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女性最大的谎言,是不花老公的钱
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
独立女性,总是很容易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奇葩说》最新一期的话题就是:
独立女性该不该收彩礼。
显然,辩题的关键不在彩礼,更多是独立女性。
也就是说,如果收了彩礼,还算不算独立女性。
反方的三位女选手认为,既然是独立女性,当然不应该收。
接着,她们轮番上演了一场“独立女性”的内心戏。
康菁菁觉得彩礼承载着婆家的期许,对女性婚后生育、洗衣做饭的要求。
一旦收了彩礼,就意味着会被家庭束缚,以后哪里还谈得上独立。
嫁给外国人的张踩玲,也觉得收了彩礼,意味着在婆婆面前抬不起头。
大王则觉得,独立女性想要的,是嫁给爱情,谈钱只会让感情变得不纯粹。
总结起来,她们无非就是害怕彩礼背后潜在的要求,会破坏自己的独立。
但她们担忧的问题,跟收彩礼有必然关系吗?
试想,如果你丈夫和婆婆觉得,女人就该在家相夫教子、洗衣做饭,难道他会因为你不收彩礼就改变他的观念吗?
再者,如果对方因为你收了彩礼,就把你当成免费保姆使唤,那只能说明你找错人了。
所以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彩礼,而是男方对性别分工的看法。
席瑞说,如果你因为收彩礼感到亏欠和压力,那恰恰说明你不够独立。
因为真正独立的人,她面对获得,应该是坦然的,而不是焦虑。
我很认同席瑞的说法,真正的独立应该是选择自由的权利。
收不收彩礼是个人选择,和是不是独立女性没有直接关系。
不收彩礼才是独立女性,收了彩礼就不是独立女性,这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表面上,这个辩题是在探讨彩礼问题,实际上它隐藏着男性对独立女性的审判。
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只要不是天价彩礼,男方又愿意给,女方收点彩礼无可厚非。
可为什么当事人是独立女性,就能激起千层浪?
因为社会对独立女性有着较高的期待和要求。
在这种期待下,女性需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是独立的。否则,就会有人站在道德高处审判你。
标榜“独立女性”,不但没有给女性带来更多自由,反而成了负担。
独立,当代女性的牌坊?
我们都在讨论独立女性,却很少有人说独立男性。
其实,在说出独立女性这个词时,性别歧视就已经存在了。
有网友说,独立成了当代女性的新牌坊。
而越来越多女性,正扛着独立的牌坊,负重前行。
有人说,你是独立女性,怎么可以花男人钱?
我有个朋友,她谈恋爱,从来没花过男友的钱。
约会都是AA制,每次收到礼物,都会还一份更贵的回礼。
不然,她心里总感觉过意不去。
男友自然很满意,逢人就夸她懂事独立。
后来两人谈婚论嫁,女孩父母提出要6万彩礼。
一向温顺的男友突然炸了,对女孩一顿奚落。
“你怎么这么物质,还说自己是独立女性呢?”
女孩觉得有理,要彩礼不就是给自己贴价码吗?
于是,她软磨硬泡,这才说服父母不要彩礼。
可婚后柴米油盐的生活,很快给了她一记耳光。
她不敢找丈夫帮忙修电器,搬重物。
因为他会冷嘲热讽:“不是独立女性吗?”
她也不敢开口要家用,不然就成了丈夫嘴里恶心的物质女人。
反而是丈夫,冠冕堂皇地要求她分担房贷车贷,而这些都是男生的婚前财产。
从小母亲就告诉她,你要做独立的姑娘。
可独立女性的名头,又给她带来了什么呢?
他们给你扣上独立女性的帽子,让你不收彩礼、独自做家务带孩子、自己赚钱还得补贴丈夫。
最后你只换来一句夸奖:“我老婆很独立的。”
我见过很多独立女性,聚餐时掏钱包比谁都快。
一个人找房搬家也毫无怨言,从来不麻烦男友。
开口闭口都是“我自己可以”,“不需要男人帮”。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她们独立女性的身份。
可这种独立,不是让男友觉得自己不被需要,就是滋养了男人的自私,让他习惯了不付出。
在我看来,这种独立的姿态,更像是为了独立而独立,而硬撑的逞强。
也有人说,你是独立女性,怎么能做全职太太?
