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血瘀病证五法
血瘀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血瘀的形成与气血关系却非常密切。《灵枢·经脉》论述:“谷入于胃,脉道以通,气血乃行。”气血来源于水谷精微,经由胃运化吸收,作为它的物质基础。《灵枢·本脏》进一步阐述:“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固于性命者也。”这说明人体能保持健康,有赖于气血营卫的正常运行。如遭受致病因素侵袭,气血运行失调,便会出现病理变化。如《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内则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明确指出外邪或七情内伤等,可导致气滞血瘀。由于气血在生理、病理上关系非常密切,“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故气滞则可导致血瘀,而血瘀也可导致气滞。
《素问·至真要大论》对于治血之法,认为应“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此后,历代医家如张仲景、朱丹溪等对血证的论治均有较大发挥,其中以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最具有创新性,并创制了不少很有临床疗效的活血化瘀方剂。
历代医家论述瘀证的临床症状颇多,常见瘀证表现有:面色晦暗,下睑及唇青紫,毛发枯黄,肌肤甲错或现瘀斑、痒疹、痛、胀、痹、肿块(癥瘕、积聚),低热,呃逆,失眠,吐,衄、便血,女子经闭等。瘀血冲心则出现神志障碍(癫、狂、谵语、惊恐不安等),舌质多现淡紫或青紫,脉象多沉迟、涩或结代,有痛可见弦脉,有热多现滑脉。
现代不少医家采用活血化瘀药剂广泛治疗脑血管、心血管、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疾患,也取得了可喜的疗效。陈全新教授参照古代医家治瘀原则,结合脏腑、经络学说,采用针灸治疗血瘀病证,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一、活血祛瘀法
适用于风邪袭表与热相结,或血中瘀热为风邪触发所致之风疹。
应用本法治疗风疹,症见肤表散在或成片隆起风疹块,痒疹周围皮色潮红,随抓随起,神情焦躁,寝食不安,苔薄白,舌边淡紫,脉多浮数。
病因病机:风邪侵袭肤表,风热蕴结致瘀,或血中瘀热为风邪触发。
治则:活血祛瘀,疏风解表。
治法:主穴取曲池、足三里、耳穴荨麻疹点埋针。头面部风疹者加风池,上肢背部风疹者加风门,腰部风疹者泻委中,下肢风疹者加风市。
二、温经祛瘀法
适用于寒邪侵袭或寒邪内伏,导致气血凝滞,瘀阻经脉而痛。
应用本法治疗肢节痛症,症见肢节疼痛不休,皮色不变,喜热恶寒,脉多细数或沉迟,舌质淡紫,苔多白腻。
病因病机:寒邪客于经脉,血受寒则凝滞,经脉气血不通而痛。
治则:温经散寒,活血祛瘀。针刺按“寒则留之”原则,加用艾灸。
治法:由于痛无定处,故取穴可按“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理论,按病变部位选循经所过的邻近或局部三阳经穴为主,并辨证配伍有关背俞(肝俞、脾俞、膈俞、肾俞),针灸并施。
《灵枢·痹论》指出:“寒气胜为痛痹。”寒邪为阴邪,主积聚,寒凝经脉,气血不通则痛。治取三阳经穴,旺盛气血、温经散寒。更辨证选配肝俞(肝藏血)、脾俞(脾统血)、膈俞(血会膈俞)、肾俞(肾主骨),加强活血祛瘀作用。经络气血得通,寒邪可散,痛痹则可除。
三、清热祛瘀法
适用于血受热邪侵袭,或瘀热蕴积于脏腑,聚而成肿痛。正如《医林改错》指出:“血受热,煎熬成块”。
应用本法治疗肠痈(急性阑尾炎),症见右下腹疼痛、拒按,甚则现痞块、发热、恶心呕吐,脉多滑数,舌质多见红或淡紫、苔多黄腻。
病因病机:热邪滞留肠络,或肠络受伤,蕴积成瘀,气血不通而痛。
治法:病在肠腑,取阳明经及其俞募穴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天枢为主穴,泻刺久留(每次留针1~2小时),每日针刺2次。进针得气后加电针仪(选用密波)。
四、补气祛瘀法
适用于气虚无力鼓动血脉,血行不畅,脉络不通则痛。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不行,不行则致瘀。正如《医林改错》指出“气虚则必瘀”。
应用本法治疗真心痛(心绞痛),症见面色㿠白,胸闷气短,神疲怠倦,心区出现阵发性绞痛,脉沉迟或结代,舌质多紫或并见瘀斑。
病因病机:正气虚弱,血失气运则不行而致瘀,心脉瘀阻不通则现卒然心痛。
治则:补气祛瘀,活血通络。
治法:针灸按“虚则补之”的原则,取手厥阴经内关或郄门为主穴,进针时针尖斜向上,得气后用逆时针捻转补法导气至胸。配伍针灸心俞或膻中、足三里。耳穴心点埋针或贴压。
气虚致瘀阻心脉,不通则痛。刺内关、郄门穴用补法导气(针尖斜向上、得气后用慢按轻提,逆捻,使针下气至徐徐上行过肘),刺膻中针尖朝下平刺,顺时针捻,若能导气至胸则可收病立缓解之效。刺内关或郄门可直接疏通心脉经气,温灸膻中(膻中为气会)可补益正气,正气得补,血可行则瘀去,心脉通则痛可平。若针刺手法合度,可迅速缓解症状,症状缓解后仍应继续针治以巩固疗效。
五、滋阴祛瘀法
适用于血(阴)虚而致瘀者,正如《景岳全书》所云:“血有虚而滞者,宜补之活之。”
应用本法治疗消渴症(糖尿病),症见多饮(上消)、多食(中消)、多尿(下消),面色多晦暗,毛发无光泽,苔少、舌质多淡紫、舌边齿印,脉多沉细。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过食肥腻辛燥,致内热蕴积,日久伤阴,阴不敛阳。燥阳上灼肺阴则烦渴引饮(上消),烁灼胃阴则消谷善饥(中消),肾阴亏损、固摄无权则多尿(下消)。
治法:以三阴交及有关脏腑俞募穴为主,三阴交、阴陵泉、太溪、肾俞、关元、气海、肝俞、脾俞,每次选2~3穴,均用补法。烦渴引饮者平泻鱼际、肺俞,消谷善饥者平泻足三里、胃俞,多尿温灸命门、中极。
消渴三多症状,为阴虚血亏,津液升腾失调所致,故治应以滋阴养血固肾为本。在施用针灸时,针具及穴位皮肤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艾灸应用温和灸,以防烫伤。应定期测定血糖等指标,以掌握病情变化。如患者已接受药物治疗,应按原量使用,待针灸后病情改善再调整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