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原理全解】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一)
中医临床用药一般应先了解其气味,形色。明确其所入何脏腑,何经络。掌握其主治功用。体会其治病原理。
(一):五味之用
凡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
凡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
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降、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
辛者:能散、能润、能宣通、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谈者:能利窍、能渗泄。
(二):阴阳分类
凡寒热温凉,为气也。酸苦甘辛咸淡,为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无形而升、故为阳、味有质而降、故为阴。)气厚者、为纯阳。薄为阳中之阴。味厚者、为纯阴、薄为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阳气上行、故气薄也、能泄于表、厚者能发热。)
味厚则泄。薄则通。(阴味下行、故味厚者、能泄于下、薄者能通利)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散、甘缓、故发肌表。酸收、苦泄、故为吐泻)
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归之)。
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味厚者沉而藏(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一般寒无浮,热无沉。
凡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杆者,内行藏腑。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丛也。
(三):五行相生,子母相应
凡色青、味酸、气燥、(燥为木气所化)性属木者,皆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甲木、肝为乙木)。色赤、味苦、气焦(焦为火气所化)性属火者,皆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丙火、心为丁火)。色黄、味甘、气香、(香为土气所化)皆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脾与胃相表里、胃为戊土、脾为己土)。色白、味辛、气腥、(腥为金气所化)性属金者,皆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
(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庚金、肺为辛金)。色黑、味咸、气腐、(腐为水气所化)性属水者。皆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为壬水,肾为癸水、凡一脏配一腑、腑皆属阳、故为甲、戊、庚、壬。脏皆属阴、故为乙、丁、己、辛、癸也)十二经中。惟手厥阴心包络,手少阳三焦经,无所主。其经通于足厥阴、少阳。厥阴主血,诸药入厥阴血分者,并入心包络,少阳主气。诸药入胆经气分者,并入三焦。此诸药入诸经之部分也。
人之五脏,应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经曰: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实。如:一:肾为肝母,心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肾与心。二:肝为心母,脾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与脾。三:心为脾母,肺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与肺。四:脾为肺母,肾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与肾。五:肺为肾母,肝为肾子,故入肾者,并入肺与肝。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二)
四:五脏补泻
1: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为将军之官,其志怒,其气急,急则自伤、反为所苦、故宜食甘以缓之、则急者可平、柔能制刚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顺其性者为补、逆其性者为泻、肝喜散而恶收、故辛为补而酸为泻)。
2: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藏神、其志喜、喜则气缓、而心虚神散、故宜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以甘泻之。(心火太过、则为燥越故急宜食咸以软之、盖咸从水化、能相济也、心欲软、故以咸软为补、心苦缓、故以甘缓为泻)。
3: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以运化水谷、制水为事、湿胜则反伤脾土、故宜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以甘补之。(脾贵充和温厚、其性欲缓、故宜食甘以缓之、脾喜甘而恶苦、故苦为泻、而甘为补也)。
4: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主气、行治节之令、气病则上逆于肺、故急食苦以降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以辛泻之。(肺应秋气、主收敛、故宜食酸以收之、肺气宜聚不宜散、故酸收为补、辛散为泻)。
