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带娃是真的,在探探上得到的真诚与喜欢也是真的

你会介意自己的伴侣有婚史吗?
在网上看到,交友软件“探探”最近做了一次关于婚姻观的大调查。在这个问题上,有1.7w人参与了投票,其中,67%的人都选择了“不介意”。
相对于传统的婚恋观,这一届的年轻人对于婚姻和情感的态度,似乎正在发生一个不小的转向。
长大成人的信号之一,就是会在十一假期看到或听到大量的婚讯。五条人那句“告诉大家,我的朋友要结婚啦”几乎成了十月在朋友圈刷屏的台词,那些照片上的脸一贯带着憧憬,还有坚定。
但同时也刷到了庆祝“离婚快乐”的朋友圈,晒出的照片里,离婚证封面早已改成了红色,据说寓示着离婚也一样可以好聚好散、重新开始的态度。
这一届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越来越“反传统”是不争的事实。结婚率连年下降、离婚率持续走高,常有人对此表示担忧——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吧?
至少,更审慎地承担婚姻的责任、更不将就地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才应该是生活的常态啊。
而对于那些已经经历过婚姻、又走出婚姻的人来说,重新开始,还是一件困难的事吗?
感情这么复杂,“婚史”如何定义
即使是十一假期,人民公园的相亲角也风雨无阻准时出摊,这么多年来,俨然成了一种社会奇观。
在那些摊在伞面或地面上的简介里,情感经历已经被清清楚楚地细分出了“无婚史”“短婚史”“离异”这样的区隔。
人民公园相亲角
传统的婚恋市场里,“有婚史”是“贬值”的,正如那些车、房、身高、学历的筛选条件一样,背后是价值取向含混却又明码标价的潜规则。
但很少有年轻人能够忍受自己被这样赤裸地挂上“等待出售”的牌子,那些对于婚恋状况的细分更令人不适。
对于个人来说,所有经历都不能被替代、也都有其意义,但是在这个线下的实体市场上,这俨然成了“瑕疵”,只有语焉不详的“纯洁”才会受到追捧,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感到羞辱的了。
人的情感与关系本来就有无穷多的可能性,又怎么能被“婚史”“短婚史”这样的概念所束缚和定义呢。
所以相亲角那些一腔热情“替子女相亲”的中老年人无论怎样枯坐,或许都并不能打动他们年轻的儿女。观念的潮水早就流向别的地方了。
如前文所述,“探探”的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的用户都不介意自己的伴侣有过婚史。
在这些年轻用户的眼里,婚姻是一种基于情感的选择,而不是什么不可出走的牢笼。离开婚姻,不是什么失败的事情。
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年轻人对于伴侣的寻觅早已经转入线上。《纽约时报》有一个刊登新婚故事的专栏,而在这些年的新婚故事里,越来越多的人就相识于交友软件上。
这种氛围当然也存在于婚恋之外的场域。有次在一家奶茶店和店主攀谈起来,得知他结婚很早,有了孩子以后夫妻又因为不合适而分开,是一位90后的单身奶爸。
比起线下的人际交往总是标签先行,他在线上认识新人的过程好像更顺利一些。
在线上,基于兴趣或感觉的轻松对话是一切关系的开端,即使聊到自己的个人情况,也很少有人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
他当然也有想要重新寻觅伴侣的意愿,在这样的平台上,那些放在相亲角很容易被人“一票否决”的标签,也不再是一种负累。他遇到过非常聊得来的女性,对他的情况表示充分的理解和体谅,他甚至不需要对自己做出太多的解释,好像一切都很自然。
“这样不管有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其实都会让人觉得比较轻松。就算是对方在意这些事,那对话也可以随时中止,并不会导致双方都很尴尬。”
有时候,线上的友好可以很容易地延伸到线下,他说,自己店里的许多客人,都是探探上滑来的朋友。
背负再多标签,也要追寻爱与自由
 
