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怎么看喜剧?

加拿大脱口秀演员Russell Peters曾经在2008年的纽约专场上,表演过一个关于“聋哑人”的段子。大意是有人建议他不要再拿“残障人士的身体缺陷开玩笑”,但在他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对待“聋哑人”就应该“Fxxk them in their ears”。

这显然太不政治正确了。因为即使“世界上所有笑话/段子根本都与'性’和'羞辱’有关”,但这一切的基础理应建立在没有人在“笑话产生的过程中受到伤害”,或者说最起码“受到伤害是为了让某事更好”——比如很多政治隐喻类的笑话——这个片段无疑违背了共识。

但这还不是Russell Peters所有表演中最过分的片段。比如在2006年的旧金山专场演出上,他说有些印度人的名字看起来并不是“很印度”,可能是因为“英国人统治的400年里干过我们的祖宗”。

还有同样是2008年的纽约专场演出,Russell Peters发现现场有来自阿拉伯国家的观众时,现场砸挂说:“我一般不说有关阿拉伯国家的段子。因为我还不想死。”

总之如果仔细研磨他出道以来的演出段子,太容易找到涉及殖民统治、奴隶交易、种植园蓄奴、宗教争议的敏感内容了,更别说其在酒吧或者小剧场演出时会有多么口无遮拦。

所以假如你试图通过搜索引擎来试图了解Russell Peters,那么大概率会收到比较负面的评价(下图评价来自于豆瓣),也很容易得出结论:Russell Peters的喜剧演员生涯一定走不长远,至少会像Kevin Spacey那样,在屡次玩火后被重视舆论导向的欧美市场淘汰出局。

可事实上,Russell Peters分别在2009年和2011年拿到了加拿大喜剧奖、双子座奖以及NAACP印象奖,并在2013年以2100万美元的收入登上福布斯、成为世界上出场费最高的喜剧演员。

也就是说人们预期中健全的市场淘汰机制并没有在Russell Peters身上奏效,还顺便给Russell Peters所生产的糟粕们(也就是那些段子)创造了个卓越的生长环境。

也正因为如此Russell Peters常常被用来作为开题案例,用来引导很多关于喜剧行业的深刻思考,比如:

整个资本市场是否在纵容这种快消品式的脱口秀文化,最终让Russell Peters这种劣币能够驱逐George Carlin等良币?

这届观众是否不行,使得市场环境自下而上地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审美取向?

抑或是喜剧从业者们已经创意枯竭?

但如果我换一种方式在引出Russell Peters,画风就分分钟突变了:

“聋哑人”段子其实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真实经历。当时学习成绩欠佳的他被认定为“智力发育迟缓”而被送到了当地的特殊学校,和各种视障、聋哑、多动症儿童成为了同学,也顺理成章地被归类为“特殊人群”,做好了迎接各种奇怪遭遇的准备。

但他在特殊学校的发现是,视障同学也会主动抱团、多动症儿童也会集体摇摆、聋哑同学是学校里的孩子王——身体障碍只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一部分,被无差别地特殊对待则更像是他们的困扰——于是他开始思考将残障儿童“圈养”起来与社会隔离真的就是对他们好吗?

至于阿拉伯国家的那个段子,紧随其后的其实是对“媒体传播与信息误导”的一段思考:

“(媒体)不会说自己的态度,他们只会在一张便利店照片旁边放一张韩国人照片(韩国人在美国开便利店的比较多),说What do you think(你怎么想);在一张车祸照片旁放一张亚裔照片(亚裔在美国被认为车技比较差),说What do you think;在一张暴恐照片旁放一张穆斯林照片……”

看,其实不难发现“喜剧”其实是一个与语境深度绑定的内容形式:语境可以成为笑点的支撑,也可以帮助笑点进行延伸、让笑点获得足够的深度,也可以用来承接戏剧表现中必要的冲突。

但这其中的天然痛点是,语境是很难共享的,并且只能通过线性积累来获得,很难通过某些捷径来帮助某人快速重现——这让喜剧很容易被曲解,也往往没有稳定的口碑。

比如当年周星驰的《功夫》2004年院线上映时,媒体们给出的评价是“赢了票房输了口碑”,还有北电的研究生给《功夫》列出两大罪状证明其实烂片,但穿越15年后《功夫》却是在中文互联网最权威的影评网站上获得“TOP250”金标的神作。

回到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即我们应该怎么看喜剧?尤其是在争议频发的现在,当我们对于上层建筑无能为力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我想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好的阅读习惯。这些阅读习惯包括且不限于:

-尽可能地阅读完整的内容;

-尽可能地阅读原发内容(区别于第三者转述或截取、录制、摘抄、改编片段);

-尽可能地了解内容形成的创作环境(包括时间、地域、创作人物等等)……

如果说进入社交网络时代后,由于传播的碎片化以及渠道的混乱,内容几乎不可避免地将在传播过程中损耗有效信息的话,倘若我们还认同喜剧的存在价值,倘若我们还不希望喜剧作品真正地快消品化,这样的习惯是足以让整个行业发生质变的。

当然也不仅仅限于“喜剧行业”。

本文来自微信订阅号“互联网指北”(hlwzhibei),专注于互联网文化、营销、产品。转载必须保留作者、公共账号信息,必须与本文严格一致,不得修改/替换/增减本文包含的任何文字和图片,不得擅自增加小标题、引语、摘要等。文内所用图片来自相关媒体报道截图,为非商业用途。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微信:melodyfu

营销千货

《被标签化的创业者们需要甩掉哪些锅?》

《“工具必死”?工具类产品创业还有机会吗》

《“营销”不是你“负面”的挡箭牌》

公关传播

《新世相卖课:当聪明人开始使坏》

《网易,一个“乐行僧”》

《海底捞公关满分,粉丝负分》

《如何以正确姿势解读44岁的被告罗永浩的庭前自白?》

行业观察

《人民不需要“让水变油”的抖音》

《“不在一线”:成都脱口秀生存实录》

《风波后的“太古里”:知识付费的地下江湖》

《谁“杀死了”papi酱?》

产业解读

《你的旧iPhone卖吗?我们来谈一下价值1000亿的大生意》

《为什么中国两大游戏巨头腾讯、网易还不撒币?》

《小米“低烧”,OV“高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