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三十八) 亘古未有的围城,郭子仪的看家本领

乾元元年,即公元758年十一月十七日,距离安禄山十万步骑起兵南下,已经过去了三年,距离史思明上次在嘉山与郭子仪对垒,已经过去了两年半,距离上次史思明对战唐帝国,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两年。

此时,唐军已先后在卫州和愁思冈大胜燕军安庆绪部,进而重重围困了邺城(相州)。如果说,上节介绍的卫州城只是郭子仪的一次牛刀小试,那么这一次在邺城(相州),郭子仪是铁了心要痛痛快快大干一场,把朔方军长于工事的特点来一个淋漓尽致的展现:

《资治通鉴》: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围邺城,筑垒再重,穿堑三重,壅漳水灌之。城中井泉皆溢,构栈而居,自冬涉春,安庆绪坚守以待史思明,食尽,一鼠直钱四千,淘墙及马矢以食马。人皆以为克在朝夕,而诸军既无统帅,进退无所禀;城中人欲降者,碍水深,不得出。城久不下,上下解体。

《旧唐书》:子仪之围已固,筑城穿壕各三重,楼橹之盛,古所未有。又引水以灌城下,城中水泉大上,井皆满溢。

唐军穿过相州邺城南北的洪河与洹水(今天的安阳河),建立了完整的工事,接连建了三座城外城,每座外城还挖了壕沟,相当于每座外城都配了护城河,这是标准的新建了三座城!除此之外,还通过决堤、挖渠等方式,把城外大河的水引到城内,直接淹没了整座邺城,城里的士兵和民众,大约都在齐腰深的水中生存,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甚至想出城投降都被大水给阻拦了。

郭子仪之所以采用如此极端的战术,源于其战略构想,显然,郭子仪想在邺城复制卫州的成功经验,继续执行工事围城,围点打援,分而击之的战略。为此,郭子仪把朔方军擅长工事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前无古人的围城工事,把城内外彻底隔绝开,硬是要把一场攻城战,打成守城战,确实当得起“亘古未有”的评价。

在上一节我们介绍过,此次河北作战有其特殊性,唐军类似于要打一场车轮战,先过安庆绪,再打史思明。所以,郭子仪在卫州和邺城(相州)采用的应对战略,目的都是为了克服车轮战的弊端,最大限度的通过工事的协助,从容的同时与两个敌人作战。

从军事上来说,郭子仪的战术不可谓不高明,然而,高明的战术背后,也包含着数不尽的辛酸与血泪。

唐帝国时期的邺城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城市规模相当大,城墙周长大约有三四十里,筑城穿壕各三重,相当于在短短二三个月的时间,包着邺城接连建了三座功能齐全的简易城墙。我们举个例子来打比方的话,北京的二环大体就是古代的北京城外城墙,现在郭子仪相当于两个月的时间,在三环、四环和五环各建起一座简易的城墙,还要挖出护城河,我们可以想像其工作量有多大。

这样庞大的工作量,绝不可能是参战的十来万官兵可以完成的,何况将士们接下来要面临高强度的作战,郭子仪也绝不会让他们去筑城消耗体力。所以,这数以百里计的巨大土石工程的建设主力,大都是被强行征召过来的民夫。

所以我们就很好理解,史书记载在邺城之战中的兵力描述自相矛盾的那么厉害。各层史料都记载的很明确,九大节度兵力加起来也就十来万,再把各色没进九大节度的杂牌军算进去,撑死了也不会超过十五万,但另一方面,记载邺城会战唐军总兵力时,往往都说有五六十万。实际上,唐军动员的总兵力,战斗部队确实就十来万的级别,但是背后却有四五十万的民夫,用来筑城,挖沟,决堤、挖渠,当然还要包括为这些工程人员运送粮食物资。

在随时面临敌人袭击的战场上,征调几十万甚至都没有标准军事装备的民夫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其危险性不言而喻,人员的大量死亡也是完全可以预计的。对于一个习惯了大兵团作战的优秀指挥官,他的视角注定只会放在战役的胜负上,对于人员的大量死亡,已经司空见惯到可以无视了。

可是对于战场背后的一个个血肉之躯呢?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 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 安辞且穷栖。

……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 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这些不朽诗篇描述的是在邺城决战半年后,东都洛阳附近进行紧急动员时的民间百态。从杜甫的悲壮诗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东都洛阳附近的动员之惨烈,而邺城的自古未有的围城战打法,其动员的程度,只怕犹有过之,河内一带的民夫的生存情况,我们可以想像。

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如此!

