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值得关注的风险点!(附个股)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 不要亏损

  • 不要亏损

  • 记住前两条

不知道,在这场已经持续整整一周的市场巨震中,还有多少人能守得住“老本儿”。

今天提醒两个未来的风险点,请留意观察。


限售股解禁

11月16日,上海银行29.26亿股解禁上市,占总股本37.49%。

截至午盘,股票跌停报15.41元,跌破去年11月16日17.77元的上市发行价。

12月,全市场解禁市值约293亿元,为2017年的月度第二高峰。

2018年1月解禁市值约567亿元,为2018年的月度峰值,也创出2016年7月以来的新高。

这样因为解禁引发的血案不得不防。 

如何防?我们需要冷静的分析一下解禁的威力。

解禁不是“洪水猛兽”

5月27日,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持有非公开发行股份的股东在解禁后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比例不得超过其持有的该次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总数的50%。此外,持有限售股的股东减持解禁后的股份,在减持行为、数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均受到严格的规则限制。

可以说新规拉长了解禁股份的减持周期,为减持加上了“刹车片”。因此,从“解禁规模”到“可减持规模”到真正撼动股价的“实际减持规模”会大幅“减速”。

丨解禁杀伤力因股而异

回到上海银行的“血案”,与其同时解禁的还有6只。不仅无跌停,甚至部分个股当日涨幅还不错。综合对比后,小编觉得理性评估解禁杀伤力要“三看”:

一看解禁市值和股东数量。本次上海银行解禁市值高达500亿元,涉及的股东数量庞大,多达34649名,对于股价影响不可小视。

二看股东类型。总体来说,限售股份分为在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追加承诺限售股份上市流通、股权激励限售股份等类型。其中,前两类占据了绝大部分。

一般而言,定增股东多有短期持股份获利的诉求,因此解禁后减持意愿较强;而大股东通常长期持有公司股份,通过参与公司经营发展获利,解禁后减持意愿相对定增解禁稍弱。

三看解禁收益。其实就是换位思考,猜猜限售股持有人的心思。与限售股成本比较,看看赚够了没。一般来说,现价较成本价涨幅越大减持动力也越高。因此,股价处于低谷时,减持的意愿会相对较弱。

股权质押

11月23日晚间,皇氏集团发布公告称,因公司股票持续下跌,公司股东徐某因未能及时完成补充质押物的相关手续,致使其部分股票被强行平仓,被动减持公司股票649187股。

其实,股权质押上市公司股东的常见融资方式。简单说,就是把手里的股份质押给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到期后还款,拿回股份。是的,小编的东家就提供这项服务。

行情好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当遇到股价持续下跌时就要注意了!

因为金融机构借给公司股东的钱,是依据质押股份的价值,按一定质押率折算的,不高于60%。

例如,质押率50%,意味着拿1亿元市值的股票可以置换出5000万的现金。

当质押股份贬值到一定程度时,金融机构会要求补充质押物。如果,没有按时补充,且贬值仍难以遏制。金融机构只能强行平仓,抛售质押股份。

强平实际就造成了“被动减持”,对于上市公司形象、股价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

公司梳理

1. 未来2个月解禁压力较大公司梳理

我们按以下逻辑进行筛选:

1)解禁时间在2017/12/1-2018/1/31

2)解禁市值>40亿元

数据来源:Wi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