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壮秋悲秋自然

秋壮秋悲秋自然

今日立秋,本是一个平常的节气,自然运行的一个转折点,但正是这一转,倒转出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秋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有感情的人为它赋予了一层层的浓情蜜意。从《九辨》始,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便为秋打上了悲的印记。有人说,悲秋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一种颓废情结。这句或许有道理,但试想一下,屈原被放逐,孤苦伶仃地流落在荒原上,这时候他眼里的秋天一定不会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贺铸想到失去”挑灯夜补衣“的妻子,他自然会发出” 梧桐半死清霜後“的悲叹。

既然悲秋是主观情绪的反映,那壮秋也一样。一根硬骨头撑到底的刘禹锡就一反常态,高吟“我言秋日胜春朝“,看到秋日天上飞来的白鹤,他的感觉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毛泽东在青年时憧憬革命事业,他看到的岳麓山就是”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在战争间歇中的秋天,他充满了胜利信心和自豪,这时他眼里的秋天就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去年的立秋,人们的心情总的不错,经历了一场新冠病毒侵扰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人们可以随意在大自然里穿行,在人们的眼里,这个将要来临的秋季也是弥足珍贵的。当时写了一副联。

清川凉意来,渐藕花香冷,桐叶色衰,绵雨淋江风欲起;

紫塞秋声动,看大雁归飞,玄蝉消退,淡云拂草露新生。

今年的立秋,心情就没有去年那么平静了。前几天才送走台风暴雨,被雨水浸泡的伤痕未消,却又迎来了新冠病毒的光顾。这场暴雨开始媒体说的是千年一遇,尽管后来改为百年一遇,不管怎样来势迅猛,损失惨重是真的。据官方发布,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造成302人死亡,50人失踪。紧接着新乡也遭遇了同样的灾难。这场暴雨,看到了去年新冠时的场景,七省紧急驰援郑州,救灾场面感人。我们楹联学会也响应市文联的号召积极捐款救灾。当时写了一副对联

一夜黄流乱注,风摧柳折,波起楼危,古邑商都浮水转;

八方快马驰援,志散浓阴,情呼暖日,禹工舜力唤春回。

暴雨后的恢复还在进行中,比新冠更先进的德尔塔毒株多点开花迅速向人们扑来,当我还在网上嘱咐朋友们保重的时候,忽然就看到了全市实行核酸检测的通告。人们出门戴口罩,走在路上,看见前面有人群远远地就准备绕开,感觉又回到了去年春天那谈“新冠“变色的时候。

今年的立秋,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人们的心里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昨晚空谷诗钟社临屏对联的题目就是立秋,看到题目,心里便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历夏承担重,前迎洪浪,后遇疫魔,叠翠青峦环郁雾;

期秋负荷轻,风劲爽身,叶稀清目,入云白鹤引诗情。

无论人们怎样地看待秋,秋始终如一地迈着稳稳的步伐向人们走来,或许它边走边笑,我只是热冷交替的一个过度,你们何必那么多愁善感呢!

喝火令·立秋

夏使承担重,秋教负荷轻。翠繁云起叠高城。遮尽几多星月,焦尾透清声。  宋玉悲风瑟,刘郎看鹤升。一蓑烟雨任穿行。足矣诗吟,足矣酒虫鸣。足矣锦年华岁,暮色过江平。

悠雲2021/08/07

相关链接:

立秋日

过尽秋风独不见

秋之韵

折朵荷花欲赠谁

秋菊

(0)

相关推荐

  •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文 / 悠悠我心 秋风秋雨,秋色秋景,秋思秋韵--经历了春的盎然,夏的热烈,秋带着高远.清寂.成熟的味道款款而来. 南方的秋,不如北方的秋那么分明,却也是有秋的,虽然过于短暂,但也有着美好的景色.浓郁 ...

  • 萧登║落叶悲秋

    深秋,风吹过,略感薄凉-- 生活在尘世,有太多的艰辛和困顿,岁月流逝,青春不再,回不去的人生,骤然便已憔悴的繁华光景,看见枯叶被风吹落,心中难免涌发出伤感的情绪. 潇潇落叶下,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悲秋的 ...

  • 大暑中伏雨

    农谚说,夏至节响雷,就预示着这个夏季雨水多天气凉爽,但对于农田来说,恐有涝灾.果不其然,从6月中旬开始,这个夏几乎就是在雨水中泡着的. 临近大暑,步入中伏,郑州遭遇了洪涝灾害,牵动了万千人的心,人人纷 ...

