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再醮的才女们,滴墨流芳,绕指成殇

2021-01-13 09:46

华人号:中国文化

醮,意为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仪,再醮,即为再婚。在古代,封建礼教束缚女子的道德行为准

醮,意为古代婚娶时用酒祭神的礼仪,再醮,即为再婚。在古代,封建礼教束缚女子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一个女人必须从一而终,想要再嫁实属艰难,但古往今来这四大才女中的三位都经历了再婚的波折。

蔡文姬,一生三嫁,传奇的一生

品尝到生离死别最为刻骨的莫过于蔡文姬。蔡文姬,原名蔡琰,是东汉末年才情盖世的一个奇女子,出生在古籍阗溢、汗牛充栋的书香门第。父亲蔡邕精于书法、音律,文姬自幼耳濡目染自得父亲真传。蔡琰九岁时,父亲弹琴时突然断了一根,蔡琰说:“是第二根弦断了。”蔡邕以为女儿偶然猜到,便故意弄断一根弦,蔡琰说是第四根。朗朗上口的三字经中就有传载:“蔡文姬,能辨琴。”,文姬之才可见一斑。

豆蔻之年,异花初绽,蔡文姬嫁给了门当户对的青年才俊卫仲道。婚后二人琴瑟和鸣,情深意笃。而隐居山林的父亲蔡邕被董卓强拉入朝得以重用。然而好景不长,卫仲道却得了重病,不久就撇下文姬撒手人寰了。古时无子嗣即为人妻首当罪过,夫家那一句句克夫的冷言冷语、那一双双咄咄逼人的凌厉目光几欲将文姬逼入绝境。卫家已然无法容身,于是蔡文姬收拾起幽怨心境,回到了父母那里。本以为从此可以静以修身,与父亲蔡邕一起续修汉书,却不想祸不单行。因董卓生性残暴,挟天子而令诸侯,司徒王允用貂蝉设计使董卓死于吕布刀下。接着王允为清除余党,将蔡邕投入了大牢,蔡邕不久即死于狱中。父亲惨遭横祸、丈夫英年早逝,徒留文姬一人品尽伤痛。

时逢乱世,蔡文姬在投奔姐姐家的途中遇到匈奴袭击,被掳到南匈奴,二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过起了羶肉酪浆的异族生活,这一年她二十三岁。时光如同水逝,转眼文姬在异域生活了十二载,并诞下了二子。文姬怀抱着父亲留给她焦尾琴,饱尝思乡之苦。精于音律的她在异乡学会了吹笳,更创作了《胡笳十八拍》,其曲调悠扬空灵、如泣如诉。左贤王也很欣赏她的学识和音律,文姬亦得到匈奴人的敬重。

这一年,曹操平定北方后,怀念起他曾经的老师和挚友蔡邕,打听到他的女儿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慨叹命运多舛的文姬流落塞外。于是派使者携黄金千两、白壁一双把蔡文姬赎回来。此时的文姬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又深得左贤王宠爱。一面是望眼欲穿的故土、一面是和丈夫爱子的生离死别。这场爱别离又一次令她痛彻心骨。泪眼朦胧中她轻提罗裙缓步登车,任那个异族的夫君和两个童真可爱的儿子渐渐消失在视野中。这是人生何等的怅惘无奈。缘此著有《悲愤诗》传于后世。

回到故乡陈留郡,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三嫁给自视甚高的屯田都尉董祀。董祀此时二十几岁,意气风发,面对饱经沧桑的三十五岁的蔡文姬自有不足之感,因而自觉婚姻不尽人意,后因抵触叛逆,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理解董祀,顾念夫妻情分,严寒之冬,蓬首跣足,也就是披散着头发未穿鞋袜,来到曹操府上求情。曹操见文姬散发赤脚,心中大为不忍,为其拿来头巾鞋袜。曹操惜才,想到董祀一死文姬自是难以自持,遂下令赦免了董祀。至此,董祀对文姬的态度亦是峰回路转,二人也是慨叹世事无常、看透了凡世尘俗,于是远离喧嚣归隐于山林。传说蔡文姬家中藏书四千卷,战乱失散。曹操仰慕那些藏书,后闻及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多卷不觉喜不胜收。相传这是曹操赎回文姬的真正用意。

蔡文姬一生三嫁,饱尝了爱别离、怨长久之忧苦,最终看遍繁华落尽、与生命中最后的归宿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她的一切过往只能沉淀在内心深处,在某个夜深之时,绕指成殇……

李清照,前半生的光芒,后半生的忧伤

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词派代表。李清照词风婉约清丽、独具一格,人称“易安体”。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璀璨夺目的。前半生的她深得两个男人的宠爱。一个是父亲士大夫李格非,一个是丈夫太学生赵明诚。父亲深厚的文学艺术底蕴、书香门第的优渥家境,令书墨浸染下成长的李清照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她可以荡舟饮酒到“误入藕花深处”,也可以赌马到兴尽而归。父亲不仅是教育她饱读诗书、博古通今,而且任由她的天性发展不拘一格。正是父亲的开放式教育才会令李清照在少女时期就文采飞扬、大放异彩。