独立女性和全职太太,好像天然就是对立的。
他们说,全职太太没有收入,算哪门子独立?
但全职太太买菜做饭、照顾老人孩子、清洁卫生,每天工作24小时,全年无休。
那这份工作产生的经济价值,又有谁来买单呢?
国际慈善机构乐施会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
全球女性无偿家务经济价值达10万亿。
这相当于美国苹果公司年营业额的43倍。
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做过调查统计:
一名中国全职太太每年创造的劳动价值,大约是20万。
全职太太不是没有创造价值,只是家庭劳动价值往往都是无报酬的,也不会被记录进GDP,而且大概率会被视为理所当然。
很多女性回归家庭前,可能也是事业有成的。
选择做全职太太是因为爱,这不代表她们不独立。
反观部分在职场混日子的女性,上班闲聊打游戏,每天的乐趣就是聊八卦,对工作敷衍了事,难道就就算是独立女性吗?
在职场,不代表你独立。
全职在家,也不代表你不独立。
真正的独立在心,不在表象,我们不应该一刀切。
如果全职太太是女性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必须做,那也是独立。
你可能还听过,你是独立女性,孩子怎么能随夫姓?
去年,Papi酱孩子随夫姓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有网友觉得她侮辱了“独立女性”的身份,骂她是“婚驴”。
“生孩子就算了,你竟然还让孩子随夫姓?”
“这是独立女性该做的事吗?”
“这么独立优秀的女性,走上了驴的道路。”
这位妈妈,硬是在母亲节当天,被骂上了热搜。
在他们眼里,好像只有冠母姓,才能证明女性独立。
之前就有这样的新闻,有博主因为孩子冠姓问题,跟丈夫离了婚。
她觉得冠姓权的存在,就是对女性权利的侵犯。
后来,她晒出离婚证,高呼“我终于自由了。”
当然,这是她的个人选择,我不予评价。
但将冠姓权和女性权利进行捆绑,就像是一场性别对立,更是把独立女性妖魔化。
结不结婚,孩子跟谁姓,这只是人生选择罢了。
没必要上升到道德层面,更不应该用独立去绑架女性。
拒绝定义,才能获得自由
从小到大,我们身上被贴过无数的标签。
他们说,女孩就应该留长发穿裙子;
他们也说,女孩应该早点嫁人,拼什么事业;
他们还说,当妈之后,就得有当妈的样子;
这都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偏见,对独立女性的期望也是。
一直以来,谈到独立女性,我们想到的都是事业有成,经济独立。
或者是凡事亲力亲为,不需要男人帮助的女强人。
但独立女性,就必须这样吗?
很多时候,我们活在别人的眼光下,按照所谓的标准去雕琢自己,把不符合社会期待的一面隐藏。
明明渴望男友陪伴,却懂事地说“我没事,你忙。”
明明羡慕别的女孩收到礼物,又觉得那样太物质。
明明生理期痛得死去活来,还得强忍着不说。
遇到麻烦也不找男友帮忙,担心被说矫情脆弱。
但就像薇娅说的:独立,不是什么都要自己做。
独立不是孤立,更不是不依靠任何人的帮助。
李宇春在接受《GQ》的采访时,也被问过有关独立的问题。
读者说:“你走到今天,真的没有靠过男人吗?”
她的回答是,这个世界完全没有男性的存在,是不可能的。
童年时,我们需要靠父亲,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从学校的男性老师,到工作中启发你的领导,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有男性参与。
完全靠自己只是一个理想值,身边经过的陌生人都可能改变你的命运。
就算是在机场,工作人员是男性,我们也得靠他登机。
社会是多元化的,女性和男性是不可割裂的,更不是极端的二元对立。
那些说独立女性应该如何如何的论调,不过是被包装过的性别霸凌而已。
越来越多的标签和新兴的概念出现,我们被舆论的风向推着向前。
各种标准让我们迷失,只有拨开层层迷雾,才能看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被所谓的标准绑架,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去证明自己独立。
独立女性不应该是标准的人设,而是可以勇敢地走自己的路,无需因为性别而受到非议。
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我无所谓,这才是真正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