在传统的婚恋市场里有一种常见的催婚话术:再不找,就只能找二婚的了。
言下之意,“二婚”是一种耻感,存在于鄙视链的底端。
在传统观念里,家庭结构的稳定意味着一切。“为了孩子”“考虑父母”都会成为在不幸福关系中隐忍的理由。为此,许多人都受困于长久而不幸福的婚姻,并且无法出声。
当全社会都如此的时候,那些“二婚”的人就成了被污名的对象。仿佛他们破坏了某种既定的社会共识,或是必有什么隐情。
但是真的如此吗?
前一阵子,《出圈》采访了近年来讨论度最高的女诗人余秀华,她在镜头前肆意地躺着、醉酒,讲述自己被爱欲折磨的热忱又敏感的灵魂。
她说:“我实在不敢提我爱的人的名字……万一他受了影响怎么办?”
她说:“我和他是两个永远不会交错在一起的星球。”
诗人余秀华
她热烈直白地在镜头前谈论爱与欲望,这种自由在几年前尚不可想象——她走红之前,是一位身在农村的残疾的女诗人,父母为了照顾她的原因,找了个倒插门女婿。
婚姻持续二十年,灵魂完全不能沟通。
走红后,余秀华强硬地用赚来的版税摆平了这位丈夫,坚决离婚——尽管家人和丈夫本人都不同意。
丈夫说,她这副模样,我娶了她,是她赚到了。
这一段故事在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里被非常真实地展现出来,许多人结婚是因为婚姻自由,但也有人离婚了才有自由。
《摇摇晃晃的人间》
她想要追求纯粹的爱和情感的链结,这比很多人都要勇敢得多。
但这种追求甚至在今时今日都不能被所有人理解,她的言论、她的诗、甚至她赚到钱后坚决离婚的行为都遭遇过网友的质疑与诟病,甚至还有辱骂与攻击。
即使她能牙尖嘴利地把键盘侠怼上热搜,但她终究会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
尽管年轻一代的婚恋观念已经在发生转向,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那些保守的力量仍然强势。这些声音广泛地存在于众声喧哗里,切割和审视所有人的生活,很少有人能够逃脱。尤其是在网络舆论中,即使是年轻人,也会用标签来粗暴地定义他人。
这种审视里,许多人继续无声地固守着结构和秩序。跳出来的那些人,他们的故事、欲望、追求是否还会被人平等地看待,是我们时代无解的难题。
我用探探,寻找身份以外的可能性
王嫣芸和余秀华一样,都是曾被贴上各种标签的女性,她是曾经以人体艺术展览引起舆论哗然的艺术系女学生“苏紫紫”,也是今时今日经历了两次婚姻的单身母亲王嫣芸。
她用探探不单纯是为了婚恋的需求,这本身也不是一个婚恋导向的平台。很多人的目的都很模糊——“认识新的人”或是“交一些朋友”。
这种模糊的探索和找寻反而催生了许多神奇的反应,毕竟人和人的关系就总是在流动和变化之中的。
王嫣芸曾经在微博晒过图,在公开了自己单身母亲的身份之后,获得了超过14万个“喜欢”。
她也遇到过非常好的约会、也曾经把约会的对象转换为朋友。在这些关系里,最重要的是,坦诚地展现自己之后,反而也会吸引到更多同样追寻真诚关系的人。
因为平台机制的原因,“认识”一个新人的门槛其实很低,一个眼缘就可以展开一段对话,一次对话则可能往外延伸出无限的可能。
这些可能性里泥沙俱下,但重要的是人和人之间,可能原本被诸多现实条件——经济、阶层、行业、性别重重隔开,现在,这些区隔可以被对另一个人莫名其妙的兴趣所打开。
许多探探用户都曾经分享过自己结交新人的故事:并不每一件都完满,但至少都诚实地反馈了自己在某些时刻是如何与外界建立联系的。
有女生生性安稳社恐,在探探遇到心仪的对象后转移到线下约会,却莫名其妙地将约会地点选在了下午的图书馆,又自顾自地睡了个午觉;
也有刚失恋的伤心人约到了同样状态不好的配对好友一起看了部沮丧沉闷的电影——“后来也没有再往下发展,但那个午后,我确实觉得自己好像不那么孤独了”。
对于软件社交的种种隐忧与讨论始终存在,可相比起线下,这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寻找新的可能性的平台。
但无论怀抱着什么样的目的,真诚和包容的人,才更有可能和另一些同样的人碰上。

作  者 | 麻  薯
编  辑 | 麻  薯
设计、排版 | 排  骨
图片 | 网  络
Epoch意为“新时代、新纪元”,也有“历史或生命中的一段时刻”的意思。不论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这都是一个有故事的时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