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三国(十一)何进的上中下三策
处于何进的位置上,当时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选择。
我在说上中下三策时,从来都不是以优劣化分的,只是按激进、保守的程度化分的。换而言之,上策最为激进,中策相对保守,下策更保守;而且哪种策略也是优点缺点并存的。
事实上,现实中的选择,永远不是非A即B的判断题;甚至都不是ABCD中肯定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因为在现实之中,通常遇到的问题,不论我们怎么选择,也是利弊参半的;而且也很难说说,哪种选择更正确;因为选择激进的策略,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选择保守的策略,也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
何进可以选择的上策。自然就是把先帝扛在头上。
总而言之,张让等人是先帝最信任的人,先帝尸骨未寒,你们就想屠杀这些人,你们这是想干什么?
宦官集团的存在,是大汉历代皇帝一直都承认的事实;宦官集团作为一个政治力量,是大汉历代皇帝都信任重用的。你们认为宦官集团是祸国殃民的象征,这是想干什么呢?是不是想说,大汉历代皇帝都是昏君,所以大汉帝国的宦官政治才可以保留上百年时间。
说得简单点,凡是先帝生前确定的政策,我们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凡是先帝生前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坚定不渝的执行。总而言之,谁敢一心破坏先帝生前的政策、指示,那就应该天下百姓人共讨之,全国人民共诛之。
这种选择的好处就是,士大集团、宦官集团并存、互相制约的格局,还可以继续保持下去。何进居于这两大利益集团中间,可以继续让自己高高在上。
这种选择的弊端就是,在士大夫集团控制舆论的背景下,而且气势汹汹大有随时要冲入皇宫展开大屠杀的背景下,何进敢说这种话,肯定会让他们用唾沫给淹死。更主要的是,如果士大夫集团真的出现了二杆子,当时就赏何进一个阉党的帽子,何进恐怕也会被列入大屠杀名单的。
所以,何进在选择上策的时候,只能委婉的提出来。
何进的妹妹(何太后)在反对士大夫集团清洗宦官集团时,是这样说的。
宦官集团参与国政,是历代先皇都认可的;至于先帝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先帝尸骨未寒,让我一个妇道人家,全面颠覆大汉帝国的百年政治,全盘否定先帝的既定政策,我以为是非常不妥当的。至于说到贪污腐败问题,宦官集团自然有;但士大夫集团就没有了吗?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对事不对人,换而言之,在打击贪污腐败时,我们不能以党争为基调。
作为小皇帝的第一监护人,我自然会把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当成自己的职责,但是我会始终保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对事不对人。千万不要和我说,宦官集团都是贪污腐败分子,士大夫集团都是人民的好公仆,我虽然是妇道人家,但是我也在民间长大的,所以千万不要当我是傻子。
在传统历史中,大约总是说何进想清除宦官集团,但是因为何太后不同意,所以一直犹豫不决。
其实呢,基于何进的利益,他也不可能想清除宦官集团。相关内容,大约只是何进对士大夫集团推脱之词。总而言之,我一再请求我妹妹(太后)支持我们的正义行动,问题是,我妹妹就是不同意。我也没有办法。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何进终究不敢旗帜鲜明的选择上策。
何进可以选择的下策,自然是响应士大夫集团的号召,下达清洗宦官集团的命令。总而言之,为了大汉帝国、为了天下百姓,何进就与士大夫集团联手共进冲进皇宫,把宦官集团全部屠杀了。
