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自汗怎么办?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什么是阳虚自汗?中医认为“自汗是白天活动期间的病理性汗出”,与之相对的是盗汗(夜间睡眠状态下的汗出现象)。众所周知,排汗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汗液有助于滋润皮肤,调节皮肤温度恒定,排泄一定量钠盐的作用。运动或者环境温度过高时,汗液就会从汗腺分泌排出,发挥出自身的生理功能。

关于汗液的来源问题,中医经典名著《黄帝内经》中有“阳加于阴谓之汗”的描述,阳是指阳气,代表着人体的热量和能量,阴是指有形的物质,代表着体液,水分,津液。汗液属于人体的体液,属于阴的部分,经由阳气的蒸腾气化,就会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汗出。同时,阳气可以调节毛孔开与合来控制汗液的量和时间,例如白天阳气活动运行,在天气过热时,阳气就会冲开毛孔,蒸腾津液形成汗液。夜晚或环境温度较低时,阳气收敛,毛孔关闭,健康人很少会有汗出的症状,这就是《内经》关于阳加于阴与汗液形成和排泄的概括性理论。

顾名思义,阳虚自汗是阳气不足不能很好的调节毛孔开合,毛孔大开导致流汗过多的病理性表现,特点是环境温度并不高却汗出溱溱,甚至呈现出汗流浃背的状态,稍一活动就会明显出汗,难以控制。阳虚自汗发生后,应该怎么办呢?要想了解阳虚自汗的调护,就要清楚都有哪些原因可以引起阳虚自汗。

自汗者,卫为邪干,不能固密,腠理疏而汗出,为有表里虚实之分——《伤寒六书》

★阳气中的“卫气”是调节汗液的关键

  • 阳气是广义名词,泛指全身脏腑的功能活动和能量的外在体现。阳虚自汗主要是运行在人体皮肤体表那个摸不着看不到,却时时刻刻发挥作用的“卫气”。
  • 卫气又叫“卫阳”,它的职责与它的一样是保卫人体的气。卫气如同巡逻部队,保护人体免受风寒暑湿燥火的侵犯,同时,可以调节人体皮肤的温度,这个功能主要是通过调节汗液排泄来实现的。如《内经》说“天暑衣薄则腠理开”,就是卫气感知热量后蒸腾血脉内的体液津液,打开毛孔排汗降温。
  • 人体的阳气不足,卫气必然受到影响,卫气的功能减弱,温养皮肤和保卫作用降低,毛孔的开合就失去了控制,就会出现“阳虚自汗”的问题。
  • 卫气并非与生俱来的巡行于皮肤体表的,它来源于人体的脏腑,而且是从脏腑一路走到皮肤的,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卫气的来源和功能才会充足强大,脏腑阳气不足,卫气失去了支撑就会引起自汗,怕风等一系列表现。

★肾,脾胃,心肺阳气不足是引发卫气不足,阳虚自汗的根源

  • 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与膀胱相表里,通俗说就是肾气禀赋于父母,包含着肾阴与肾阳,肾阳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是激发五脏功能的总司令,中医的生理学《黄帝内经》中说“膀胱者,州督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中医将膀胱比喻为水府,储藏津液尿液,肾阳蒸腾膀胱的津液,产生了剽悍滑利的气体状态,这个气化所形成的气就是“卫气”。

卫气出于下焦——《黄帝内经》

  • 下焦肾阳不足可直接导致卫气不足,引起阳虚自汗,表现为白天汗出过多,卫气虚弱浮行在皮肤,人体就会出现怕热表现,但腰腹膝盖多冰冷怕凉,肾阳不能气化膀胱津液,就会出现尿频而短,夜间加重,肾阳是阳气的根本,肾阳虚弱,整个人就会无精打采,精神不振,乏力犯困,舌淡苔水滑,脉沉弱。
  • 如果肾阳充足,卫气产生后就会向上升腾,到达脾胃后,饮食的营养再次的充盈了卫气,脾的生理功能有“主升”的作用,脾的升清作用,可将卫气再向上升腾到心肺。

自汗者,汗自出,属阳虚——《医学实在易》

  • 脾阳不足,脾的运化气血能力下降,无法充盈卫气,脾的上升力量减弱,更会影响卫气向皮肤体表的运行,同样可导致卫气不足,阳虚自汗,病人以容易汗出,头面部明显为主,脾阳不足,水湿不化,患者多形体肥胖,怕热,尤其是大便不成形,晨起腹泻,便溏,喝凉啤酒或者遇冷加重,这就提示脾阳不足引起的卫气亏虚。
  • 如果脾的功能正常,可将卫气顺利的充养并上升到心肺,心肺位于上焦,心阳同肾阳一样,是阳气的发动机,可再次的激发卫气,且心主一身血脉,血液是体液的重要部分,心阳的推动激发卫气蒸腾血脉的血液,是卫气运行的重要环节,所以说“汗为心之液”。肺主皮肤毛发,有宣发作用,像是一台蒸汽机,不断的向上向外喷洒卫气至皮肤,直接来保卫人体,调节汗液分泌。

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如雾露之溉——《黄帝内经》

  • 心肺阳气不足,就无法分布卫气的运行,也会导致阳虚自汗的问题,尤其是患者具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咳痰色白,颜面浮肿,怕风自汗,反复感冒时,多提示是心肺阳虚,造成的自汗,这种情况多见于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一般来说病情比较严重。有些肺阳不足的病人,多伴有皮肤瘙痒,荨麻疹等问题,应给予重视。

心之所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证,未有不由心肾俱虚而得之——《证治准绳》

★阳虚自汗应该怎么办?

  • 当发生了阳虚自汗问题时,首先要请医生分辨是肾,脾胃,心肺哪个脏腑阳虚引起的自汗,辨证求本是中医调治的前提,肾阳不足的自汗以补益肾阳为主,心阳不足就需要补益心阳,脾阳不足,应当温阳健脾,万万不可滥用浮小麦,黄芪等固表止汗的药物,因为抓不住主要矛盾,治疗效果往往就不理想。
  • 如肾阳不足的自汗,除了补益肾阳之外,应当注意不要过度劳累,避免受寒,同时,注意是否存在其他慢性疾病,综合调治才是控制阳虚自汗的关键。
  • 如脾阳不足,必须注意饮食,生冷食物,如冷饮,凉啤酒必须控制,脾阳不足的肥胖人群应该控制体重,增加运动。
  • 如心肺阳气不足时,尤其是老年人要防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以免加重心肺阳虚或心肺衰竭等问题。
  • 请注意,临床上存在脏腑兼病的问题,例如脾肺阳气不足,脾肾阳气不足等同时存在的复杂情况,必要时,应当请专业的中医师给予诊断并调治。

★阳虚自汗的总结

阳虚自汗可见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体,例如肥胖,三高人群等。亦可见于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如甲亢,风湿热,脑部肿瘤等。中医调护以辨证论治为主,具体要判断失调的脏腑,再确定治法,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阳虚发展途径常不一致,无法有一个专方专药针对阳虚自汗的问题。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尽量用易懂的语言,解释经典的中医理论,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