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该如何过一生?这个家庭是我见过的最好答案
2013年,我和甜爸带着田小甜在顺义生活了一整年。甜爸在机场附近工作,小甜当时是不满两岁的小豆丁,还不用上幼儿园。我仍然在家办公,每周五乘地铁深入海淀腹地集中办公一天。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我们便搬去顺义,打算小田读小学时再回海淀。
这么一想,我也曾经是家住顺义,海淀上班,每天往返50公里的人哪!
其实以上都是托词,真相只有一个:顺义的家是一百五十平的四居室,宽敞明亮,我还有专门的小书房。跟海淀的两居室相比,显然是顺义更有吸引力好么?尤其在经历了孩子出生家里月嫂老人兵荒马乱拥挤程度呈爆炸式增长之后!
去了新居,甜爸心情也放松很多。客厅摆着一架钢琴,甜爸作为业余的钢琴爱好者,闲暇时会坐在钢琴前弹一弹。
某天晚上吃过晚饭,我和小甜在客厅看绘本,甜爸照例坐在钢琴前练曲子,有人轻轻地敲门。
甜爸打开门,我伸着脑袋过去看了看,一个中等身材的中年人,穿着普通的家居服,带着金边眼镜,手里端着保温杯,温文有礼地对甜爸说:“你好,我是对门的邻居,过来打个招呼。”
甜爸连忙把人请进来。我和小甜让出客厅,去餐厅的桌子上画画。
来人姓王,让我们称他王哥。他和甜爸做了简单的互相介绍,便开始漫无边际地聊起天来。我要集中注意力陪小甜,没留意他们都聊了什么,似乎从屋里的家居摆设到小区的绿化,再聊到物业服务,再聊到各自老家的风土人情。大约八点钟左右,他看看手表,站起身告辞,说很高兴认识我们,欢迎我们随时到他家里做客。
我对甜爸说,对门邻居还挺有心的,上门来联络感情。
几次三番之后,甜爸恍然大悟:“你知道王哥为什么老来咱家找我聊天?人家家里有个读初三的儿子,吃完晚饭在家里写作业呢,我弹钢琴影响人家孩子写作业!”
我目瞪口呆:“这......王哥直接说就好了呀!不用每次都端着保温杯过来一聊一个多小时啊!”
甜爸:“我挺领情的。你想想,如果王哥咣咣砸门说别弹了,影响孩子写作业,咱们这邻居还能相处吗?”
也是。
从那以后,只要王哥家孩子放学在家,甜爸再也没有弹过琴。后来他索性又买了一架电钢琴,可以带上耳机自己练,连我和小甜也只能听到他手指接触键盘的声音,琴声可是丝毫听不到呢。
又过了一段时间,甜爸对我说,王哥是一家著名跨国公司中国区高管,刚从美国回来定居,公司就在这附近,孩子准备中考,要考北京四中。
我看到男孩几次,初三的男生个子不算太高,戴着眼镜,见了我们简单打个招呼便低头回屋。
我和王哥的媳妇渐渐熟络起来,说起来他们夫妇俩大我和甜爸十岁左右,和我兄长差不多年纪。
王哥媳妇没有工作,她跟着老公的工作走,主要任务是打理家庭,陪伴孩子。儿子在美国接受了小学和初中教育,回来读高中,打算在国内读大学。王嫂言谈之间颇有点家庭妇女的风格,把老公和儿子挂在嘴上,见到我首先谈的是家里在北四环还有一套房子,以后准备给儿子结婚用。我当时想,嗯,老公和孩子,大约是全职太太永恒的中心吧。
王嫂总是很平静很幸福。“考试有奥数内容,我们在美国没学过。我对儿子说人家能学咱也能学,我就带着儿子到处上课。”王嫂站在楼道里,黑黑的脸庞上笑容满面,发着光。
九月份,王哥家儿子如愿考入北京四中,夫妻俩在北京四中边上租了个一居室,儿子睡在卧室,她和王哥就睡在客厅,“进门就上炕”,王嫂笑着说,“学校周围房子太紧张了,根本找不到合适的”。
我对王嫂是好奇的。
我的好奇在于:王嫂个子不高,大约到我耳朵的高度。姿色普通,眼睛小小的,皮肤黝黑,没有事业,学历显然并不高。有几次他们夫妻俩一起来我家小坐,王哥会微笑着柔和地纠正她,或对她的话进行补充说明。并且王嫂显然不擅长穿衣打扮,走进人群里会迅速被人流淹没。
总之,她是中国社会上认知度最低的全职主妇。
王哥在跨国公司任技术高管,薪资丰厚,仅我听说的一笔奖金就有50万美金,上了中国鼎鼎大名的门户网站。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两口子在事业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别犹如云泥。同样根据中国人的惯例,王嫂应该或骄横,或跋扈,或炫耀,或卑微,或得意不可一世,或惶惶不可终日。但为何她的眼睛里,脸庞上,总是平静地发着光。这种光芒我在周围那些所谓地位相当事业相当的夫妻脸上都没有看到过,why?
