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表哥齐套现!6000亿比亚迪麻烦大了
“6000亿比亚迪危机重重。”来源 | 投资家(ID:touzijias)作者 | 刘晓月
1月26日晚,比亚迪(002594.SZ)发布一份高管减持预披露公告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李柯女士因个人资金需求原因拟减持不超过100万股A股,占其所持本公司A股总股数的比例不超过8.39%,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04%。李柯女士持有公司股份已有十几年,李柯女士声明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信心,仍将长期坚定地持有公司股份。
比亚迪公司高管资料显示,比亚迪副总裁李柯与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是夫妻关系。截止1月28日,比亚迪收盘价为244.36元/股,市值达6666.49亿元。若按照这一股价计算,李柯所减持的100万股股份价值接近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李珂之外,比亚迪持股5%以上的股东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融捷投资)也在减持过程中。
2020年8月8日,比亚迪曾公告称,融捷投资拟在六个月内减持比亚迪不超过88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33%。2020年1月16日,比亚迪披露,融捷投资已减持公司股份457万股,占总股本的0.25%,减持价格区间为93元/股至241元/股。按照减持区间成交均价粗略计算,融捷投资已套现约7.6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融捷投资由吕向阳及其配偶张长虹持股控制,二者分别持有融捷投资89.5%和10.5%的股权。吕向阳是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表哥,也是比亚迪的创始人之一。
老婆、表格齐齐减持套现,尽管嘴上说“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仍然充满信心,仍将长期坚定地持有公司股份。”但这仍却仍然掩盖不了比亚迪业务乏力的事实。
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销售汽车约42.70万辆,同比下降7.46%,其中销售新能源汽车18.97万辆,同比下降17.35%。虽然比亚迪仍是国内电动车销量第一,但销量已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滑。
事实上,比亚迪的失落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其创始人王传福备受“股神”巴菲特青睐,还被老爷子的幕后军师查理·芒格称赞为“爱迪生和韦尔奇的合体”,但这个品牌却一直不温不火,大而不强。曾放言“2015成为中国第一,2025成为世界第一”的它,正被后来者争相赶超。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先驱是如何变成先烈的?巴菲特老爷子重仓12年,咋都带不动比亚迪?
一
史上“最惨”创业者
若用一个字来概括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年少经历,那就是——“惨!”即使在那个普遍艰苦的年代,王传福的经历也堪称是“惨绝人寰”。
王传福出生于1966年,10口之家本已是贫困非常,更正他13岁时,其父罹患肝癌,不幸过世,姐姐们不得不相继出嫁,18岁的哥哥辍学做小买卖,最小的妹妹因无力养活而送人……
但这仅仅是刚刚开始,当王传福初中毕业考试考到一半之时,突闻母亲积劳成疾、撒手人寰的惊天变故,横遭此变的他急奔回家,缺考了最后两门,错过了中专的录取,不仅父母双亡,前途也一片黯淡。年幼的王传福只能靠哥嫂养活,甚至不得不靠借钱度日。
不过好在王传福争气,“读书改变命运”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于是他拼了命地努力读书。17岁的他考上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为中南大学),就读冶金物理化学专业,成为当年本班唯一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也成为了村里人的骄傲。后来又被保送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三年之后留院任职。
由于研究成果突出,26岁的王传福被破格提拔为有研院301所副主任,主持全所工作,成为了全院最年轻的处级干部。除了行政工作以外,王传福还作为副教授带博士、硕士,看似是前程似锦。
二
电池:机器不够,人力来凑
表面看来,王传福拥有了人人艳羡的“金饭碗”,但他却并不甘心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神州大地,他毅然辞职下海创业,于1995年创立了比亚迪。
由于王传福“科班出身”学的就是电池专业,所以比亚迪起家是靠做电池。创业初期的条件无比艰苦,从深圳一个小作坊起步,十几个人以厂为家,吃、住、研发都挤在一间七层楼的顶层上,晚上一字排开地睡大通铺。
All in创业的王传福没日没夜的工作,据说当女儿出生时,王传福都没去医院陪伴妻子,直到好几天之后,才得以回家看一眼。
但艰苦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再艰苦、再努力,企业也未必获得下去。当时比亚迪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缺乏资金的尴尬。
尤其是对于重资产的电池行业而言,更是需要重金投入。找银行、找风投数次碰壁之后,王传福找到了自己的表哥,后者慷慨地借给表弟250万,作为公司启动费用。虽然这个数字当时看来是一笔巨款,但对于电池行业仍然是杯水车薪。毕竟镍镉电池的一条生产线,就价值几千万元。
买不起自动化生产线怎么办?