是不是扯得有点远了?我们回到正题,十一月中旬唐军兵围邺城,一直稳坐河北的史思明没有别的选择,终于决定不再蛰伏,接受了安庆绪反复的求援,引军南下。

会史思明分军为三,一出邢、洛,一出冀、贝,一自洹水趣魏州。

燕军史思明部分为三部分,以李归仁为西路军,沿当年安禄山进军的太行山东麓邢台、邯郸一线,南下到达滏阳,这是相州邺城北边最近的一个城,大约在今天的磁县,距离相州只有八十里。以儿子史朝义率领中路军约五千快速部队,直接从衡水一线走陆路直扑相州东边的魏州,自己率主力大约四五万人,走卫河水系溯河南下到洹水(安阳河),再溯水西进抵达魏州。史思明主力部队走相对绕道的水路,应该是从后勤考虑,水路虽然远、慢,但是运输能力和运输成本要低很多,几千的轻装部队可以走陆路,几万的重装部队走水路更划算。

大约在十二月,双方的主力部队都聚集在了邺城(相州)附近,决战已不可避免,那么接下来最核心的关键问题,到底在哪里,以什么样的方式决战?

对于主战场的选择,唐军内部就出现了争议:

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进,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锐掩吾不备也。请与朔方军同逼魏城,求与之战。彼惩嘉山之败,必不敢轻出。得旷日引久,则鄴城必拔矣。庆绪已死,彼则无辞以用其众也。”鱼朝恩以为不可,乃止。

资质通鉴说是李光弼的绝妙计策被死太监鱼朝恩阻止了,安禄山事迹就说得客观点:

汾阳(郭子仪)以诸将欲袭思明谋议不同……汾阳(郭子仪)与光弼所谋不协

很显然,能够否决李光弼的意见的,必然只有郭子仪,最多是郭子仪见李光弼脾气倔强,坚决不服郭子仪的看法,只好借大政委鱼朝恩的头衔,堵住李光弼的嘴。李光弼和郭子仪的主要分歧在哪呢?

当时唐军指挥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战略思路,一种是以李光弼为代表的出击派,要求以主力部队东下,到魏州附近与燕军作战,盯住燕军,把防线大幅提前并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把史思明部燕军逼得缩进城里,从而让主力可以从容的围困邺城。

另一种思路以郭子仪为代表,坚持所有部队围困相州,不分兵作战,并通过引下游安阳河水灌城的方式,加快对城中的压力,我都快破城了,你史思明自然就会进到我预设的战场来作战。

郭子仪和李光弼所争执的,就是一个主战场的选择问题。

以李光弼的看法,唐军坐在邺城等史思明的进攻,那样太被动了,等得让人心慌。所以唐军应该主动出击,以邺城现在的惨状,再加上坚固的攻势,只要少量部队就足以看死邺城。唐军有优势兵力为什么不用呢?长期围困邺城,被动的面对燕军外线的骚扰袭击,部队士气就会低落,就会陷入师老兵疲的不利局面。

而郭子仪认为,你李光弼自己一万打人家安庆绪一千,还被人家打得抱头鼠窜,就你这点本事见识,还来这里夸夸其谈?你李光弼的战略,什么要积极防御,要用进攻有效压制敌人,减轻侧后的巨大压力,说的倒是好听,可是实际上呢,这不就是典型的分散力量,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吗?

郭子仪已经身经百战,尤其是收复两京的苦战,对于燕军的优劣势都了如指掌。燕军长于野战、运动战,如果执行李光弼的主动出击,机动作战的战略,那就是在以已之短,攻敌之长。最关键的是,燕军五万大军,史思明部基本可以一竿子吼到底,如臂使指,而唐军呢?则是互不统属的九大节度率领的杂牌部队大集合,真要打起运动战来,唐军很可能一下就散架了。

魏州城的丢失,就是一个很鲜明的例子。

在愁思冈之战燕军大败后,魏州很快就投向了唐军,魏州土地肥沃,农业极度发达,是燕帝国首都邺城的主要粮食基地,也是河北燕军南下难得的根据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唐军指挥部立即派元帅级别的崔光远率部守卫魏州城。

第三十六节介绍过,崔光远部主要是贺兰进明在山东一带的部队,大约有几千人,战斗力算不上强,但是魏州城很坚固,其面对的燕军先锋史朝义部,也只有五千部队,而且燕军先锋向来以骑兵部队为主,缺乏攻城器具,按理来说,唐军崔光远部守上一段时间,等待大军救援完全来得及。

然而,实际是,唐军几天时间就把魏州给丢了,怎么回事呢?