5: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辛从金化、水之母也、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惟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以咸泻之。(肾主闭藏、气贵周密、故肾欲坚、宜食苦以坚之也、苦能坚、故为补、咸能软坚、故为泻)。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三)
一:五行相克
酸伤筋。(酸走筋、过则伤筋而拘孪、)辛胜酸。(辛为金味、故胜木之酸)苦伤气。(苦从火化、故伤肺气、火克金也、又如阳气性升、苦味性降、气为苦遏、则不能舒伸、故苦伤气)咸胜苦。(咸为水味、故胜火之苦、按气为苦伤、而用咸胜之、此自五行相制之理、若以辛助金而以甘泄苦、亦是捷法、盖气味以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阴胜者制之以阳、阳胜者制之以阴、何非胜复之妙、而其中宜否、则在乎用之权变尔)甘伤肉。酸胜甘。(酸为木味、故胜土之甘)辛伤皮毛。(辛能散气、故伤皮毛)苦胜辛。(苦为火味、故胜金之辛、)咸伤血。(咸从水化、故伤心血、水胜火也、食咸则渴、伤血可知、)甘胜咸。(甘为土味、故胜水之咸)。
二:五病所禁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洞心、透心若空也)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血得咸、则凝结而不流、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渴)。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苦性沉降、阴也、骨属肾、亦阴也、骨得苦则沉阴欲盛、骨重难举矣、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甘能缓中、善生胀满、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心闷)。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酸能收缩、筋得酸则缩、五味论曰:多食之、令人癃、癃、小便不利也)。
三:五味所伤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水能克火、故病在心之脉与色也、五味论篇曰:心病禁咸)。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火能克金、故病在肺之皮毛也、五论篇曰:肺病禁苦)。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金能克木、故病在肝之筋爪也、五味篇曰:肝病禁辛)。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胝:皮厚也、手胝肼胝之谓、木能克土、故病在脾之肉与唇也、五味篇曰:脾病禁酸)。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土能克水、故病在肾之骨与发也、五味篇曰:肾病禁甘)。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四)
一:六淫主治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风为木气、金能胜之、故治以辛凉、过于辛、恐反伤其气、故佐以苦甘、苦胜辛、甘益气也、木性急、故以甘缓之、风邪胜、故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热为火气、水能胜之、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甘胜咸、所以防咸之过也、苦能泄、所以去热之实也、热盛于经而不敛者、以酸收之、热郁于内而不解者、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为土气、燥能除之、故治以苦热、酸从木化、制土者也、故佐以酸淡、以苦燥之者、苦从火化也、以淡泄之者、淡能利窍也)。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相火、畏火也、故宜治以咸寒、苦能泄火、辛能散火、故用以为佐、酸收苦发、义以上文热同治)。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燥为金气、火能胜之、治以苦温、苦从火化也、佐以甘辛、木受金伤、以甘缓之、金之正味、以辛泻之也、燥结不通、则邪实于内、故当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寒为水气、土能制水、热能胜寒、故治以甘热、甘从土化、热从火化也、佐以苦辛等议、如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也)。注意:其各有所宜。
二:临床参考
酸味:补肝、养心、除肾病。
苦味:补心、养脾、除肝病。
甘味:补肺、养脾、除心病。
辛味:补肺、养肾、除脾病。
咸味:补肺、除肝病。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五)
药性四气五味五行分类
(一)味苦皆属于心。五行为火
1:辛凉解表:桑叶(火中土)蔓荆子(火中金)淡豆鼓(火)柴胡(火)
2:寒而泻下:大黄(火中火)
3:清热:知母(火中火)栀子(火中火)夏枯草(火中金)莲子心(火中火)青箱子(火)
4:清热凉血:犀角(火中木水)元参(火中水)丹皮(火中金)白微(火中水)
5:清热燥湿:黄芩(火)黄连(火)黄柏(火)胆草(火)苦参(火)秦皮(火中金)胡黄连(火)
6:清热解毒:连翘(火)大青叶(火中水)板兰根(火)蒲公英(火中土)紫花地丁(火中金)败酱草(火中金)白头翁(火)白癣皮(火)贯众(火)山豆根(火)射干(火)七叶一枝花(火)
7:清热解暑:荷叶(火)青篙(火)
8:利水渗湿:茵陈(火)防己(火中金)木通(火)瞿麦(火)扁蓄(火)萆亥(火)
9:祛风湿:秦艽(火中金)海桐皮(火)桑枝(火)络石藤(火)石楠藤(火中金)伸筋藤(微火)
10:芳香化湿:厚朴(火中金)苍术(火中金)
11:理气:青皮(火中金、温)枳实(火中木、微寒)薤白(火中金、温)川栋子(火、寒)柿蒂(火、平)救必应(火、凉)
