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的各位同行,对原肠的旋转理论其实是并不陌生的,原肠的旋转理论,是打开融合筋膜理论的一把金钥匙,也是「基于膜的解剖手术」理论的关键核心。学好这一理论,对于熟练掌握应用解剖学、开展好手术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原肠的生理性旋转过程。
此时,胃原基已成型,但原始肠管仅为一条与胚体长轴平行的直管,以背系膜连于腹后壁。这时,每个人(其实应该称作是每个胚胎)都有一副绝对的「直肠子」,如图1。原肠的头侧系膜最先与腹后壁融合而被固定,将来将发育为十二指肠,其余部分的背系膜则随着肠管生长而增长。由于肠管发育速度快,胚体和背系膜的发育速度慢,这样以来,原肠肠管就形成了一个「U」形的弯曲,我们称为中肠袢 ( midgut loop),如图2。这时的前肠和后肠都是盲管,中肠的前面则有卵黄肠管与卵黄囊相通,肠系膜上动脉走行于肠袢系膜中轴部位。以卵黄蒂为界,肠袢头侧段称为头支,尾侧段为尾支。在这一阶段,肠袢生长迅速,加之肝和中肾等发育的缘故,腹腔容积变得相对较小。此时,能看出肠袢是属于能进能退的「主儿」,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肠袢进入脐带内的胚外体腔,也就是所谓的脐腔 ( umbilical coelom),形成了胚胎的生理性脐环,如图(3)。
图3:生理性脐环形成(桔黄色笔所示)
随着肠袢在脐腔中的继续增长,从胚胎的第 8 周开始,肠袢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逆时针方向旋转了 90°度,这一旋转的最大结果是:使得肠袢由矢状位转向水平位。最终,头支从胚体头侧转至右侧,尾支从尾侧转至左侧,如图4。在这第一次的原肠旋转过程中,胚胎尾支近卵黄蒂处形成一突起,称为盲肠突 ( cecal bud),为小肠和结肠的分界线,也是盲肠和阑尾的原基,如图5。从胚胎第 10 周开始,中肾和肝生长减缓,不断增大的腹腔容积显得「富裕」了一些,这时,「伺机而动」、「能屈能伸的大丈夫」——肠袢,开始从脐腔退回腹腔,脐腔随之逐渐闭锁至最终消失。在肠袢由脐腔退回腹腔时,发生了原肠的第二次生理性旋转:头支在先,尾支在后,逆时针方向旋转 180°,如图6。在这一次旋转结束后,头支逐渐转至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尾支逐渐转至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如图7。图7:头支转至左侧(绿笔所示);尾支转至右侧(红笔所示)肠袢通过增长、生理性旋转和顺序退回腹腔,初步建立了正常的解剖方位和毗邻关系。在肠袢返回腹腔的起始阶段,空肠和回肠位居腹腔中部;盲肠位置较高,在肝的下方,如图8;结肠前段横过十二指肠腹侧,后段被推向左侧,成为降结肠。两次生理性旋转之后,盲肠从肝下方下降至右骼窝,升结肠随之形成,盲肠始基的远侧份萎缩退化,形成阑尾。降结肠尾段移向中线,形成乙状结肠,如图9。在这个过程中,胃系膜、小肠系膜、结肠系膜和直肠系膜分别与其背侧的 Gerota 筋膜发生融合(或称「粘连」),从而形成了融合筋膜间隙(即 Toldt 间隙),如图10。从这个角度看来,其实消化道手术的游离操作,本质上是与原肠旋转与融合过程恰好相反的「逆向过程」!原肠的两次生理性旋转结束,阑尾、盲肠及近端结肠的血供,主要由中肠(肠系膜上)动脉供应,伴有相应的静脉和淋巴回流;远端结肠(横结肠远端三分之一、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的血供,主要由后肠(肠系膜下)动脉供应,伴有相应的静脉和淋巴回流。
排版:张洁
投稿:zhangjie4@dxy.cn
首发:孙锋医生
题图:作者制作
普外时间
丁香园旗下资讯平台,助普外科医生快速成长、展现自我的舞台,普外时间,中国普外科医生的家园。
85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