弦而饱,比较饱满的话,说明阴精还可以,不是亏得很厉害,用桂枝汤就可以。如果脉比较涩,比较弱,又有郁结在里面,那可能需要酸味的药来救急。这是大概的区别。

问题7:太阴湿土的术甘苓泽汤和理中汤的辩证区别在哪里?
    答:术甘苓泽汤主要是运中和利湿,理中汤主要是温中和补土。术甘苓泽汤针对的是中土,湿气容易盛的状态,理中汤更多针对中土阳虚的状态。所以,术甘苓泽汤用的机会更多一些。理中汤它没有利湿的药,所以有中焦湿盛的时候用了反而会不舒服。只有温,没有利湿,用于中土纯粹的比较虚,阳虚湿气不是很盛的时候。它是一个温养的方子还是不错的,但它没有去湿气的作用。所以它针对中焦的适用面就窄一些。

问题8:某经有病,为什么会在它主令之时会加重?
    答:因为在它主令之时,它需要的经气也比较多,负担就比较重,如果本身病了,本身都不足,病则正气肯定是不足的,所以在主令之时会加重。但是往往也是在主令之时,会病愈。因为这个时候天地之气,也是偏重于照顾它的。你要合适的用药,帮它恢复。借助的天地之气的助力。在这个时候也容易恢复。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问题9:水火立极是火神派的思路,黄师以固运中土为药,以保护正气为前提,感觉是两个不同的路子?
    答:不是这样的。黄元御老师在一气周流里面,强调中土,中土的特点是一气圆融,阴阳和合,他强调治病要注重阴阳和合,注重圆融合一的状态,所以没有单独强调水或者火,没有单独强调温阳或者育阴,总体还是偏于温阳一些。实际上它的本质是一气,既然是一气,就没有刻意分阴阳,他就是推崇这种阴阳和合,圆融的状态。这种状态它的代表就是一气,尤其是中土这股气,这就是黄元御老师强调中土的含义。他不仅仅是强调脾胃的中土,更重要的是强调一气,阴阳和合,圆融的这种状态。他跟这个水火立极,跟这个火神派没有冲突啊。只是比火神派讲得更圆融、更圆满、更透彻一些。黄师的一气周流实际上包含的火神派的思路,更周全一些,具体的用药呢,以后再讲。

问题10:中土阳虚不是容易有湿气吗?不就是中焦会有湿?
    答:对,中土阳虚是容易生湿气。所以黄师的这个方子就更合适。附子理中汤的这个温运中焦,更多的是从扶正气的这个角度讲,如果这个正气虚得比较厉害的时候,需要紧急扶正的时候,可以先用附子理中,也是治本,就象水火不能立极的时候,首先要急救水火一样。但它应用的机会没有术甘苓泽汤既有运中焦又有利湿的机会多。黄师的方子都是最常见的情况,也不是说附子理中汤就不好,它也很好,只是用的机会没有术甘苓泽汤多,是这个意思。

(0)

相关推荐

  • S(振荡)中医与五运六气治法

    人身的一气周流就是阳气在周流,左升右降,木气要升,金气要降.很多人左寸低,就因为木气升不起来,或者因为肝郁,而有些人中焦堵,是因为湿气太重.其实这个跟先天体质有关,有些人容易生湿,是因为太阴湿土之气太 ...

  • 根尘不偶老师《四圣心源》阴阳变化(5)

     今天讲<四圣心源·卷一>,第一部分<天人解>.从我们讲<四圣心源>的成书写作过程的时候就说过了,黄元御当时写<四圣心源>呢,是先写的<杂病>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五运六气)(11)

    今天晚上来学习六气解,学习五运六气.今天晚上<卷二·六气解>我也没打算讲具体的内容,因为牵扯到五运六气,很多人看着都头疼,包括我也一样,我个人对五运六气也没有非常系统非常深入的研究,也没有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五运六气)(12)

    那么讲到这里呢,我请大家看<内经>的一篇大论,就是<内经·素问>的第六十六篇<天元纪大论>: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六气解)(13)

    先试一下声音,能听得清楚吗?过年快过完了,过了十五就算过完年了.所以今天一块来学习四圣.首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一卷很多朋友反应不好理解,看四圣,最头疼的就是卷二六气解,因为它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六气解)(14)

    我们看下面也是这样的,来看下半部分的图,胃.胆.膀胱这三个腑,它的经气由内在的三个腑往下即往外走,由阴出阳,这是由内向外.左边这个肾.脾.肝脏他的经气由腿向内脏去的时候,是由外入内,这也是一气周流的意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六气解三——经脉循行(15)

    那么我就从头开始说吧,上次讲的<四圣心源>第二卷六气解呢,主要是讲了六气,它的核心呢,实际上也是五行.也就是说六气它在人身上对应的是十二经脉,是五脏六腑.实际上呢它本身的变化规律呢仍然是天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六气解四(16)

    前两次呢,把这个<四圣心源>第二卷<六气解>,咱们理论部分做了这个交流.今天呢是把后面分着讲的这个六气,每一气它有什么特点,我们临床治疗的时候需要如何去处方用药,这原则性的东西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一气周流(一)

    那么下面咱们把<四圣心源>这本书主要的理论体系,也是我们今天晚上交流的一个重点,大概地讲一下.刚才说了,<四圣心源>这本书是黄元御所有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一本,代表了他的顶峰之作, ...

  • 根尘不偶老师讲《四圣心源》生平简介(一)

    黄元御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啊,他有一个堂哥也是一个当大夫的,就指点他说你可以先看看<伤寒论>,先看<伤寒>,所以他这个学医是从<伤寒>开始看起的,因为黄元御他本身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