设备不够,人力来凑!“一个设备20万美元,按照5年折旧,等于一个月2万人民币,用这些钱,我能请多少工人?(当时工人的月工资才几百元)”王传福把生产拆分为几十个不同环节,别人用机械手的地方,他用“夹具+人工”的方法来代替。除非是完全没办法替代的,才用机器。硬生生地把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变成了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王传福只花了100多万元人民币,就建成了一条日产4000个镍镉电池的生产线,这让比亚迪拥有了极强的成本优势,让其在日企重围的电池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摩托罗拉、爱立信、飞利浦、波导等等国内外手机厂商等开始用比亚迪的电池,比亚迪逐渐成为了中国排名第一的“二次充电电池”制造商。
两年后的经济危机时期,电池产品价格暴跌,日企大多亏损,比亚迪却还有的赚,王传福“电池大王”的名号在全球范围内都越来越响亮。
2001 年,比亚迪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的生产量分别名列全球第二、第三、第四名,不久之后镍镉电池就做到了行业第一,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
三
造车:皮尺造车、逆向研发
2003年,比亚迪超越日本三洋,成为世界电池之王。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年,王传福却开始忧心忡忡。
王传福觉得,就算比亚迪把全世界的手机电池都包了,一年也不过几百亿的产值。是的,几百亿对于王传福来说,只能用“也不过”三个字来形容。
几经思索,王传福决定入局汽车行业。他的决定当时遭遇了众人的强烈反对,香港的投资者给他打电话,“我们要抛你的股票。抛死为止!”
一向说一不二的王传福,这次也是一意孤行到底。尽管遭遇了股价暴跌、两天内蒸发27亿港元的惨剧,但他仍然充满热情、大干快上。
不过,当王传福好不容易造出了第一款车,满地欢喜地推荐给全国各地的经营商时,但用当时销售副总夏治冰的话说,“到场看车的经销商都被‘吓哭’了。”
自主研发不行,那就山寨!王传福当机立断,把既有项目全部砍掉,从头做起,采用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市场上啥好卖,我们就生产啥。
而且比亚迪还沿用了电池的那一套打法,自己开发生产线,大量利用人工来替代机械手,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这样一来,比亚迪不仅拥有热销车型的外形,还拥有了极具优势的价格。就拿首款车型F3来说,这辆车与丰田的花冠(即卡罗拉)惊人类似,但售价只有花冠的一半。
产品一经推出即引爆市场,消费者蜂拥而至,不到一年,F3销量就超过10万台,成为历史上销量最快超10万的自主品牌。当然回去之后,相当多消费者就立马把F3的标志去掉,换上丰田的LOGO。
掌握这门大法之后,比亚迪打造了F3、F6等几种爆款。尝到甜头后,比亚迪自认为没有什么是逆不了的,“只要愿意,甚至V6、V8、W12发动机也能立刻上马。”奔驰、宝马、特斯拉分分钟可以“逆”出来。
2007年,比亚迪坪山基地落成,王传福放出豪言“比亚迪的目标是:2015成为中国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2025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生产企业。”
一家做电池出身的工厂,只是有一款售价6万块钱的仿造车卖火了,就敢宣称要成为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简直就和我们看罗永浩说锤子手机要超越苹果没两样。
四
新能源: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但野心勃勃的王传福,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弯道超车”大法:把此前的两段经历(电池+汽车)完美结合起来——新能源汽车。
王传福说:比亚迪做电动汽车,就是要让中国三峡的水都变成油;让中国所有城市的天空,都像西藏一样蓝。
他通过一系列炫酷的说辞让资本市场相信,未来几十年里行驶在世界最前端的,是比亚迪这家科技公司,驾驶员是王传福这个“世界为其改变”的人。
就连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这样的投资圣手都被打动。芒格说,“王传福是个天才……他能掌握最尖端的技术,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甚至还向老搭档巴菲特说,“我发现了一个爱迪生和韦尔奇的合体,建议赶紧投资他的公司。”
见到王传福后,巴菲特也被折服了,老爷子曾几十年不碰科技,2008年却斥资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股份。直到今天,巴菲特唯一持有并重仓的中国公司还是比亚迪。
在巴菲特的影响之下,比亚迪成为世界瞩目的商业新星,股价一飞冲天,2009年他以58亿美元身家成为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一年增长了近50亿美元。
然而,比亚迪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2007年王传福放出了“2015年产销量中国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豪言,然而彼时真正实现了“产销量中国第一”的是上汽,销量达558.4万辆;而比亚迪汽车销量为43.5万辆,连前十的排名都没进。现在时间到了2020年,以比亚迪当前表现来看,2025年“全球第一”的目标恐怕是痴人说梦。
在蔚来、小鹏等后来者高歌猛进的同时,比亚迪这个先发者,却渐渐落后。1月5日,比亚迪对外发布2020年销量快报显示,2020年度实现汽车销量426,972辆,同比下滑7.4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为18.9689万辆,同比下降17.3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累计为13.097万辆,同比下降11.02%。
很明显,比亚迪新能源已经跟不上市场的步伐了。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0万辆,同比增长104.9%;2020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04.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9%。
比亚迪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1-6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26571台。而在2019年1-6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则达到了60677台。这意味着,2020年1-6月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了58.34%。
五
先驱变先烈?