12:止血药:仙鹤草(火、凉)三七(火中土、平)白艿(火、微寒)地榆(火中木、微寒)槐花(火、微寒)茜草(火、微寒)艾叶(火中金、温)莲房(火、温)陈棕炭(火、平)
13:活血药:丹参(火、微寒)鸡血藤(火中土、温)姜黄(火中金、温)泽兰(火中土金、温)赤芍(火、微寒)桃仁(火中土、平)莪术(火中土、温)三梭(火、平)没药(火、平)牛膝(火中木、平)路路通(火、平)刘寄奴(火、温)急性子(火、温)
14:补阳药:胡芦巴(火、大温)狗脊(火中土)续断(火中金)骨碎补(火、温)
15:补血药:何首乌(火中土、温)
16:补阴药:西洋参(火中土、凉)桑寄生(火、平)女贞子(火、平)
17:固涩药:诃子(火中木、平)
18:重镇安神:代赭石(火、寒)夜交藤(火中土、平)
19:芳香开窍:牛黄(火、凉)
20:清化热痰:前胡(火中金、微寒)贝母(火中土、微寒)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六)随证用药参考(1)
自汗:黄芪、白术、五味子
盗汗:枣肉、浮小麦、乌梅
浮肿:
阳水:麻黄、苏叶
阴水:附子、肉桂、干姜
腰以上肿:荆芥、桂枝
腰以下肿:茯苓、泽舍、防巳
头痛:
偏寒:吴茱萸、川芎
偏热:菊花、桑叶
偏后脑:羌活、麻黄
偏两侧:蔓荆子、白芍、白蒺黎、
偏巅顶:固本、牛膝
顽固性头痛:白附子、僵蚕全蝎
头晕:天麻、钩藤
目眩:枸杞子、菊花
视力减退:女贞子、复盆子、玉竹
耳呜:胡桃肉、枣肉、金樱子
鼻塞:苍耳子、辛夷辛夷花2克,苏叶6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茶杯,冲入沸水,辊盖闷泡15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可频频饮服,连服15-25日痊愈。
[功效]散风行血,消炎通鼻。
口苦:龙胆草、茵陈
口甘:佩兰、茯苓
口渴:
风热:芦根、葛根
胃热:石膏、知母
热毒:元参、生地
伤阴:石斛、玉竹、花粉
牙痛:
肾虚牙痛:骨碎补、细辛、
风热牙痛:竹叶、石膏、生地、黄连
咽喉肿痛
实火:牛旁子、山豆根
虚火:盐知母、盐黄柏、熟地
咽干:熟地、枣肉、鳖甲
声嗄
风寒:麻黄、杏仁、甘草
风热:蝉衣、胖大海
肺阴虚:沙参、犁汁
项强:
风寒:桂枝、葛根
风湿:羌活、防风、川芎
破伤风:南星、吴茱萸、白僵蚕
肩痛:羌活、独活、姜黄
四肢疼痛:
上肢:桂枝、羌活、桑枝、
下肢:独活、牛膝、续断
四肢麻木:当归、灵仙、上肢加桑枝下肢加牛膝
四肢抽搐:蜈蚣、僵蚕、地龙
膝部肿痛:牛膝、独活
手指麻胀:丝瓜络、桑寄生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六)随证用药参考(2)
咳嗽
风寒:麻黄、苏叶、北杏
风热:桑叶、菊花、桔梗
湿痰:半夏、陈皮、川朴
阴虚:百合、麦冬、川贝
痰饮:干姜、细辛、五味子
肺痈:芦根、鱼腥草、桔梗
久咳:百部、诃子
喘促
实喘:风寒:麻黄、杏仁、苏子。风热:桑白皮、黄芩、白果
虚喘:肺虚:党参、麦冬、五味子、肾虚:蛤蚧、附子、补骨脂
咯血
外感:邪在肺卫:沙参、玉竹。邪在营血:生地、元参。火灼:栀子、黄芩、知母。风热:桑叶、芦根、牛蒡子、燥咳:麦冬、天冬、百合。
内伤:肝郁肝火:郁金、白芍、丹皮、内伤血络:川复花、降香、当归、烟酒伤肺:葛花、茜草根
脊骨痛:肾阳虚: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寒湿:独活、防风、苍术。
尾骶骨痛:牛膝、杜仲、补骨脂
胸痛:虚寒:瓜篓、薤白。瘀滞:赤芍、红花、郁金
胸闷:枳壳、藿梗、川朴
心下硬块:三梭、莪术、青皮
胁痛:
胁痛寒热:柴胡、郁金
久痛刺痛:丹参、红花、元胡、木香
胀痛:柴胡、枳壳、香附、白芍
留饮:丁力子、大枣
肝痈:川栋子、合欢皮、白芍
胁下硬痛:鳖甲、山甲、龟版、
腰痛:肾虚:杜仲、牛膝、续断。外伤:牛膝、乳香、没药
胃脘痛:寒痛:高良姜、吴茱萸、乌药。热痛:黄连、川栋子。虚痛:黄芪、党参、白术、白芍。气痛:沉香、砂仁、枳壳、香附。瘀痛:元胡、五灵脂。食痛:麦谷芽、神曲。虫痛:使君子、槟榔、乌梅。
少腹痛:气滞:青皮、元胡、乌药。肠痈:大黄、丹皮、桃仁。
小腹痛:蓄血:丹参、桃仁、赤芍。热结膀胱:猪苓、茯苓、泽舍。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六)随证用药参考(3)
呃逆:虚证:丁香、柿蒂、党参。实证:竹茹、枇杷叶。
嗳气:厚朴、砂仁、藿香
吞酸:黄连配吴朱萸、或煅瓦楞子、煅牡蛎。
恶心:半夏、茯苓、生姜
呕吐:胃寒:半夏、干姜、吴朱萸、胃热:竹茹、半夏、栀子、黄连、伤食:陈皮、神曲、麦芽、痰浊:半夏、生姜、茯苓、陈皮、反胃:丁香、沉香、半夏
食欲差:湿浊:半夏、、茯苓、陈皮、中气虚:人参、白术、茯苓、陈皮
大便溏薄:中气下陷:白术、黄芪、桔梗、湿热下注:香薷、黄连、黄芩、白头翁、肝火偏盛:白术、白芍、防风、陈皮
大便水泻:白术、茯苓、寒症:煨姜、吴朱萸、补骨脂、热症:旱莲草、百部、湿症:白头翁、秦皮、气虚:黄芪、党参、升麻、滑脱:肉豆蔻、乌梅
大便秘结:腑实:大黄、川朴、枳实、津枯:肉苁蓉、锁阳、热秘:麻仁、郁李仁、气秘:沉香、槟榔、枳实、虚秘:柏子仁、蜂蜜、冷秘:肉苁蓉、沉香、麻仁
排气:木香、川朴、莱菔子、便血:槐花、地榆、旱莲草、
小便短黄:滑石、赤茯苓、通草、小便清长: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
小便频数:肾虚:益智仁、覆盆子、湿热:车前子、柴胡、茯苓、消渴:上消:天花粉、麦冬、五味子、中消:石斛、葛根、花粉、下消:熟地、山萸肉、五味子
小便余沥:肉桂配知母、杜仲配黄柏
小便刺痛:热淋:车前子、扁蓄、通草、栀子、血淋:大小蓟、蒲黄、生地、石淋:金钱草、海金沙、琥珀、湿热:茵陈、车前子、通草、阴虚:生地、知母、黄柏、高热:滑石、淡竹叶、通草
小便不利:肺热:黄芩、芦根、杏仁、脾虚:黄芪、茯苓、猪苓、阳虚:射香、附子、桑螵蛸、阴虚:知母、黄柏、肉桂、
小便失禁: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
夜间多溺:桑螵蛸、覆盆子、金樱子
小便带血:茅根、地榆、石苇
怀孕浮肿:白术、茯苓、泽舍、
怀孕胀闷:砂仁、陈皮、藿梗、
虚热:虚热有汗:秦艽、地骨皮、知母、虚热无汗:丹皮、青篙、地骨皮
掌心热:丹皮、栀子、掌心灼热多汗:鳖甲、地骨皮、乌梅
潮热骨蒸:银柴胡、白薇、胡黄连
【天南星性味】苦、温、有毒。
【天南星功用】祛风痰,解痉痫:用于风痰壅盛之眩晕、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惊痫,常配半夏、天麻。也可用于破伤风。中风
