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楼酱油—老淮阴人舌尖上的鲜味||陈亚林
作者:陈亚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老百姓流传了千百年的一句大实话,七件事中光酱醋就占了两位,足以见它的分量,以及和百姓生活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密切。
多年来我家的厨房的调味品中总少不了浦楼酱油的身影,因为它会为我平淡的生活提提鲜,且百吃不厌。为啥在众多调味品中我如此偏爱这个品牌?超市的货架上,挨挨挤挤着眼花缭乱的多种品牌酱油和醋,大多数人可能和我一样,并不清楚酱油醋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各种酱油的原辅料都有哪些不同。早有心一探究竟,可是总没机会。
美丽深秋的重阳节,气候宜人的一天,我和文友驱车一个多小时,按事先的约定,得以去淮安浦楼酱醋食品有限公司,拜访那里如今的掌门人言学义总经理。沿途的乡村四野,金黄的稻穗飘荡着特有的清香,过不了多久,收割后的稻谷就会变成晶莹洁白的大米进入粮仓,再流向百姓的餐桌。一路上的心情和金秋一样灿烂美好。
到了地方,言总已如约在他宽敞的办公室里等待我们了。在他办公室的醒目之处,放了多块各种奖牌,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19年商务部授予的“中华老字号”。还有一块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江苏省文化厅于2016年1月联合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酱油酿造技艺(浦楼白汤酱油酿造技艺)”提起这两块牌匾,言总内心充满自豪地说:“这是对我们产品的肯定,也是我们厂的骄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这位1983年从食品学校走出来发酵专业的学生,从刚毕业的踌躇满志到从基层起步做一名普通技术员,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现在的企业家,与酱油亲密接触了整整37年。他办公室的橱子、柜子、茶几上放满了各种款式不同的酱油醋,就像是一个酱油醋的王国。戴着眼镜的言总透着几分书卷气兼有民营企业家的干练,说话干脆利落,免去了初次见面的客套,话题直接切入白汤酱油,不愧是科班出生又历练了几十年的专家,他三句话不离本行,将关于浦楼酱油的故事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娓娓道来。
浦楼酱醋厂是一家拥有2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它起源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浦楼酱园,早期的规模属于家族企业的手工小作坊,遍布大街小巷的酱油店与各种酱菜统称为“酱园店”。直至1956年,才由32家个体小作坊合并而成 “清江酱醋厂”。
1958年私有制改造归国家所有,当时隶属于清江蔬菜公司,归市商业局领导,2000年因市场发展的需要,而改制势在必行。9名生产骨干敢为人先买断企业,酱醋厂由国企转身成民企。“浦楼”商标字号于2000年正式注册,因老厂位于里运河畔,曾代表着清江浦地标的清江浦楼就屹立在里运河畔,浦楼商标也因此应运而生,商标中的“浦楼”为我市著名书法家赵阜新所书。
正当企业以新模式刚起步,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时,2014年因市政府里运河文化长廊建设项目的需要整体搬迁。这又面临着要搬新家的问题,老厂区位处里运河边的轮埠路,虽然难舍老厂好地段,但企业要发展就要扩大生产规模,改革开放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厂管理者们 “风物长宜放眼量”,服从大局抓住机遇,豪情满怀地投身于新厂房的建设,新厂区就坐落在地处和平镇的清浦工业园祥泰路6号,2015年建成投产,总投资6000多万元。占地65亩,厂房面积23000㎡,酱醋产能2万吨,其中用古法所制的酱油产能近5000吨,拥有百年以上的老缸3000多口,天然晒场4000多平方米,新增阳光晒酱池30座。
当时因拆迁,有400口大缸留在市区作为传统文化展示之用。言总只要回市区,就会像探望自己的老朋友一样,去看看那些带有他深厚的感情朝夕相处过多年、又让他牵肠挂肚的百年老缸。
酱油虽有好几种,但按言总的说法,白汤酱油最接地气。浦楼白汤酱油呈现给人们的是以其“色如油、鲜又香、挂碗边”的特色,不仅颜值高,内涵更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可溶性蛋白质等。
浦楼白汤酱油的问世,为淮扬菜在饮食文化的发展中锦上添花,它与具有“清淡平和”特色的淮扬菜一脉相承,相得益彰,深受被宠坏了味蕾的淮安消费者们青睐。素有“淮安特产,味中一绝”之美誉,在众多调味品中堪称一绝!一跃为酱醋厂所有产品中的“龙头老大”。
制作上好的白汤酱油很有讲究,经过原料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等工艺。生产中一切都得严格按传统工艺的模式,实施标准化要求来管理。原料的配比,工艺流程、发酵时长等等都必须了然于胸。
白汤酱油选用上等面粉作原料,经过面黄发酵成熟冷却、专业菌种、再经过起油、沉淀、配制、灭菌等多道工序,以百年老缸为容器,因为老缸具有散热吸热的功能,就像紫砂茶壶与碗或玻璃杯喝茶,那完全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味道,再就是利用自然阳光晒制,日晒夜露。空气中含有很多微生物与酱油完美融合,味道更佳,这就是人工所达不到的独特之处。