唐军当时的主要前敌指挥官是李处崟,燕军来袭,李处崟连续与史朝义作战均失利,被迫撤回城中,崔光远对此非常愤怒,一怒之下斩杀了李处崟。

崔光远虽然是河南节度使,但是属于刚刚从京官入地方的空降兵,接管部队时间才不到半年,大约现在还是光杆司令,根基有限。对于为什么作战失利,他和一线的部队显然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之所以打不过敌人,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兵油子太鸡贼了,根本就没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勇气,所以我必须要给你们上上课,让你们知道军纪如山是什么意思,让你们知道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而对于一线部队来说,他们显然认为,作战失利都是由于敌人太强,领导瞎指挥导致的,现在作战失利你就斩杀了我们的敬爱的领导,头号大将李处崟,你这不是把我们当炮灰,当“代价”吗,我日你崔光远祖宗!

大敌当前,唐军却忙着上演空降兵大战地头蛇的好戏,结果是,地头蛇被斩首了,军心也彻底丢了。于是唐军崔光远部人心涣散,很快就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以坚固著称的魏州城,也就被史朝义部几千前锋部队轻易攻克。

你说,就凭唐军各路大佬这番表现,拿什么去和燕军野战,运动战?所以当魏州城向尽在咫尺的唐军总指挥部求援的时候,郭子仪态度坚决——不救,我按兵不动。因为郭子仪深信,一盘散沙般的各路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不过是去给史思明送菜罢了,唐军如果主力离开了邺城的工事,那就必将是灵宝之战重演。

其实也并不是郭子仪过于保守,不愿意主动出击,面对西路的燕军李归仁部,郭子仪就执行了一次突然袭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邺城(相州)是现在的河南安阳市,位于太行山东麓,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走80里,就是李归仁1万步兵加三千骑兵镇守的滏阳,沿着安阳河东下,大约160多里就到了魏州,这里有燕军主力大约五万人。比较之下,滏阳离相州最近,威胁也最大,因此,唐军和燕军的主力部队的战斗首先从北线战场打响。

燕军之所以分兵攻占滏阳,是因为从山西泽潞方向要出来到河北,沿滏水河南下通过滏口到滏阳,是唯一的可行道路。所以李归仁部到滏阳来,就是为了堵住唐军山西方向的人力和物资的增援的。

史思明给了李归仁部有一万三千部队,而且这些部队大体都是铁血两京兵团的余部,因为两京兵团的几个主要指挥官,安守忠和阿史那承庆,不是被杀就是被囚,这支部队不太可能交给其他人指挥,李归仁是塞北大贵族,其在塞北的出身和地位,燕军将领中无人出其右,所以他几乎是这支部队指挥官的唯一人选。

一万三千的精锐部队,坚守滏阳城,史思明肯定觉得已经万无一失了,然而没想到的是,这支部队很快就被唐军郭子仪部朔方军的突袭,遭遇灭顶之灾。

通过第二十五节的三原会战,我们已经大体见识过李归仁的风采,这是一个想战斗想疯了的战斗疯子,用来作为先锋,作为将领很不错,用来作为独当一面的主帅,他大约是从来也没有战略和战场任务的概念的。

李归仁一到滏阳,就把自己的任务抛之脑后了,率领部队西进到太行山东边边缘,想在太行山的掩护下沿山南下,寻机骚扰进攻南边的唐军,唐军郭子仪部仆固怀恩侦得这一情报后,立即率领精锐朔方军北上。

这两支在关中铁血苦战一年多的老冤家,在太行山东部边缘一带再次打响大战,打了一整天,经历了三个回合的正面交锋,最终李归仁部大败,多名高级将领被擒,被迫退回滏阳。此后,李光弼辛云京部也北上袭击滏阳,李归仁部不得不暂时退出滏阳。

使李归仁以精兵一万寻山向北。汾阳以敕赐刀授怀军。平明,引军蹑贼,贼亦驻军,相持至暮,三合,归仁大败,擒伪洛州节度使张令晖、兵马使范秀严,流血积尸,填溪溢谷,归仁乃归滏阳,招取败卒,思明闻之大惧。

面对李归仁部精锐部队的时候,为什么郭子仪敢于主动出击呢?因为郭子仪对于李归仁很了解,知道他的弱点,也因为李归仁部只有一万多人,以朔方军的兵力,足以主动出击吞掉他。