【天南星用法】5~10克。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七)脏腑主次药选择:五脏
补心主药:五味子。次药:枣仁、柏子仁、远志、丹参、龙眼、麦冬、当归、白芍、茯神、
1:泻心主药:石菖蒲、黄连、木通、朱砂、犀角。
泻心次药:栀子、连翘、通草、车前子、竹叶、灯心、莲子心。
2:补肝主药:枸杞子、五味子、乌梅、
补肝次药:山萸肉、菟丝子、首乌、当归、沙菀蒺黎、龟版、龙骨、牡蛎、木瓜
泻肝主药:郁金、桃仁、青皮、莪术、沉香
泻肝次药:香附、木香、元胡、柴胡、栀子、川芎、川栋子、赤芍、乙厘、佛手、钩藤
凉肝主药:龙胆草、胡黄连、次药:羚羊角、夏枯草、石决明、青篙、菊花
温肝主药:肉桂、桂枝、吴朱萸、细辛、胡椒、骨碎补
温肝次药:菟丝子、艾叶、山萸肉、茴香
3:补脾主药:白术、黄精、次药:淮山、扁豆、薏米、大枣、炙甘草
泻脾主药:枳实、莱菔子、
泻脾次药:神曲、麦芽、山楂、枳壳、厚朴、大腹皮、使君子、白芷、鸡内金、陈皮、槟榔、
凉脾主药:大黄、黄芩、瓜篓霜、次药:黄柏、栀子、知母、银花、武夷茶
温脾主药:附子、干姜、巴豆霜、肉豆蔻、草果、苍术、胡椒
温脾次药:木香、煨姜、乌药、藿香、益智仁、砂仁、白蔻仁、焦谷芽、川椒
4:补肺主药:黄芪、人参、次药:沙参、百合、阿胶、淮山、诃子、麦冬、冰糖
泻肺主药:丁力子、麻黄、白芥子、桔梗、升麻、胆星
泻肺次药:苏子、牛蒡子、杏仁、前胡、紫菀、桑白皮、僵蚕、竹茹、贝母
凉肺主药:石膏、黄芩、竹沥、马兜铃、山兹菇、
凉肺次药:西洋参、元参、栀子、花粉、天冬、地骨皮、知母、麦冬、簿荷、海石
温肺主药:麻黄、天南星、五味子、次药:苏梗、冬花、半夏、生姜
5:补肾主药:熟地、枸杞子、淫羊藿、五味子
补肾次药:生地、巴戟天、首乌、杜仲、龟版、女贞子、海参
泻肾主药:猪苓、次药:泽舍、知母、赤苓、苡仁
凉肾主药:朴硝、苦参、次药:生地、丹皮、知母、滑石
温肾主药:故纸、鹿茸、鹿角胶、次药:山萸肉、菟丝子、大茴香、艾叶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七)脏腑主次药:六腑
1:补胃主药:白术、黄芪、大枣、次药:扁豆、淮山、炙甘草、桂圆、红枣
泻胃主药:石菖蒲、枳实、白芥子、莱菔子、神曲、次药:苏梗、枳壳、蔓荆子、麦芽
凉胃主药:石膏、犀角、次药:花粉、葛根、香薷、石斛、萆亥、知母、芦根、竹叶
温胃主药:干姜、高良姜、益智仁、肉豆蔻、草果、丁香、木香、胡椒、辛夷
温胃次药:藿香、砂仁、白蔻仁、半夏、乌药、煨姜、厚朴、川椒
2:补膀胱主药即补肾药。肾气化则小便自行
泻膀胱主药:羌活、麻黄、防己、木通、丁力子、猪苓
泻膀胱次药:独活、防风、蒲黄、川栋子、前胡、固本、泽舍、葱
凉膀胱主药:甘遂、龙胆草、次药:车前子、茵陈、海金沙、川黄柏
温膀胱主药:吴朱萸、次药:乌药、茴香
3:补胆主药:乌梅、次药:枣仁
泻胆主药:桔梗、青皮、次药:柴胡、香附、秦艽、川芎
凉胆主药:龙胆草、次药:青篙、槐实
温胆主药:肉桂、细辛、次药:山萸肉
4:补大肠主药:淫羊藿、次药:诃子、百合
泻大肠主药:大黄、桃仁、麻仁、升麻、紫草
泻大肠次药:秦艽、旋覆花、郁李仁、杏仁、大腹皮、白芷、犁汁
凉大肠主药:黄芩、黄柏、次药:地榆、槐实、知母、连翘
温大肠主药:胡椒、故纸、枸杞子、次药:当归
5:补小肠主药:生地
泻小肠主药:木通、次药:瞿麦、海金沙、川栋子、苡仁、赤芍、赤茯苓、灯心
6:补三焦主药:淫羊藿、黄芪
泻三焦主药:青皮、木香、次药:柴胡、香附
凉三焦主药:栀子、麦冬、黄柏、地骨皮、青篙、连翘
温三焦主药、乌药、白豆蔻、胡桃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八)用药备旨
味为阴,味厚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厚为纯阳,气簿为阳中之阴。又曰:味厚则泄,味薄则通;气厚则发热,气簿则发泄。又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升降者:天地之气交也,茯苓淡,为天之阳,阳也,阳当上行,何渭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手太阳也。麻黄苦,为地之阴,阴也,阴当下行,何渭发汗而升上?经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也。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竹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也;茶苦,为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也。清阳发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阳实四肢,清之浊者也,浊阴归六腑,浊之浊者也。浊阴走五脏,浊之清者也。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九)药性要旨
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甘苦寒泻血热。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升降浮沉补泻法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注云: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热补,寒泻。注云:三焦命门补泻同。
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注云:温凉寒热,各从其宜,逆顺互换,入求责法。
肺大肠:味酸补,辛泻,气凉补,温泻。
肾膀胱:味苦补,咸泻,气寒补,热泻。
注云: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此之谓也。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又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乃行,常有天命。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一)脏气补泻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黄芩。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
