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道德经 | 老子这段话,道尽养生之道,处事之道,自然之道!
美好的一天 从得明健身开始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五千言》。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今天小编撷取一句名言,和大家一起慢慢体悟道德经论述的养生之道。
道德经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为无为
无为就是顺其自然,不要人为造作。
就像现在的梨、苹果,看着很好看,吃起来白水一样,梨没有梨味,苹果没有苹果味。
但是真正自然熟透了的,又酸又甜,非常好吃,里面饱含着精华。
还有纯净水,喝到嘴里面只是水而已,没有水味了!以前我们小院里的井水,一喝甘甜、爽利!
现在大家不断的造作,世界都变成什么样了。违反了自然,自然就会欺负你、欺骗你。
所以说老子这句话“为无为”,告诉我们如果能悬崖勒马,能够稍微回点头,反思一下,顺应自然,可能会获得更多。
再比如现在这几年,爆发性的雾霾,简直成了常态化了!
这样下去,真不知道人该怎么生活,以后估计可能会开始卖空气了。
本身现在人的五脏六腑、九窍都开始壅、涩,虚耗不通,外在又得不到大自然的馈赠跟滋养。
这个生活质量从何处体现,前途是光明还是黑暗啊?
再这样下去,不知道怎么继续所谓的品质生活。
所以一定要回归自然怀抱当中,重新获得滋养。
事无事
现在人奔忙得不得了,做事做来做去,都在做什么呢?
每天疲于奔命,冥然疲于不知所归。
无精打采的,托着疲惫的身躯去上班,托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
托着疲惫的身躯去买菜、干家务。
整天处于亚健康状态,没有一点活力!
也就是学生还有活力,你看上班的有几个特别有活力的?
老子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事无事”,尽量的减事、少事。
如何获得健康,就是不断地减事、少事。
在顺应自然做事的过程当中获得健康。
不要整天忙,几天的事非要一天来完成。
很多企业家,拼了命的,三年、五年、十年那样,仗着自己身板强,去做企业做生意。
最后怎么样呢?糖尿病、心脏病,身体不好。
强梁者不得其死,这样违反自然,强力地去推进很多事情。
不仅是健康,方方面面,众叛亲离,公司倒闭,业绩下滑。
如果违反自然,做起来将会非常困难。
“为无为,事无事”始终是贯穿在老子的五千言里面。
让大家回到自然的怀抱,按着自然的规律办事。
而不是挣脱自然,改造自然,最后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味无味
“味无味”也是这个道理,东西吃来吃去,最后发现淡中取真。
比如说喝米粥,吃咸菜、炖菜,少放盐,少放佐料。
身体就需要靠这种淡来滋养,而不是浓甘厚味,腥臊烂臭。
但饭店里想喝一碗白粥都很困难,都是各种花样的粥。
菜也是,追求奇、珍、特,这就违反了我们饮食的原则。
这些东西带有强烈的味道特点,本身需要我们有更强大的元气去化它,分解它。
就像一个脾气很个别的人进入我们的队伍一样,是不是要花很大力气去改造他。
要让他跟大家相合,但如果一个很随和的人进来,很容易就跟大家融合在一起。
所以说淡中取真。
因为淡可以消耗尽量少的元气去把它变为自己所用,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冲击。
但是一些腥臊燥烈,浓甘厚味的东西,它就需要你有更多的元真去化它、解它。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这里的大和多都是动词。
大使其大,多使其多,小的使其大,少的使其多的意思。
也就是周易里讲的“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把多的给消下去,去增益少的,要平均。
就像大自然里有山有泽一样,在风的侵蚀下,会慢慢地把山削平,削平之后填到湖里。
由于地球有这个造山运动,又会产生不平,所以在这平均和不平当中产生动态的平。
这就是“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和大小多少一个意思。
“报怨以德”,当然就是我们要宽宏大量。
不能他骂你一句,你回骂他一句。
骂来骂去,节节燃烧,不可遏制就打起来了,总是要有吃亏的嘛。
一个巴掌拍不响,总有一个要吃亏,慢慢地这个矛盾就消了。
不要动不动就以道德的名义,打着正义的旗帜去欺凌别人。
凡是动了手的都不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