而北线滏阳方向李归仁部的失利,不但让史思明部精锐的有生力量遭到重大打击,也让燕军无法扼守住山西方向的东出的口子,在战略上给史思明部带来了很大的被动。

郭子仪如同缩头乌龟般,坚守邺城外围不出,让史思明很难办。邺城已经被郭子仪围了三重,新建了坚固的城墙,史思明是绝对不愿意到邺城下面与唐军决战的,那样就让自己的主力部队陷入对自己不利的战场之中。

主力决战不行,那就打运动战呗,邺城这么长,我还找不到你的薄弱环节打击不成?可是李归仁部惨败的教训告诉燕军,如果你分兵,一旦唐军判断自己的朔方军主力足以吃掉你,那么你的部队就会面临巨大的危险。

看上去燕军现在是进也不是,退也不能,岂不是没有办法了?

史思明毕竟是当今最顶级的指挥官之一,他很快就对唐军的优势劣势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找到了唐军的弱点。

我们来分析一下,唐军在相州,工事坚固庞大,军队都躲在三重的壁垒里面,城内部队被完全封锁,没有与援军协同夹击的机会,看上去主力部队无懈可击。但是我们再深入想一下,唐军十多万部队,几十万民夫,作战部队固然防御严密,但是这么多部队,粮草运输需求很大,运送粮草的队伍、船只的量就会非常庞大。

另一方面,由于唐军分成九支部队,每只部队都呈现相当的独立性,虽然总体从地方运到前线战场的粮食和人员,大约是由鱼朝恩协调,帝国政府统一安排。但是从前线集结地到各支部队终端的转输,则肯定是各自为阵的,而各支部队的人员、服装颜色、旗号都各不相同,八、九支部队混在一起,彼此之间认全所有友军是很难的事情,道路上各色不同队伍混在一起运输,混入一股陌生人就会变得很容易。

燕军仔细分析了唐军的长处和漏洞后,制定了等待时机的大战略,还制订了疲敝消耗唐军的细节战略,燕军把部队分成很多小股,瞄准唐军后勤,假扮成唐军一部混进混杂的后勤队伍之中,然后突然间破坏销毁唐军物资。

思明乃自魏州引兵趣鄴,使诸将去城各五十里为营,每营击鼓三百面,遥胁之。又每营选精骑五百,日于城下抄掠,官军出,即散归其营;诸军人马牛车日有所失,樵采甚艰,昼备之则夜至,夜备之则昼至。时天下饥馑,转饷者南自江、淮,西自并、汾,舟车相继。思明多遣壮士窃官军装号,督趣运者,责其稽缓,妄杀戮人,运者骇惧;舟车所聚,则密纵火焚之;往复聚散,自相辨识,而官军逻捕不能察也。由是诸军乏食,人思自溃。

对此番骚扰,唐军非常的头疼,如果你对此不闻不问,就会变成温水煮青蛙,细水长流之下,人员和物资的损失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部队尤其是巨量的后勤人员的士气,必然非常低落。可是唐军战斗部队如果想赶来救援,就会被燕军的有层次的战术所针对,你的接应部队数量稍微少点,燕军接应的另外的小股部队就会冲出,消灭这些援军。这种基层少量骑兵部队的单元对决,恰恰就是燕军最大的长处。

燕军的战术准确的抓住了唐军队伍庞杂,指挥混乱,机动性不足的弱点,给唐军后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极大的疲敝了唐军,打击了唐军的士气。

现在,压力就到了郭子仪这里,史思明准确的找到了你的七寸,采取了最令人头疼的骚扰战术,打得你叫苦不迭。面对无止境的骚扰,本来就一盘散沙的唐军更是人心浮动,大伙都跟着李光弼嚷嚷着要出“城”与燕军决战,要主动出击,以攻代守,你咋办?

郭子仪坚定的认为,我之所以耗这么大的人力物力,修这么庞大的工事,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把攻城战打成守城战,我只有承受一定的后勤甚至兵员损失,坚守工事之中,十多万军队才可以有效的协同和展开。

所以,郭子仪是铁了心,邺城才是适合我的战场,不管你怎么骚扰我,我就是按兵不动,我倒看看我们谁更有耐心。要知道,时间可是在我郭子仪这一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邺城撑不了几天了,邺城如果丢了,你再这么骚扰还有啥意义?

那么,郭子仪和史思明之间,这场主战场选择的较量,最后是谁赢了,谁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呢?邺城大战,这场安史之乱期间最大规模的主力大决战,最后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