那是一个冬天,外面积雪未化,呵气成冰。甜爸习惯早起散步,回来时我和小甜常常躲懒未起。
那天早上他散步回家,带着一身寒气走进卧室。我和小甜正在慢吞吞地边穿衣服边玩耍,小甜越过我爬上飘窗,要在窗户上印手印。甜爸边换衣服边对我说:“你猜我看到谁了?”
“谁?”
“王哥两口子。”
“他们也在外面散步?”
“嗯。小区人少,我远远看着有两个人影手牵手慢慢散步,走近看原来是他们俩。手挽着手,头顶着头,非常亲昵地边走边聊。”
在那一瞬间,我甚至有点羡慕王嫂。我冷静地剖析自己,我羡慕王嫂什么呢......我羡慕她虽身无长物,但在家庭里被看见,被尊敬,被珍视,被爱重。作为回报,她也尽自己全力爱护着这个家庭。
可是,这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一个正常的家庭难道不正应该如此吗?
只是看过太多充满算计的斤斤计较的家庭关系,见过看似春风得意,心却在阴暗的泥沼里孤独挣扎的人,他们内心的冲突和撕扯即便是外人也能轻易察觉,只是纷纷视而不见而已。逐渐地让人误以为婚姻和生活皆如此——谁不是背负着十字架匍匐前行呢?
再思考之下,对王嫂的羡慕慢慢转变为对王哥的赞赏。毋庸置疑,王哥是这个家庭的掌舵者,他心智超群,事业上功成名就不说,家庭和孩子也打理得相当出色。他事业忙碌,即便不陪妻子散步也没人说什么;他有足够高的社会地位在家里颐指气使,对方即便心里不好受又如何?还能怎么样?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对于没有能力翻起波澜,或心地纯良不会计较的人,可一贯是任意拿捏的啊!
有人思维向外发散,遇事总能归结到外部因素,然手双手一摊说,我能有什么办法?而优秀的人总是向内的,遇到问题深挖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到突破点,打破生活中一个个看似无解的闭环,向着良性发展。
优秀的家庭也是如此,在一个和谐的家庭内部,具备优势的那个人必定不利用优势,掌握着资源的那个人必定更加谨慎,身边的人才能畅快地呼吸。
把脾气发出来叫本能,把脾气收回去才叫本事。同样,在家庭里有优势却自制,这才叫拿出诚意。跟王哥相比,那些为了事业把家庭抛到脑后,有一点点成就便鄙薄家人,动辄搞婚变的人,简直low爆了。
王哥开始了家住西城,工作在顺义的生活,每天早上挤地铁从西城的一居室出发,经过地铁城铁,再乘公交,历时两个小时到达公司。我曾想问这么折腾问什么不开车呢?再想一想,每天驾车穿越北京早高峰城区再奔袭五六十公里去单位,下班后同样的过程再来一遍,这种routine life太疯狂。
后来,我们因为家庭安排发生变化,2013年底搬回海淀,只有周末偶尔过去。过年时看到王哥的父亲母亲,很朴实的一对老人家,开着屋门打扫卫生。看见我们,很热情地送给我们一袋从老家带来的做好的野猪肉,很香。大年初五,王嫂的姐姐来北京探亲,到我家里小坐一会儿。王嫂的姐夫是大学教授,谈吐不凡,颇有见地。
这家的女儿都好命,我心里暗暗地想。
再后来小甜开始上幼儿园,我开始每日回单位打卡上班。顺义渐渐去得少了,后来我们计划卖掉顺义的房子另做打算。
甜爸遗憾地说,卖这个房子,唯一不舍得的就是这家邻居。
甜爸加了王哥的微信,王哥常给他发信息。儿子被保送读清华大学了,但他想自己考;成绩出来了,考了全北京前三十名,还是读清华大学;儿子读研究生了。2020年,王哥告诉甜爸儿子要去哈佛读博士,入学已办妥。我凑过去看看照片,小伙子西装革履站在清华大学的讲堂上,不知在做什么演讲,一副精英派头,前途不可限量。
我翻看王嫂的抖音,视频里长得老高的帅小伙撸着袖子,给家人做了一桌子饭菜,拥着爷爷奶奶坐在餐桌边,笑容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