先发者,为何没能抢占先机?曾经的领跑者,为何逐渐掉队,甚至是归于平庸?
超前一步是先驱,超前三步是先烈。比亚迪入局新能源之时,技术水平尚未跟上、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也没打开,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押了太多的重注,为此不惜减少了彼时正如日中天的燃油车投入。
战略上的重大误判导致了比亚迪销售体系失控,大量经销商退网。2010年二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环比下滑8%,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58%;第三季度,出现了严重的现金流紧缺;2011年情况继续恶化,上半年利润甚至骤降了88.6%。
不过幸好,比亚迪还有巨额补贴来续命。公开资料显示,过去十年,比亚迪累计获得政府新能源补贴超过100亿元,为乘用车领域最高。2019年,政府补贴已经占到比亚迪净利润的91%以上。
要是没有巨额的政府补贴,很难想象比亚迪究竟能撑过几个冬天。
但补贴帮助比亚迪实现了生存,但却没教会他怎么成长。补贴退坡之后,比亚迪的销量应声下跌,去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08万,全年仅为22.95万辆,同比下降7.39%。
更致命的是,长期以来处在补贴的“温室”之中,被“皮尺造车”、逆向研发的辉煌冲昏了头的比亚迪,早已忘记了“研发”的重要性,或者已经不懂得什么叫做真正的研发。
据说,在比亚迪跟研发有关系的员工超过1.7万人。但其中相当一部分真的可能连研发是什么都不知道。在一则名为《比亚迪电动车大败局》的报道则指出,就生产而言,比亚迪汽车管理依然是原始的“人海战术”。比亚迪缺乏精密的自动化设备,以汽车线束模块为例,比亚迪无论是发动机线还是仪表线前仓线等均为手工打造,其质量一致性可想而知。
也许研发部门不怎么给力,但是比亚迪的“知识产权团队”却非常强悍。比亚迪首席设计师廉玉波毫不避讳:我们每年要拆很多车,有专利就规避掉,没有就拿来用,并做好了打官司的准备,而且100%不会让对手赢。
王传福本人也是深谙游戏规则,常做一些小改动把专利规避掉。他认为专利是死的,“一种新产品的开发,实际上60%来自文献,30%来自样品,另外5%来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实际上也就占5%左右。”
当然,抄得了面子,却抄不到里子。这些年来,比亚迪的产品质量问题频频爆出,以比亚迪宋为例,在车质网上的投诉高达3400多件,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了,问题涉及到发动机、变速箱、离合器、车身附件及电器........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了。
当然,总体来说比亚迪还是可以的。但问题一个不少,优点一个不多,但这绝不是行业领导者该有的样子,比亚迪正走向平庸。
六
结语
尽管比亚迪已经抢占了“天时”,早早地就进行商业布局;还掌握着“地利”,拥有很多核心技术;更兼具“人和”,招揽着全球诸多一流人才,因此能够在一个领域很快做大,但却一直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尴尬,始终没有在产品方面缔造属于自己的坚实护城河。
如今的比亚迪,正在面临着各个领域竞争对手的包抄重围。新能源车领域,2020年四季度,特斯拉在全球交付了18.05万辆车,这相当于比亚迪2020年新能源车全年销量。蔚来、小鹏、理想等品牌的交付量也在今年创下新高。在动力电池领域,除了遥遥领先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在2020年也被LG化学赶超,屈居行业第三。
其实,比亚迪的经历,恰恰是中国传统汽车行业的真实写照,早年是条件艰苦,不得已才走上“皮尺造车”的山寨之路发家,但这绝非长久之路,汽车行业必须沉下心来,走上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完成“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蜕变升级。
正如齐白石所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对于包括车企等在内的传统产业而言,在日益严峻复杂的大环境下,除了自主创新,已经无路可走!
参考文献:
《王传福:一个不会做口罩的电池厂商,不是好的汽车大王》
《比亚迪-王传福|一品唐宋》
《比亚迪没有奇迹:一个奶不大的孩子,一个走向平凡的车企》
《比亚迪:被造车耽误的代工大佬》
《比亚迪大败局》
《比亚迪市值攀升近7000亿 王传福之妻将减持10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