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壮秋悲秋自然
秋壮秋悲秋自然
今日立秋,本是一个平常的节气,自然运行的一个转折点,但正是这一转,倒转出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秋本身是没有感情的,有感情的人为它赋予了一层层的浓情蜜意。从《九辨》始,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便为秋打上了悲的印记。有人说,悲秋是文人们怀才不遇的一种颓废情结。这句或许有道理,但试想一下,屈原被放逐,孤苦伶仃地流落在荒原上,这时候他眼里的秋天一定不会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贺铸想到失去”挑灯夜补衣“的妻子,他自然会发出” 梧桐半死清霜後“的悲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既然悲秋是主观情绪的反映,那壮秋也一样。一根硬骨头撑到底的刘禹锡就一反常态,高吟“我言秋日胜春朝“,看到秋日天上飞来的白鹤,他的感觉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毛泽东在青年时憧憬革命事业,他看到的岳麓山就是”看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在战争间歇中的秋天,他充满了胜利信心和自豪,这时他眼里的秋天就是”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去年的立秋,人们的心情总的不错,经历了一场新冠病毒侵扰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人们可以随意在大自然里穿行,在人们的眼里,这个将要来临的秋季也是弥足珍贵的。当时写了一副联。
清川凉意来,渐藕花香冷,桐叶色衰,绵雨淋江风欲起;
紫塞秋声动,看大雁归飞,玄蝉消退,淡云拂草露新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今年的立秋,心情就没有去年那么平静了。前几天才送走台风暴雨,被雨水浸泡的伤痕未消,却又迎来了新冠病毒的光顾。这场暴雨开始媒体说的是千年一遇,尽管后来改为百年一遇,不管怎样来势迅猛,损失惨重是真的。据官方发布,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造成302人死亡,50人失踪。紧接着新乡也遭遇了同样的灾难。这场暴雨,看到了去年新冠时的场景,七省紧急驰援郑州,救灾场面感人。我们楹联学会也响应市文联的号召积极捐款救灾。当时写了一副对联
一夜黄流乱注,风摧柳折,波起楼危,古邑商都浮水转;
八方快马驰援,志散浓阴,情呼暖日,禹工舜力唤春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暴雨后的恢复还在进行中,比新冠更先进的德尔塔毒株多点开花迅速向人们扑来,当我还在网上嘱咐朋友们保重的时候,忽然就看到了全市实行核酸检测的通告。人们出门戴口罩,走在路上,看见前面有人群远远地就准备绕开,感觉又回到了去年春天那谈“新冠“变色的时候。
今年的立秋,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人们的心里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昨晚空谷诗钟社临屏对联的题目就是立秋,看到题目,心里便有种沉甸甸的感觉。
历夏承担重,前迎洪浪,后遇疫魔,叠翠青峦环郁雾;
期秋负荷轻,风劲爽身,叶稀清目,入云白鹤引诗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无论人们怎样地看待秋,秋始终如一地迈着稳稳的步伐向人们走来,或许它边走边笑,我只是热冷交替的一个过度,你们何必那么多愁善感呢!
喝火令·立秋
夏使承担重,秋教负荷轻。翠繁云起叠高城。遮尽几多星月,焦尾透清声。 宋玉悲风瑟,刘郎看鹤升。一蓑烟雨任穿行。足矣诗吟,足矣酒虫鸣。足矣锦年华岁,暮色过江平。
悠雲2021/08/07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