注云:开腠理,致津液,通气血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补之,细辛。以酸泻之,白芍。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舍。以甘泻之,黄芪、甘草、人参。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以甘补之,人参。以苦泻之,黄连。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以酸补之,五味子。以辛泻之,桑白皮。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以苦补之,黄柏。以咸泻之,泽舍。
注云:此五者,有酸、辛、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软、或坚、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二)制方秘法(1)
夫药有寒、热、温、凉之性,有酸、苦、辛、咸、甘、淡之味,各有所能,不可不通也。凡同气之物,必有诸味,同味之物,必有诸气,互相气味,各有厚薄,性用不等,制方者,必须明其用也。经曰:味为阴,味厚为纯阴,味簿为阴中之阳;气为阳,气厚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然、味厚则泄,薄则通,气厚则发热,气薄则发泄。又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凡此之味,各有所能。然,辛能散结润燥,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酸能收缓,甘能缓急,淡能利窍。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以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以咸补之,以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以苦补之,以咸泻之。凡此者,是明其气味之用也。若用其味,必明其味之可否;若用其气,必明其气之所宜。识其病之标本脏腑,寒热虚实,微甚缓急,而用其药之气味,随其证而制其方也,是故方有君臣佐使,轻重缓急,大小反正逆从之制也。主病者为君,佐病者为臣,应臣者为使,此随病之所宜,而又赞成方而用之。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耦之制也。去咽喉之病,近者奇之;治肝肾之病,远者耦之。汗者不可以奇,下者不可以耦。补上治上制以缓,缓则气味簿;补下冶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薄者则少服而频服,厚者则多服而顿服。又当明五气之郁,木郁达之,谓吐令调达也;火郁发之,谓汗令其消散也;土郁夺之,渭下无壅滞也。金郁泄之,谓解表利小便也;水郁析之,谓制其冲逆也。凡此五者,乃治病之大要也。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二)制方秘法(2)
药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补泻主治之法,各各不同,应参考前制方之秘法以修合之。1: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如: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牛蒡子、桔梗、固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荞、薄荷、前胡。
2:热浮长:气之厚者,阳中之阳,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如:黑附子、干姜、干生姜、川乌头、良姜、肉桂、桂枝、草豆蔻、丁香、厚朴、益智仁、木香、白豆蔻、川椒、吴朱萸、茴香、元胡、砂仁、神曲。
3:湿化成中央:戊土,其本气平,其兼气温凉寒热,在人以胃应之;己土其本味淡,其兼味辛甘咸苦,在人以脾应之。如:黄芪、人参、甘草、当归、熟地、半夏、白术、苍术、陈皮、青皮、藿香、槟榔、三棱、阿胶、诃子、挑仁、杏仁、大麦芽、紫草、苏木、
4:燥降收: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如:茯苓、泽舍、猪苓、滑石、瞿麦、车前子、木通、灯草、五味子、白芍、桑白皮、天冬、麦冬、犀角、乌梅、丹皮、地骨皮、枳壳、琥珀、连翘、枳实。
5:寒沉藏:味之厚者,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如:大黄、黄柏、黄芩、黄连、石膏、龙胆草、生地、知母、防己、朴硝、瓜篓根、牡蛎、玄参、苦参、川栋子、豆鼓、地榆、栀子、
四象对应:
1:冬至一阳生:味之厚者,联系五藏即肾、阴中之阴,联系药物即大黄。其对应夏至一阴生:气之厚者,联系五藏即心、阳中之阳、联系药物即附子。
2:冬至一阳生:味之薄者,联系五藏即肝、阴中之阳、联系药物即麻黄。其对应夏至一阴生:气之薄者、联系五藏即肺、阳中之阴、联系药物即茯苓。
中医临床用药之基本原理(十二)制方秘法 (3)
五行制方生克法:
夫木火土金水,此制方相生相克之法也,老于医者能之。
1:风:制法:肝、木、酸、春生之道也,失常则病也。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2:暑:制法:心、火、苦、夏、长之道也,失常则病也。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3:湿:制法:脾、土、甘、中央化成之道也,失常则病也。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4:燥:制法:肺、金、辛、秋收之道也,失常则病也。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辛润之,以苦下之。
5:寒:制法:肾、水、咸、冬藏之道也,失常则病也。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散之,以苦坚之。