工序由人来谨守与执行。为了坚持原始古老的酿造方式,保证产品质量的完美,制造过程的辛苦是难免的。言总介绍说,每天清晨五六点时候,工人就开始忙碌起来,每口大缸有一米二高,直径约两米,一个人俯伏缸口,伸开双臂,两手抓不住缸沿口,在缸的中间有一个约25工分直径的竹筒,直插在酱料之间,工人们将竹桶中的盐卤,一舀一舀均匀地浇向面层,保持上下通透发酵。每口大缸都要保证浇淋五次以上。晒场上的3000口大缸,工人们每天都要重复近15000次枯燥的浇淋动作,还需要经历200多天每天一缸5勺浇淋晾晒等繁琐的工序酿造而成,每天必须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以免受到雨淋。吃了几十年的浦楼酱油,今天才晓得酱油虽美味,但其制作过程充满艰辛。
用古老方式酿造出的白汤酱油以浅色成分为主,有其酱香浓郁,滋味鲜美,形态醇厚,色泽清亮特点,故起名为白汤酱油。看来,白汤酱油的制作方式确实比较“土”,而祖祖辈辈的淮安人喜欢的偏偏就是这个“土”味。接了地气的白汤酱油,自然就拥有了较高的人气。
谈兴正浓时,一位工作人员端了半碗阳春面放到言总的桌上,我看时间已经是上午的9点半了,就抱歉地对言总说:哎呀,真是对不起哦,你怎么还没吃早饭呀,言总笑答:“不是,不是!我们正研发一种新产品,专门针对阳春面标配使用的,顺应大众口味,需要品尝一下口感”。他接着说,要知道酱油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对酱油品质的鉴定最简单方法就是一看、二闻、三品尝,看似平淡无奇的白汤酱油,其中却蕴含着大学问,现代人们的口味日趋清淡,那么白汤酱油就是你最佳的选择。听此言,我心里不由非常期待这款阳春面的完美伴侣酱油早日问世。
说话间,言总还带我们参观了他隔壁办公室的老物件和大晒场。老旧的办公桌、橱柜、桌椅板凳土气笨重不够美观,没有现代化办公用品那现代奢华的效果,却依然保持原木自然气息的味道,犹如做人它很实在。对这些几十年以上的老物件,一是时间和经历的浓缩,更多的是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感积淀,它们同样见证了酱醋厂发展的历史。言总笑称:“这都是我们现在花钱也买不到的老古董,经久耐用呢,一直舍不得扔掉,搬到哪里都带着”。由此可见酱人匠心的精神传承,无论世事变化出怎样的沧海桑田,六十年来初心不改。
大晒场上,3000口百年老缸排列整齐,犹如列兵仪仗队威武雄壮,令人叹为观止!每口缸上面戴着防雨水的超大斗篷。言总随身带着木制小舀子,让我们品尝了各种酱油。其中,黑豆酱油是首次听说也是第一次品尝,舀起来很清亮,似油非油,似水非水,味道好闻还好吃,有一种浓郁的鲜香甜,据说是刚研发的新品种,还没大批量生产,制作周期长,产量低,成本较高,目前只能满足少量礼品盒的配制,我心底十分非常期待这个新品种能快些问世,尽快到达寻常百姓的餐桌。
其他产品原料还有黄豆和面粉混合而成的,其中还了解了属于自动化生产模式的香醋制作工艺流程。
秉承独特酿造技艺的浦楼酱油入选了“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品牌来之不易啊,它浸透了几代创业者的辛劳和汗水。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到强,走过了漫长的艰苦岁月,也是改革以来中国企业变迁的一个缩影。对于咱们淮安人来说,这浦楼酱油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调味料,更代表了淮安人的饮食文化及对家乡特产的深切喜爱。
春节前,文庙南门广场上总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浦楼打酱油文化节令人们奔走相告,几十口百年老缸酱油也如约而至!这是从几十里以外的天然大晒场用专车运来的,广场上弥漫的酱香四溢吸引了浦楼人打酱油的热情!
如同镇江人过年就一定要购买镇江香醋作为年货一样,淮安老辈人习惯于去酱醋厂打几桶浦楼酱油作为年货。要不,总感觉传统的年味里少了地道的家乡味道。当然“浦楼”的系列糕点与酱菜也很有名,也是当年的清江市和淮阴地区(今淮安市)人民的最爱。
我那身在异乡的弟弟妹妹,不管离家多久,也忘不了家乡的浦楼酱油,每次只要有人去,或他们回淮都少不了购买几桶浦楼酱油带上,作为土生土长的淮安人,对浦楼酱油亲如知己。味蕾深处藏有忘不掉的记忆,家乡浦楼酱油的香味是他们永远的“乡”味!
妹妹不仅自己爱吃家乡的白汤酱油,还曾当作礼物馈赠朋友。有一次,一位老同学从上海来,她送了两桶浦楼酱油,老同学品尝后赞不绝口,这下才明白酱油这词里为啥有个“油”字。有时,这同学用浦楼酱油炒菜,其老公嗔怪道:“这么好的酱油怎么舍得拿来炒菜呢?那是专用凉拌菜和下面条用的啊”!看来不光是本地人对浦楼酱油由衷的喜爱,大上海的人对浦楼酱油也是一见钟情呢。真希望有朝一日浦楼酱油走出家乡,鲜美香味飘往他乡四海!
两个小时的采访,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对淮安的品牌酱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收获满满,感慨颇多!我们离开时,隔壁办公室还有几个客商在等待着繁忙中的言总。
如今,许多人已实现温饱无忧开始追求“书画琴棋诗酒花”的生活。匆匆岁月里,不妨停下脚步,多一点对身边家乡土特产前世今生的了解,时常会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就像这浦楼白汤:酿百年鲜味,传久远浓香。
作者简介
陈亚林,市作协会员。喜欢文学和写作,爱好养花弄草、烹饪、旅游和游泳。
▼▼▼
农场的小河
梧桐树下
水门桥两岸风景
那年除夕
澳门街头邂逅美女
运河人家
大家的运河,
小家的故事,
百姓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