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学好西医是做好汉唐经方文献研究的基石?
笔者常说,现代医学文字、音韵、训诂等传统小学是做好汉唐经方文献研究的两大基石。传统小学,可以帮我们准确还原经方文献的历史面貌;现代医学,可以助我们快速发掘经方文献的临床价值。两相结合,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研究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深度。
目前,业内对传统小学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并已经在全国多地、线上线下都形成了一定的圈子和规模。但从现代医学去帮助解读、分析、挖掘汉唐经方文献的中医从业者仍相对较少。绵崽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更多的同学和同行了解到这种研究方法的优势。
优势一:帮忙厘清中医史上的传统难题
鉴别诊断,是所有传统医学的短板所在。中医也不例外,在面对症状复杂、牵涉系统较多的疾病时,古代医家既没有扁鹊“尽见五脏癥结”的神通,也没有先进的检验和影像学技术,因此难免会将几种症状相近、病名相似的疾病相互混淆。其中最典型的,就属晋唐医学史上盛极一时的脚气病了。
脚气病,起于魏晋,本名脚弱、缓风,是一种以肢体进行性乏力(多为双下肢起病)和(或)感觉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的疾病,属今神经系统疾病范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唐代医家在前人基础上又将以下肢水肿、乏力、呼吸困难为特点的心力衰竭糅杂到了“脚弱”病中,并将二者统称为“脚气”;到了宋元时期,彼时医家非但没有将“脚气”与“脚弱”两个概念厘清,还变本加厉地把凡是具有足膝肿痛症状的疾病一股脑的全都塞进“脚气”病里,致此,“脚弱”“脚气”“脚痛”的概念早已混淆不清,面目全非,给后世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幸,笔者借助现代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及神经病学的知识,终于把“脚气病”这团纠缠千年的线球给择清楚了。具体内容可参考笔者既往发表的论文《从心力衰竭角度探讨晋唐脚气病》以及即将发表的论文《从神经系统角度探讨晋唐脚气病》。
除脚气病之外,疟病、心痛、消渴、水病、骨蒸等等很多疾病也多多少少存在类似的问题。以疟病为例,很多人认为中医的虐病就等于西医的疟疾,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我们知道,现代医学中的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通常表现为间歇热的疾病。然而在古代,疟疾只是对具有“间歇性发热”这一临床表现的所有疾病的统称,既包括了我们现代所讲的疟疾,也包括了急性肾盂肾炎、淋巴瘤、斑疹伤寒、回归热、布鲁氏菌病等以“间歇热”“波伏热”为临床表现的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所以,为什么屠哟哟教授对几百上千个古代疟病方药进行试验,最后发现对疟原虫起效的却不过黄花蒿、常山等寥寥数种?因为其它药物根本不是疟疾的,而是用来治疗那些与疟疾发热特点相似的其它疾病的,例入《金匮要略》的柴胡桂枝干姜汤,就属此列。
优势二:快速发掘古代方药的现代应用价值
相信看过前面“经方治心衰,并非只有五苓辈或四逆类”、“扒一扒那些汉唐时期治疗COPD的处方”等系列的读者,应该对“优势二”都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体会,没读过的也不用去翻了,这里就再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起看一下。
例:
《千金》治头目有风,牵引目睛疼痛,偏视不明,署预散方。
署预三两 细辛一两半 秦艽 天雄各二两 独活 桂心 山茱萸各二两半
右七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牵引目睛疼痛,偏视不明”就是我们平时讲的“眼球牵引样疼痛,视力下降,并视野缺损”。那看到这里,相信对现代医学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很容易就联想到本条方证所对应的,很可能就是临床上一种并不罕见的疾病——视神经脊髓炎。接着,我们将汉唐文献中与之相类的方子挑出来对比一下,如:
《耆婆方》治人风气,风眩,头中风病,中风,脚弱,风湿痹病,七星散方。
秦胶(即秦艽) 独活 茯神 薯蓣 天雄 山茱萸 藁本
七味,切,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二,依四时散法。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两张处方的药物组成基本是一致的,功效也主要集中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有理由、有依据、有信心的,点对点的,在临床上去验证薯蓣散对视神经脊髓炎的治疗效果。简而言之,就是在古代方证与现代临床之间,直接架起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以便我们更有针对性的去发掘汉唐经方的应用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西医学与中医学,或者说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并不是对立的,我们要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好自己所掌握的每一处知识,努力发挥医史文献的医学作用,发掘汉唐经方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