注云:酸苦甘辛咸即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之本也。四时之变,五行化生,各顺其道,违则病生。圣人设法以制其变,比如:风邪侵犯人体,使肝木失去疏泄条达,火随之而作乱,此时宜选用辛凉:因选其辛金克其木也,凉水制其作乱之火也。
又一比例:天麻半夏汤:
治风痰内作,胸膈不利,头眩目黑,丌丌欲吐,上热下寒,不得安卧,遂作此方云: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治,故以为君。偏头痛乃少阳也,非柴胡不能治,黄芩苦寒酒制炒,佐柴胡治上热,又为引用,故以为臣。橘皮苦辛温,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为佐。生姜、半夏辛温,以治风痰;白茯苓甘平,利小便,导湿热,引而下行,故以为使。不数服而见愈。
【中医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
介绍临床用药,这样正文以药物功效主治纵向归纳,附篇以病证用药横向综合,纵横交错,融汇贯通,以期使学生打下辨证用药的坚实药性基本功,同时为学习方剂学、临床课,搞好辨证论治和遣药组方创造条件。
1. 感冒常用药
(1)风寒表证:麻黄 桂枝 紫苏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香薷 辛夷 苍耳子 生姜 葱白 淡豆豉
(2)风热表证:薄荷 牛蒡子 蝉衣 浮萍 桑叶 菊花 金银花 连翘 蔓荆子 葛根 升麻 柴胡 淡豆豉
(3)暑湿表证:藿香 佩兰 紫苏 大腹皮 香薷 白扁豆 厚朴
(4)暑热表证:青蒿 滑石 金银花露 通草 连翘 绿豆 荷叶 白扁豆 西瓜翠衣 淡竹叶 香薷
2. 气分实热证常用药:石膏 知母 寒水石 栀子 黄芩 黄连 黄柏 竹叶 芦根 天花粉 鸭跖草
3. 营分血分实热证常用药(包括热入心包证):水牛角 生地 玄参 金银花 黄连 连翘 赤芍 丹皮 丹参 莲子心 连翘心 连心麦冬 竹叶卷心
4. 温毒发斑证常用药:水牛角 玄参 生地 赤芍 丹皮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羚羊角 升麻 紫草 番红花
5. 湿温暑温证常用药:白豆蔻 薏苡仁 杏仁 藿香 佩兰 青蒿 黄芩 滑石 通草 香薷 茵陈 厚朴 清水豆卷 黄连 金银花露 绿豆 荷叶
6. 温邪发热、骨蒸劳热证常用药:青蒿 白薇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秦艽 龟甲 鳖甲 女贞子 牡蛎 玄参 泽泻 丹皮 熟地黄 生地黄 知母 黄柏
7. 咳嗽常用药
(1)寒痰阻肺证:白芥子 苏子 莱菔子 生姜 皂角子 半夏 天南星 白果
(2)湿痰阻肺证:半夏 天南星 白前 旋复花 橘皮 枳壳 茯苓 苍术 厚朴 白术 香橼 佛手 桔梗
(3)热痰阻肺证:瓜蒌 贝母 知母 青黛 海蛤壳 胆南星 竹茹 竹沥 瓦楞子 海浮石 车前子 石韦 冬瓜子 芦根 天花粉 前胡 四季青 鸡矢藤
(4)燥痰阻肺证:知母 贝母 桑叶 沙参 杏仁 天花粉 阿胶 百合 麦门冬 天门冬 玉竹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梨皮 荸荠
8.肺痨常用药:百合 地黄 天门冬 麦门冬 阿胶 西洋参 知母 五味子 川贝 百部 沙参 紫菀 款冬花 冬虫夏草 枸杞子 黄柏 龟板 鳖甲 仙鹤草 白及 三七 丹皮 山栀 紫珠 血余炭 花蕊石 郁金
9.喘证常用药
(1)肺热壅遏证:石膏 麻黄 杏仁 黄芩 桑白皮 地骨皮 葶苈子 牛蒡子 前胡 地龙 鱼腥草 马兜铃 枇杷叶 金荞麦 瓜蒌 海蛤壳 旋复花 白前 羚羊角
(2)寒饮涉肺证:麻黄 干姜 细辛 桂枝 苏子 沉香 五味子 厚朴 肉桂 磁石
(3)痰浊阻肺证:陈皮 半夏 茯苓 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旋复花 皂荚 白前
(4)肺肾虚喘证:人参 蛤蚧 冬虫夏草 胡桃仁 五味子 补骨脂 紫河车 山萸肉 沉香 磁石 钟乳石 诃子 硫黄 黑锡
10.痞证常用药
(1)脾胃气滞证:橘皮 枳实 枳壳 木香 苏梗 乌药 砂仁 白豆蔻 厚朴 沉香 檀香 降香 柿蒂 大腹皮 槟榔 甘松 薤白
(2)湿滞伤中证:藿香 佩兰 苍术 厚朴 白豆蔻 砂仁 白扁豆 草豆蔻 香薷 陈皮 大腹皮
11.胃脘痛常用药
(1)寒邪客胃证:高良姜 干姜 吴茱萸 生姜 小茴香 胡椒 乌药 丁香 砂仁 荜拨 荜澄茄 白豆蔻
(2)脾胃虚寒证:黄芪 党参 茯苓 白术 山药 白扁豆 干姜 桂枝 蜂蜜 大枣 饴糖
(3)肝胃气滞证:香附 青木香 半夏 吴茱萸 佛手 香橼 木香 乌药
12.呕吐常用药
(1)胃寒呕吐证:半夏 生姜 吴茱萸 砂仁 木香 丁香 橘皮 柿蒂 刀豆 灶心土 旋复花 藿香 佩兰 代赭石
(2)胃热呕吐证:竹茹 黄连 芦根 枇杷叶 黄芩 生石膏 栀子
13.呃逆常用药:丁香 柿蒂 刀豆 沉香 荜拨 荜澄茄
14.腹痛常用药
(1)寒邪内阻证:高良姜 吴茱萸 荜拨 荜澄茄 乌药 丁香 小茴香 花椒 胡椒 白芷 檀香 草豆蔻
(2)脾肾虚寒证:黄芪 干姜 桂枝 芍药 益智仁 乌头 附子 肉桂 蜂蜜 饴糖
15.便秘常用药
(1)热结肠燥证: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牵牛子 枳实
(2)津枯肠燥证:火麻仁 郁李仁 蜂蜜 杏仁 桃仁 柏子仁 松子仁 瓜蒌仁 决明子 冬葵子 苏子 知母 天门冬 麦门冬 玄参
(3)血虚肠燥证:桑椹 黑芝麻 当归 生首乌 胡桃肉 锁阳 肉苁蓉
(4)气滞肠燥证:槟榔 枳实 木香 厚朴 郁李仁
(5)阳虚寒凝证:巴豆 干姜 硫黄 半夏 肉苁蓉 锁阳
16.泄泻常用药
(1)暑湿蕴结证:葛根 黄芩 黄连 茯苓 木通 车前子 藿香 香薷 白扁豆 荷叶 穿心连 地锦草 拳参 鸡矢藤
(2)食滞肠胃证:山楂 神曲 莱菔子 鸡矢藤 枳实 青皮 槟榔
(3)脾胃虚弱证:党参 茯苓 白术 白扁豆 山药 莲子 芡实 薏苡仁 砂仁 苍术 厚朴
(4)脾肾阳虚证:补骨脂 五味子 肉豆蔻 吴茱萸 干姜 白术 菟丝子 仙茅 益智仁 附子 肉桂 葫芦巴
17.痢疾常用药
(1)湿热壅滞证:黄连 黄芩 黄柏 苦参 胡黄连 马尾连 三颗针 拳参 鸡矢藤 马齿苋 椿根皮 穿心连 地锦草
(2)疫毒蕴结证:白头翁 秦皮 黄连 黄柏 地榆 马齿苋 鸦胆子 银花炭 山楂炭 鸡冠花
18.久泻久痢常用药:罂粟壳 乌梅 五倍子 诃子肉 赤石脂 禹余粮 肉豆蔻 菟丝子 金樱子 石榴皮 五味子 椿根皮 芡实 灶心土
19.蛔虫蛲虫病常用药:使君子 苦楝皮 苦楝子 鹤虱 芜荑 榧子 槟榔 雷丸 川椒 乌梅 牵牛子 扁蓄 石榴皮 百部