  • 李立民 | 恼人的秋雨

    恼人的秋雨 文/李立民 秋天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季节.如今的气候也与时俱进.变化无常,平时人们对秋天是情有独钟.用果实累累,欣欣向荣,绚丽多彩,花果飘香,姹紫嫣红,漫山红叶来形容,给予秋天的美好评价.眼下 ...

  • 插花的艺术 人离不开自然 插画是自然风中舒服的一种

    花艺是人们借助于自然界的花草 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 花卉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从花艺 ...

  • 八声甘州•立秋

    入秋寒气始笼堤烟,白露立风轻. 看繁荫犹在,不知几时,初扫中庭. 燕子低空起舞,虫瑟伴蛩鸣. 唯有花间蕊,小戏流萤. 非是江南烟雨,望湖光潋滟,舟自飘零. 叹风拂波面,余韵对长空. 却无言.天高云起, ...

  • 聚焦 | 暴雨过后

    暴 雨 过 后 文/木禾 <<<<<<<<<<<<<<<<<<<< 汽车依旧奔驰 ...

  • 乐秋派和悲秋派,诗人之间的battle你站谁?

    一句"秋天来了"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喜的是-- 枫叶红了,大闸蟹肥了,奶茶捧上了 悲的是-- 天也凉了,人也胖了,上班时间缩短了 你是哪一派? 先别急着站队 听听千百年前诗人们看法 ...

  • 十二花田 || 麦兜 || 秋来不悲秋

    笔名:麦兜儿,女掌柜.广东潮汕人.一个可爱的小精灵,穿着彩虹做的衣裳,燕子般骄傲的来往于春天,喜欢用诗一样的梦装点人生. 秋来不悲秋 作者 | 麦兜 编辑 | 烟雨红尘 秋季里的凉风,第一次会感觉到有 ...

  • 诗词丨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李白也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天地不与万物同流,光阴不与人世妥协.眼前的物,眼前的景,眼前的人,都是无常岁月中一次偶然的相遇. 我们都是这天地 ...

  • 十二花田 || 云天 || 寂寞三千终有尽,骚人无事莫悲秋

    十二花田 七绝一组 作者 | 云天  编辑 | 烟雨红尘 情 (一) 相思一缕锁心头,落叶飘零怎解忧. 寂寞三千终有尽,骚人无事莫悲秋. (二) 骚人无事莫悲秋,双鬓沧桑岁月流. 滚滚红尘皆是客,须当 ...

  • 《龙文鞭影》卷四 十一 尤 羲叔正夏 宋玉悲秋

    <龙文鞭影>卷四  十一 尤 羲叔正夏 宋玉悲秋 羲叔正夏 宋玉悲秋 [拼音]:Xī shū zhèng xià   Sòng yù bēi qiū [人物故事]: 依<尚书·尧典& ...

  • 悲秋  平水韵

    满目萧疏夜雨狂,烛华落寞黯然伤. 蓑衣斗笠孤舟去,转换心情等月光.

  • 柳永的一首《八声甘州》,写尽羁旅悲秋之苦,连苏轼都惊叹不已

    宋词是一个不同于古诗的独立的文体,古代人常称作唱词.有一些被传唱的词是先有了曲,然后才由词人进行填词,所以今天的我们看到有些词的韵律非常地像,其实也就是这一个原因了. 在古代,在很多场合,乐人直接将文 ...

  • 《诗雅香江》第69期 秋深大漠悲殘月,霜重疏林惜落花 林峰《读史》唱和集

    古道西风 陈辉权 林峰会长<讀史> 讀 史 林峰(香港) 讀史 (一) 史書讀罷感難收,多少英雄作楚囚. 成敗興亡原是夢,悲歡離合不勝愁. 河邊白草嫠人淚,塞上黃沙戰骨秋. 渭水西風吹萬古 ...

  • 黄盅程 || 斗酒聊双调,悲秋叹几声

    五律 洞子口放生 念佛府河滨,慈悲种善因. 人魔三昧证,生死几回轮. 善世衣生月,邪门笠带尘. 悟思婴诞日,我本质良身.   清茶醒酒思源 绿盏起山岚,孤斟戒玩贪. 磨难藏万苦,月色赛千眈. 悟道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