这种选择,从表面上看,自然是振奋人心的;按冠冕堂皇的说法,自然也是可以让帝国中兴的。其实呢?一切恐怕也不会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在平定黄巾叛乱、凉州叛乱的过程中,董卓之类的军阀势力已崛起,他们的军队虽然没有进入洛阳城。但是在这种背景下,只要洛阳城出现混乱,董卓之类的军阀,打着维持洛阳城治安的旗号,随时都可以冲进洛阳城;到时董卓之类的人,不过是换一种形式进入洛阳城罢了。
关键是,就算事情进行的非常成功,何进本人也看不到什么美好的前途。因为结局好一点,何进还可以在中央政府保留一个荣誉职务,继续在主席台前排就坐;如果结局差一点,何时就得提前退休了,从此享受优厚的退休工资、待遇;再差一点呢?就是连自己的命也无法保住;再差一点呢,就是被人找点罪名,然后领着全家走上刑场。
对此,只要看一下刘璋、韩馥、曹爽的结局就可以知道了;因为这就是标准的自废武功。
在东汉那种权力格局下,宦官集团一旦瓦解,什么皇帝、太后、国舅,都是扯淡之极的东西,到时人们不愿意听从他们的命令,他们就没有多少筹码反击了。对此,我在前面已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多说了。
何进可以选择的中策。自然是就是何进后来选择的方法。
既然宦官集团已成了臭名昭著的化身,所以自己必须得与宦官集团划清界限。在这种背景下,那就寻找一个新生的力量来牵制士大夫集团。于是,何进就把袁绍等人的方案,略微一变,变得更为激进一点。换而言之,我们并不是简单让军方大佬在外围示威,而应该把军方大佬引进洛阳城。
这个方案是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方案。如果士大夫集团同意这个方案,他就构建一个士大夫集团与新兴军阀集团相互牵制的格局;如果士大夫不同意这个方案,那士大夫与宦官集团相互牵制的格局就可以继续保存。
从目前的发展去看,何进的选择似乎说不上愚蠢,相反还可以说得很高明。
现在,就看对手怎样应招了。
如果袁绍、曹操拒绝何进提出来的方案,清洗宦官集团的计划无法继续执行了。这样一来,士大夫集团与宦官集团并存的格局,就将继续维持。当然了,何进就可以在士大夫集团、宦官集团之间,继续玩所谓的平衡了。
如果袁绍、曹操接受了何进的这个方案,整个局势就复杂了。因为把新兴的军阀势力引入帝国权力核心,充满着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何进这样公开搅局,袁绍、曹操一伙顺便把何进也火并了,不就得了吗?
在分析历史与社会时,我们必须得知道帝国是什么东西?许多人总嘲笑何进、袁绍之流脑袋让驴踢了,但他们常常连帝国是什么东西也搞不清楚。
在许多人心目中,只要用武力控制了中央政府就等于控制了帝国,问题是,帝国是一个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地域总和,帝国也是一个人口几千万的群体总和,你用武力接管一个中央政府有什么用?
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接管了帝国中央政府,必须得让几百里外、几千里外、甚至上万里外的军政大佬,都纷纷向你发来贺电;否则,你控制的只是一个孤城罢了。
关键是,你控制帝国中央政府后,就是几百里外、几千里外、甚至上万里外的军政大佬,都纷纷来电谴责你大逆不道的行为,更纷纷率军前来勤王,你控制中央政府的结果,恐怕就是领着全家上刑场罢了。
洛阳城之所以是洛阳城,是因为几百里、几千里、上万里外的军政大佬,都愿意认为他是中央政府所在地;否则谁会把洛阳城当回事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董卓占据洛阳城不久后,就只能撤出洛阳城可以看出来。
当然了,中央政府之所以是中央政府,是因为几百里、几千里、上万里外的军政大佬,都愿意听从它的号令,否则,中央政府算个屁啊。关于这一点,只要看看董卓控制了中央政府,却是面对关东联军讨伐就可以看出来。
一个人如果以为控制了洛阳城,就能如何如之何;一个人如果以为控制了中央政府就能如何如之何,那他就算身居高位,肯定是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因为就这种政治智商,也敢在权力舞台的顶峰上混,那就是想领着全家上刑场罢了。因为,除了一些成天看武侠小说的、成天幻想穿越的初中生,谁会把政治想得这样简单呢?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袁绍、董卓等人的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