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居然这么坏?他干了什么令人发指的坏事

如果你正好也喜欢历史喜欢诗词喜欢西游记,就点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小说《西游记》刻画了许多性格迥异的人物,今天我们只聊孙悟空。一个成功的角色不会只有一种性格,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孙悟空有很多优点,他忠诚、勇敢、顽强、执着……但我们今天不夸他,今天只单独来说说孙悟空干过的那些坏事。
水晶宫强取金箍棒,因为龙王的“客气”,也可以理解为龙王送礼,那就不算猴哥干的坏事;大闹地府,修改生死簿,属于被勾魂后的自卫反击,也不算坏事;大闹天宫,以及与其相关的偷蟠桃偷仙丹,都属于反抗统治阶级,也不能算干坏事;西天路上,保护唐僧,打妖怪打强盗,更加不能算坏事。那么,猴哥到底干了什么坏事呢?我居然说他令人发指?听我慢慢道来。

五庄观偷人参果,推倒仙树

原著第二十四回,唐僧师徒来到万寿山五庄观。五庄观镇元大仙弟子清风明月根据师父的嘱托,摘两个天地灵物人参果给唐僧吃。谁料唐僧觉得这就是出生不满三天的小孩,千推万阻说什么也不吃。于是清风明月两人就自己把两果子吃了。
这剧情没什么不合理,人参果是镇元子指名给唐僧的,现在唐僧坚决不要,那么清风明月自行处置也无不可。但是孙悟空在八戒的怂恿下,先偷金击子,再偷人参果,与两个人师弟一人一个吃了。
清风明月看到人参果被偷,就破口大骂,孙悟空气不过,干脆去园子里把人参果树都推倒,还说“送他一个绝后计”。这就好比去别人家里偷东西,主人发现后骂小偷,小偷就把主人家房子烧了,这是有理还是没理?
在五庄观这个故事中,孙悟空其实还干了一件不光彩的事,那就是出卖队友。清风明月发现人参果被偷后就去找唐僧,此时三个吃了人参果的徒弟私下商议对策,行者道:“活羞杀人,这个不过是饮食之类。若说出来,就是我们偷嘴了,只是莫认。”八戒道:“正是,正是,昧了罢。”孙悟空说偷吃就是嘴馋,说出去太丢人,所以打死别承认,猪八戒点赞支持。
然而就在几分钟后的对质中,在猪八戒说完“我老实,不晓得,不曾见。”之后,孙悟空就主动招供了:“师父,不干我事,是八戒隔壁听见那两个道童吃什么人参果,他想一个儿尝新,着老孙去打了三个,我兄弟各人吃了一个。如今吃也吃了,待要怎么?”不但招供,还把八戒顶在前面,这让刚刚说自己老实没见过人参果的猪八戒脸往哪儿搁?五庄观后面就是白虎岭白骨精出场了,也难怪猪八戒要往死里挑拨离间,非把猴哥弄走不可。

花果山屠杀上千猎户

原著第二十八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回花果山。猴子猴孙们告诉美猴王,说这两年猴群被猎户欺负,打死的打死,抓走的抓走。孙悟空听完非常生气。此时猎户们又来了,有千余人马。孙悟空做法,用狂风吹起飞沙走石,将一千多个猎户全部杀死,并让猴子们把猎人尸体推到万丈深渊里。
对于人来说,抓猴子属于正常的狩猎,但猴子来说,猎人就是屠夫,就是刽子手。从某种意义上讲,猴子们反抗猎人属于正当防卫,但孙悟空这个防卫,是否过当呢?一千多人,肯定有该死之人,也难保没有无辜之辈,但猴哥的选择是全部杀死,不分青红皂白一个不留。原著有这么两句诗,“可怜抖擞英雄将,不辨贤愚血染沙”,这是不是在说孙悟空不辨贤愚,滥杀无辜呢?
如果孙悟空只是施展法天象地变成巨人,或者直接变成哪个神仙,来警告那些凡夫俗子不准再来花果山,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更好?没有这样的如果,因为孙悟空主观上就想大开杀戒。
原著说,大圣按落云头,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自从归顺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劝我话道: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真有此话!我跟着他,打杀几个妖精,他就怪我行凶。今日来家,却结果了这许多猎户。”“造化,造化”大概就是太好了的意思,整句话大意就是,自从跟了唐僧做和尚,他每天劝我行善,不能做恶,我打死几个妖怪,唐僧都要怪我行凶做恶,今天来这么多猎户让我杀个痛快,真是大快人心!
这,是不是一种畸形的心理?