20.绦虫病常用药:槟榔 南瓜子 雷丸 鹤草芽 贯众 山楂 干漆 雄黄 穿山甲
21.钩虫病常用药:榧子 雷丸 槟榔 百部 鹤虱 贯仲 大蒜
22.胁痛常用药
(1)肝郁气滞证:柴胡 白芍 郁金 川芎 香附 乌药 青皮 青木香 白蒺藜 延胡索 佛手 香橼 枸橘 川楝子 荔枝核 娑罗子 八月札 玫瑰花 绿萼梅 九香虫 橘叶 橘核
(2)肝胃气滞证:佛手 枳壳 香橼 青木香 甘松 娑罗子 八月札 玫瑰花 绿萼梅
(3)瘀血阻滞证:延胡索 川芎 郁金 姜黄 五灵脂 三棱 莪术 丹参 红花 牡蛎 鳖甲
23.黄疸常用药
(1)湿热蕴蒸证(阳黄):茵陈 栀子 黄柏 黄连 大黄 虎杖 金钱草 秦艽 苦参 白鲜皮 猪胆汁 大青叶 板蓝根 垂盆草 地耳草 龙胆草 蒲公英 柴胡 黄芩 郁金 珍珠草 水飞蓟 熊胆 半边莲
(2)寒湿阻遏证(阴黄):茵陈 茯苓 苍术 泽泻 桂枝 猪苓 附子 干姜 金钱草
24.癥瘕积聚常用药:丹参 红花 桃仁 郁金 乳香 没药 三棱 莪术 鳖甲 生牡蛎 昆布 鸡内金 山楂 干漆 穿山甲 大黄 土鳖虫 水蛭 虻虫 麝香 凌霄花 山慈菇 黄药子
25.梅核气常用药:紫苏 半夏 厚朴 茯苓 柴胡 郁金 绿萼梅 旋复花 八月札 全瓜蒌 大贝母
26.眩晕常用药
(1)肝阳上亢证:羚羊角 钩藤 天麻 石决明 珍珠母 磁石 代赭石 白蒺藜 生龙骨 生牡蛎 罗布麻 紫石英 紫贝齿 菊花 桑叶 桑白皮 夏枯草 青葙子 白芍 玳瑁
(2)肝肾阴虚证:龟板 鳖甲 牛膝 杜仲 桑寄生 女贞子 枸杞子 沙苑子 菟丝子 玄参 生地黄 熟地黄 山茱萸
(3)痰浊中阻证:半夏 白术 天麻 陈皮 茯苓 生姜 枳实 竹茹
27.痉证常用药
(1)肝风实证:羚羊角 牛黄 钩藤 天麻 地龙 僵蚕 全蝎 蜈蚣 玳瑁 紫石英 菊花 青黛 蚤休 水牛角 龙胆草 熊胆
(2)虚肝风证:龟板 鳖甲 阿胶 牡蛎 白芍 生地黄 鸡子黄 麦冬 五味子 天麻
28.破伤风证常用药:白附子 天麻 天南星 防风 蝉衣 白芷 拳参 僵蚕 全蝎 蜈蚣 守宫
29.中风中经络常用药
(1)脉络空虚,风痰阻络证:羌活 秦艽 防风 川芎 当归 地龙 黄芪 全蝎 蜈蚣 白附子 半夏 天南星 皂荚 远志 菖蒲 生姜汁
(2)肝阳化风,痰瘀阻络证:龙骨 牡蛎 龟甲 代赭石 天麻 钩藤 菊花 白芍 牛膝 石决明 羚羊角 牛黄 天竺黄 竹沥 竹茹 胆南星 猴枣 礞石 沉香 大黄 菖蒲 郁金
30.中脏腑闭证常用药
(1)寒闭证:麝香 苏合香 安息香 皂荚 细辛 樟脑 菖蒲 生姜汁
(2)热闭证:麝香 冰片 牛黄 羚羊角 竹沥 礞石 大黄 郁金 白矾 猴枣
31.中脏腑脱证常用药
(1)亡阳证:附子 人参 干姜 肉桂 甘草 葱白 山茱萸 龙骨 牡蛎
(2)亡阴证:人参 麦门冬 五味子 西洋参
32.郁证常用药:
(1)肝气郁滞证:柴胡 枳壳 香附 川芎 白芍 青皮 郁金 合欢皮 合欢花 远志 菖蒲
(2)气郁化火证:丹皮 栀子 赤芍 柴胡 当归 龙胆草 川楝子 延胡索 郁金 菖蒲 远志
(3)心肝血虚证:酸枣仁 柏子仁 合欢皮 合欢花 龙眼肉 茯神 郁金 菖蒲 远志 小麦 大枣 甘草
33.痫证常用药
(1)风痰闭阻证:白附子 半夏 天南星 皂荚 远志 菖蒲 生姜汁 天麻 钩藤 全蝎 蜈蚣 僵蚕
(2)痰火阻窍证:牛黄 天竺黄 竹沥 竹茹 枳实 胆南星 大贝母 猴枣 礞石 沉香 大黄 黄芩 菖蒲 郁金 白矾 天麻 钩藤 羚羊角 僵蚕 全蝎 蜈蚣 地龙
34.癫证常用药
痰气郁结证:半夏 陈皮 天南星 白附子 白芥子 皂荚 茯苓 厚朴 远志 菖蒲 郁金 木香 香附 檀香 沉香 苏合香 麝香 安息香
35.狂证常用药
痰火上扰证:牛黄 竹沥 天竺黄 大贝母 胆南星 郁金 白矾 茯神 远志 菖蒲 竹茹 礞石 丹参 朱砂 黄芩 黄连 冰片 麝香 珍珠 生铁落
36.自汗证常用药
(1)肺气不足证:生黄芪 白术 浮小麦 糯稻根须 人参 牡蛎 麻黄根 五味子 山萸肉、五倍子 冬虫夏草
(2)营卫不和证:桂枝 白芍 生姜 大枣 龙骨 牡蛎
37.盗汗证常用药
阴虚火旺证:知母 黄柏 生地黄 熟地黄 五味子 五倍子 山萸肉 白芍 龟板 鳖甲 天门冬 酸枣仁 柏子仁 丹皮 地骨皮 牡蛎 龙骨 浮小麦 麻黄根 糯稻根须
38.鼻衄常用药
(1)邪热犯肺证:桑叶 菊花 薄荷 连翘 杏仁 白茅根 丹皮 侧柏叶 槐花 生地 大蓟 小蓟 藕节 鲜艾叶
(2)胃火炽盛证:石膏 知母 黄连 栀子 黄芩 丹皮 牛膝 白茅根 侧柏叶 槐花 羊蹄 大蓟 小蓟 藕节 茜草 大黄
(3)肝火上炎证:龙胆草 柴胡 栀子 桑白皮 黄芩 郁金 丹皮 赤芍 白茅根 侧柏叶 大蓟 小蓟 荷叶 藕节 茜草 蒲黄 槐花 旱莲草
39.齿衄常用药
(1)胃火炽盛证:黄连 大黄 黄芩 白茅根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丹皮 赤芍 槐花 地榆 羊蹄 茜草 蒲黄 紫珠 仙鹤草
(2) 阴虚火旺证:生地 麦冬 玄参 知母 黄柏 牛膝 丹皮 赤芍 水牛角屑 蓟 小蓟 侧柏叶 槐花 藕节 地榆 羊蹄 茜草 蒲黄 紫珠 仙鹤草 阿胶
40.咳血常用药
(1)燥热伤肺证:桑叶 沙参 杏仁 玉竹 麦冬 贝母 栀子 丹皮 黄芩 桑白皮 鱼腥草 白茅根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槐花 藕节 茜草 仙鹤草 生地 阿胶
(2)肝火犯肺证:青黛 海蛤壳 栀子 海浮石 桑白皮 地骨皮 黄芩 白茅根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槐花 藕节 茜草 血余炭 蒲黄 仙鹤草 生地 紫珠草 阿胶 鳖甲 白薇
41.吐血常用药
(1)胃热壅盛证:黄芩 黄连 大黄 代赭石 竹茹 白茅根 侧柏叶 大蓟 小蓟 槐花 地榆 荷叶 羊蹄 三七 茜草 蒲黄 花蕊石 降香 白及 仙鹤草 紫珠 棕榈 血余炭 藕节
(2)肝火犯胃证:龙胆草 栀子 柴胡 黄芩 郁金 川楝子 丹皮 赤芍 白茅根 侧柏叶 大蓟 小蓟 槐花 地榆 羊蹄 三七 茜草 蒲黄 花蕊石 降香 白及 仙鹤草 紫珠 棕榈 血余炭 藕节
(3)气不摄血,阳虚失血证:人参 白术 黄芪 附子 灶心土 炮姜 鹿角胶 艾叶 阿胶 仙鹤草 棕榈炭 藕节
42.便血常用药
(1)大肠湿热证:地榆 槐花 槐角 黄芩 黄连 黄柏 防风炭 枳壳 赤石脂 三七 花蕊石 茜草 降香
(2)脾胃虚寒证:灶心土 党参 白术 附子 炮姜 鹿角胶 艾叶 阿胶 白及 乌贼骨 棕榈炭 仙鹤草 三七 花蕊石
43.紫斑常用药
(1)血热妄行证:生地 水牛角 赤芍 丹皮 紫草 白茅根 侧柏叶 大蓟 小蓟 槐花 地榆 羊蹄 大黄 茜草
(2) 阴虚火旺证:生地 玄参 女贞子 旱莲草 棕榈炭 藕节 蒲黄 茜草 紫珠
(3)气不摄血证:人参 白术 黄芪 仙鹤草 棕榈炭 藕节 茜草 紫珠