而当她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后,这种天性得以更大的释放。赵明诚深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李清照,他宠她、崇拜她、也深深地懂得她。刻骨铭心的爱情不是乍见之欢,而是久处不厌。二人“赌书泼茶”,收藏字画,一起赏鉴金石,相同的志趣喜好让他们将日子过得趣味横生、活色生香。“卖花担上,买得一支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一幅生动画卷描摹出两人的恩爱不移、比翼双飞。也衬托出李清照的洒脱、率真本性。

这样浪漫开怀的日子在京城过了七年。适逢政局动荡,李格非罢职远徒。李清照因受牵连,也不得不离开京城,远赴青州故里。那一年李清照二十五岁,在青州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在青州这段岁月她和丈夫研文治学创作,好似神仙眷侣。李清照四十四岁那年,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史称“靖康之变”。兵荒马乱中,李清照带着收藏器物南下,最后以其大智大勇将这些稀世珍宝在烟火战乱中押抵江宁府。而两年之后赵明诚在无奈之下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战乱中,二人继续奔波辗转,后赵明诚在赴任湖州途中重病身亡。一段伉俪情深的佳话就此画上了句号。

李清照在国破家亡、身心俱疲中病困交加、心力交瘁。这时一个殷勤备至的地方官张汝舟出现了,他悉心照顾李清照,让饱经风霜的李清照感到了一丝温暖和慰藉,遂二嫁给了张汝舟。可是婚后不久,张汝舟的狰狞面目就暴露无遗。原来他是一直觊觎李清照的家产和收藏。但多年的颠沛流离,这些宝贝大多遗失殆尽了,剩下为数不多的珍藏是李清照视为己命的,那是她和赵明诚一生的心血所在,怎么能轻易交给张汝舟。张汝舟计划落空、自是恼羞成怒,原形毕露。他百般虐待李清照,甚至拳打脚踢。李清照就像风雨中飘摇的残荷,摇摇欲坠,愧悔不已。她用尽力气愤而反击,在掌握了张汝舟为官不实的证据后,打了一场宋代第一离婚大案。在宋代,状告丈夫,妻子也会被判入狱三年。但是幸得大文人綦崇礼相救,九天后释放免了一场三年的牢狱之灾。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后茕茕孑立、凄凉孤寂地渡过了余生。当回首这一生时,有少女时名动京城的才气,有无数流芳百世的词作,更有刻骨铭心的爱恋,有国破家亡的动荡,有流离失所的漂泊,有遇人不淑的打击……恐怕她最怀恋的还是少女时代那段清纯动人的时光,还有和赵明诚心心相印的烫金岁月。只可惜这一切过往凝聚了一世的沧桑,都将永远陨落在记忆的长河里……

卓文君,挽救边缘婚姻,冰雪聪明如文君

卓文君,西汉时期被誉为蜀中四大才女,后更被誉为中国四大才女之一。

卓文君家道殷实、实为富甲一方。卓文君天生丽质,精通音律,文采奕奕,可惜十七岁的她还未过门夫君却一命呜呼,于是新寡居家。此时家寒落魄的司马相如恰巧来到卓府赴宴。司马相如风度翩翩、气宇不凡,更是宴上弹奏了一曲“凤求凰”暗传情愫,令待字闺阁的卓文君“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于是,一曲倾情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了。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回到成都家中,发现司马相如是家徒四壁,空无一物。但是卓文君并不嫌司马相如家境贫寒,她更爱的是司马相如骨子里的才华和儒雅。卓文君的父亲知道后断不接受他们的结合,放话决不给二人一分钱。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开起了酒肆,当垆卖酒。后卓王孙听说自己的女儿当街卖酒,顿觉颜面扫地,为了挽回名誉又得众人苦劝只得承认他们的婚姻,分给他们家奴一百,钱一百万。至此夫妻二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司马相如因《子虚赋》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在京为官。日子久了,不免寂寥空虚,将千里之外的卓文君渐渐淡忘,遂起了纳妾之意。

于是司马相如给卓文君寄信一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卓文君见信中唯独无亿(意)(忆),既无情意亦无追忆,不禁伤心欲绝,慧心巧思的回复了一首“怨郎诗”诗给司马相如。

“一朝别后,二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

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收到信后羞愧不已,觉得对不起才华横溢、多情多义的卓文君,最终打消纳妾之意,高车驷马,亲自登门迎接卓文君入京。而那句“白头吟”中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千古绝句也流传至今。

聪慧绝伦如文君。在那个三从四德的年代,蕙质兰心的卓文君勇敢追求所爱,并且为了爱情不惜放弃荣华富贵和丈夫同甘共苦,实属凤毛麟角。当年老色衰面对丈夫即将背弃之时,她又不卑不亢,以冰雪智慧挽回丈夫的心,独具慧心的她最终和丈夫白首偕老,成为人生最大赢家,更传为绝世佳话。卓文君不仅是名垂千古的才女,更是智慧卓群的奇女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