宝象国出尔反尔,残杀小孩

看完西游记原著,我一直都认为,这是整部西游记里最丧心病狂的一幕。原著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美猴王,将孙悟空重新请回取经团队。孙悟空去碗子山波月洞找黄袍怪,不料黄袍怪出门去了宝象国,只看到黄袍怪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
在百花羞公主给宝象国国王的信中写道:“产下两个妖儿,尽是妖魔之种”,但是在原著的旁白里,说的很清楚,“只见有两个小孩子,在那里使弯头棍,打毛球,抢窝耍子哩。一个有十来岁,一个有八九岁了”,这是两个小孩,两个十岁的小孩,不是小妖或者妖童。
孙悟空抓了两个小孩,要用两个小孩来交换尚在洞中的沙僧。百花羞公主同意交换,立刻释放了沙僧。孙悟空却出尔反尔,不放两个小孩,而是命令猪八戒和沙僧一人带一个小孩,前往宝象国,“往那白玉阶前螟下,可怜都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他们把两个十来岁的小孩,活活摔得粉身碎骨!
从血统角度,两个小孩有一半是人的血统,另一半是仙或者妖的血统(黄袍怪本是天庭奎木狼,属于神仙),如果仅仅是因为如此就该死的话,那么同样是私自下界玉帝妹妹,和凡人杨君所生的二郎神也该死。
原著说这是两个小孩,就算这是两个小妖,十岁的年纪远远没能力做恶,也该死吗?孙悟空在荆棘岭杀那些没有干坏事的树怪时,说过这么一句话:“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按照这个理论,是妖就该杀,那么花果山的群猴都是妖,原著也多次管花果山猴子叫小妖、群妖,他们是不是都该死?那么猴哥以暴制暴屠杀猎户是不是就有不妥?猴哥的双标,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车迟国乱杀道士

原著第四十四回,唐僧一行人来到了车迟国。先来说一下车迟国的虎羊鹿三位国师。三位国师来车迟国二十年,呼风唤雨,解民倒悬。车迟国的和尚们,因为求雨无能,被朝廷罚为道士的奴仆。于和尚而言,这三位国师是恶人,于万千国民而言,三位国师却是恩人。后面的故事里,虽然是孙悟空他们几个挑衅在先,骗国师喝尿,但因为在斗法过程中,三国师一直坚持要斗,有自己作死的嫌疑,因此不为他们喊冤。但是,杀两个凡人道士又算是怎么回事?
在车迟国出现了两个看上去很通情达理的道士。唐僧师徒看到有五百余个和尚在干苦力,孙悟空就变作个道人去打探消息,看到是同道中人,所以两道士对孙悟空很客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孙悟空说想见三位国师,两道人也说包在他们身上,因为这两个都是国师的爱徒。
孙悟空说他有个叔父在车迟国当和尚,可能在这五百个和尚中间,他要先找找叔父再进城。道士也很爽快,说让孙悟空自己去认亲,找到了就放人,然后再可以带孙悟空去见三位国师。
孙悟空去和尚堆里转了一圈,向和尚们了解一下情况后回来,跟两个道士说这五百个都是我亲戚,“一百个是我左邻,一百个是我右舍,一百个是我父党,一百个是我母党,一百个是我交契”。孙悟空还说,你们只有把这五百个和尚全放了,我才跟你们进城。
前面说的是来找一个叔父,现在是五百个和尚都不是叔父,但都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前面是求两道士帮忙,想见三位国师,现在是你们不答应要求我就不去了。这种毫无逻辑的耍无赖,也难怪两位道士觉得眼前这位是个疯子。但是道士们并没有生气,更没有打骂孙悟空,还耐心跟他解释,说要放一两个和尚,也已经是额外开恩,要给他们做个假的死亡证明才行,如果要把这五百个和尚全放了,朝廷和国王都会追究两个道士的责任。
道士的话合情合理,孙悟空却直接拿出金箍棒,把两个道士都打得脑浆迸裂。
把和尚作为奴仆苦力,确实有不妥之处,但做决定的国王朝廷,根源是国师会求雨而和尚不会,要追究这事的责任,肯定是在高层,不会是这两个奉命行事的小道士。即便是昏君奸相把忠臣投入大牢,看守狱卒也是无罪的。因此也难怪,那些本来是受害者的和尚,看到孙悟空打死两个道士,就忍不住说道:“他徒弟出来监工,与你无干,你怎么把他来打死?”那确实就是两个监工,还是两个讲道理讲人情的监工。
是不是当了妖怪的徒弟,就活该被打死?
这是四个西游记原著里孙悟空干坏事的故事。其实四个故事反映的现实是一样的:有本事就可以为所欲为,即使做恶也不会有人责罚。如果不是镇元子法力高深,五庄观那棵被推倒的人参果树,也就和那些被打死的弱者一样,毫无办法且无处说理。
小时候看电视,喜欢上来就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长大以后才明白,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好人可以做坏事,坏人也可以做好事,性格本就该有多面性,有棱有角有善有恶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小说角色亦如此。
那么,你觉得孙悟空是一个怎么样的猴子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