44.胸痹常用药
(1)瘀血痹阻证:丹参 川芎 桃仁 红花 苏木 降香 蒲黄 五灵脂 山楂 益母草三七 郁金 羊红膻
(2)气滞血瘀证:川芎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降香 檀香 丹参 红花 橘皮 青木香 莪术 三棱
(3)痰浊痹阻证:瓜蒌 薤白 半夏 枳实 桂枝 橘皮 生姜
(4) 阴寒凝滞证:附子 乌头 干姜 桂枝 高良姜 荜拨 檀香 延胡索 苏合香 麝香 冰片
(5)气阴两虚证: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甘草 麦冬 五味子 地黄 当归 丹参 山楂 红花 降香 延胡索
45.心悸常用药
(1)心胆气虚证:人参 茯苓 白术 远志 菖蒲 五灵脂 磁石 朱砂 珍珠 珍珠母 龙齿 龙骨 牡蛎 紫贝齿
(2) 心脾两虚证: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当归 龙眼肉 酸枣仁 柏子仁 灵芝 景天三七 五味子
(3)阴虚火旺证:生地 玄参 麦冬 天冬 五味子 知母 黄柏 当归 酸枣仁 柏子仁 丹参 远志 朱砂 龙骨 牡蛎 珍珠母
(4)心阳不振证:桂枝 甘草 人参 附子 龙骨 牡蛎 珍珠母 紫贝齿 琥珀
(5)水气凌心证:茯苓 桂枝 白术 泽泻 甘草 附子 干姜 白芍 生姜 葶苈子 龙骨 牡蛎
(6)心血瘀阻证:桃仁 红花 赤芍 川芎 延胡索 郁金 当归 桂枝 龙骨 牡蛎
46.不寐常用药
(1)肝郁化火证:龙胆草 柴胡 黄芩 栀子 郁金 赤芍 泽泻 车前子 朱砂 磁石 龙骨 牡蛎 珍珠母 合欢皮 合欢花 夜交藤
(2)痰热内扰证:黄芩 黄连 栀子 郁金 胆南星 大贝母 茯苓 橘皮 竹茹 半夏 莪术 珍珠母 龙骨 牡蛎 朱砂 磁石
(3)阴虚火旺证:生地 玄参 麦冬 五味子 阿胶 鸡子黄 当归 郁金 黄连 丹参 朱砂 牡蛎 龟板 磁石 柏子仁 酸枣仁 合欢花 夜交藤
(4)心脾两虚证:人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当归 熟地 白芍 阿胶 五味子 柏子仁 酸枣仁 龙眼肉 合欢花 夜交藤 龙骨 牡蛎
(5)心胆气虚证:人参 茯苓 茯神 菖蒲 远志 酸枣仁 龙骨 牡蛎
47.健忘常用药
(1)心脾两虚证:人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甘草 当归 龙眼肉 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 菖蒲 龟板
(2)肾精亏耗证:熟地 山芋肉 山药 枸杞子 黄精 补骨脂 阿胶 菟丝子 紫河车 鹿角胶 酸枣仁 五味子 远志 菖蒲 龟板
48.水肿常用药
(1)肺失宣降证:麻黄 杏仁 浮萍 桑白皮 葶苈子 槟榔 生姜皮 桂枝 防己
(2)脾虚湿盛证:茯苓 黄芪 党参 白术 薏苡仁 赤小豆 猪苓 泽泻 大腹皮 苍术 厚朴 葫芦 玉米须 泽漆 荠菜
(3)脾肾阳虚证:附子 肉桂 干姜 桂枝 茯苓 黄芪 白术 泽泻 车前子
(4)湿热壅遏证:车前子 滑石 泽泻 猪苓 木通 通草 防己 萆解 冬瓜皮 葶苈子 桑白皮 椒目 大黄 灯心草 白茅根 半边莲 栀子 淡竹叶 益母草 泽漆 赤小豆 冬葵子
(5)阳实水肿证:甘遂 大戟 芫花 葶苈子 番泻叶 商陆 乌桕根皮 牵牛子 千金子 巴豆
49.脚气常用药
(1)湿热下注证:黄柏 苍术 牛膝 防己 萆薢 滑石 薏苡仁 木瓜 槟榔 木通
(2)寒湿下注证:薏苡仁 木瓜 赤小豆 蚕砂 吴茱萸 生姜 紫苏 胡芦巴 槟榔
50.淋证常用药
(1)热淋证:车前子 木通 萹蓄 萆薢 连翘 淡竹叶 灯心草 黄柏 栀子 土茯苓 地肤子 龙胆草 苦参 鸭跖草 瞿麦 石韦 大蓟 小蓟 四季青 旱莲草 白薇 琥珀 白茅根 蒲公英 滑石 海金沙 冬葵子 鸡内金 金钱草 苎麻根 穿心连 白花蛇舌草 蝼蛄
(2)血淋证:小蓟 藕节 蒲黄 石韦 瞿麦 木通 琥珀 旱莲草 白茅根 生地 牛膝 阿胶 侧柏叶 血余炭 茜草 白薇 地锦草
(3)石淋证:滑石 海金沙 冬葵子 金钱草 鱼首石 鸡内金
51.尿浊证常用药:萆薢 芡实 莲子 白果 菖蒲 益智仁 桑螵蛸 菟丝子 土茯苓
52.遗精证常用药:鹿茸 巴戟天 淫羊藿 锁阳 肉苁蓉 韭菜子 金樱子 菟丝子 山萸肉 沙苑子 五味子 龙骨 牡蛎 芡实 莲子肉 莲须 桑螵蛸 覆盆子 刺猬皮 山药 补骨脂
53.遗尿证常用药:益智仁 补骨脂 菟丝子 鹿茸 巴戟天 淫羊藿 仙茅 山药 乌药 桑螵蛸 金樱子 覆盆子 山萸肉 龙骨 牡蛎 刺猬皮 鸡内金 白果
54.阳痿常用药:鹿茸 海狗肾 黄狗肾 紫河车 淫羊藿 仙茅 巴戟天 肉苁蓉 锁阳 枸杞子 菟丝子 冬虫夏草 蛇床子 阳起石 九香虫 附子 肉桂 人参 丁香
55.痹证常用药
(1)风湿寒痹证:羌活 独活 防风 桂枝 麻黄 桑枝 细辛 藁本 海风藤 松节 川芎 当归 乳香 没药 姜黄 川乌 草乌 附子 肉桂 秦艽 木瓜 蚕砂 苍术 老鹳草 臭梧桐 钻地风 徐长卿 威灵仙 寻骨风 伸筋草 路路通 枫香脂 雪莲 雪上一枝蒿 丁公藤 雷公藤 蕲蛇 金钱白花蛇 乌梢蛇
(2)风湿热痹证:忍冬藤 络石藤 穿山龙 苍术 黄柏 牛膝 秦艽 防己 白鲜皮 桑枝 地龙 木瓜 薏苡仁 萆薢 赤小豆 赤芍 丹皮 熟大黄 木通
(3)风湿顽痹证:白花蛇 乌梢蛇 全蝎 蜈蚣 地龙 穿山甲 川乌 草乌 威灵仙 乳香 没药 马钱子 丁公藤 雷公藤 昆明山海棠
(4)肝肾不足证:桑寄生 五加皮 千年健 鹿衔草 石楠叶 牛膝 杜仲 续断 狗脊 淫羊藿 仙茅 巴戟天 鹿茸 锁阳 肉苁蓉 附子 肉桂
56.痿证常用药
(1)湿热侵淫证:黄柏 苍术 萆解 防己 木通 薏苡仁 蚕砂 木瓜 北五加 知母 穿山龙 牛膝 白鲜皮
(2)肝肾亏损证:虎骨 牛膝 锁阳 当归 白芍 熟地 龟板 枸杞子 鹿角胶 补骨脂 鸡血藤 巴戟天 淫羊藿 骨碎补
57.腰痛常用药
(1)肾虚腰痛证: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杜仲 续断 怀牛膝 菟丝子 锁阳 肉苁蓉 淫羊藿 补骨脂 鹿茸 巴戟天 仙茅 海狗肾 海马 沙苑子 韭子 阳起石 核桃仁 冬虫夏草 紫河车 黄精 枸杞子 墨旱莲 女贞子
(2)瘀血腰痛证:川牛膝 桃仁 红花 川芎 当归 延胡索 姜黄 乳香 没药 五灵脂 鸡血藤 蔗虫 自然铜 莪术 骨碎补 血竭 刘寄奴
(3)寒湿腰痛证:麻黄 桂枝 独活 羌活 白术 苍术 干姜 细辛 川乌 附子 肉桂 川芎 威灵仙
(4)湿热腰痛证:黄柏 苍术 怀牛膝 川牛膝 薏苡仁 蚕砂 木瓜 秦艽 川木通 防己 白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