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尖100位材料学家中的华人学者(一)

杨培东,1971年8月出生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纳米材料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S.K.和Angela Chan杰出能源教授和化学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杨培东教授(图片来源:网络)

杨培东教授主要研究内容为一维半导体纳米结构及其在纳米光学和能量转化中的应用,包括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线电池、纳米线光子学、纳米线基太阳电池、纳米线热电学、碳纳米管纳米流体、低维纳米结构组装、新兴材料和纳米结构合成和操控。杨培东教授在半导体纳米线、原子组装方面具有开创性研究,并有望应用于一系列高技术设备,如微型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到晶体管、计算机电路、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殷亚东,材料科学家,江苏人,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终身教授,同时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学校的客座教授。

殷亚东教授(图片来源:网络)

殷亚东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材料及界面化学,以发展新材料和利用新能源为主题,以化学合成、组装和功能化为主要手段,同时跨越材料、物理、生物及工程等多个学科。以纳米技术为特色,致力于研究材料的新组成、新结构、新特性和新应用。殷亚东教授在新型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功能化及其在光子晶体印刷术等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这些领域产生了少有的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黄暄益,台湾清华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无机纳米结构控制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物纳米线、氮化镓空心球、金属氮化物纳米棒、有机硅薄膜、新型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纳米结构、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结构自组装等。

黄暄益教授(图片来源:网络)

夏幼南,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教授,自从1997年在美国化学界展开独立科研探索以来,夏幼南充分利用交叉学科的机会,大胆而又创新地融汇化学基础研究于新型纳米材料的探索中。

夏幼南教授(图片来源:网络)

夏幼南教授的研究团队率先尝试着通过理解和控制纳米结构的形成过程而巧妙地设计各种不同形貌规格的纳米材料。他们的长远目标是逐步完善纳米材料“设计规则”,建立大规模生产纳米材料的科学平台,从而将“纳米技术”造福于电子、光子、催化、信息储存和生物工程、癌症诊断与治疗等各个领域。夏幼南教授一直关注中国科技发展。夏幼南利用他与国际著名的怀利(WILEY)出版公司出版的《Advanced Materials》的密切关系,早在1999年组织出版了该刊物的中国专辑,以五星红旗为封面,集中展示了中国材料科学前沿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孙玉刚,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纳米材料研究中心终身研究员。多年从事新型纳米金属材料的构筑以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在贵金属纳米颗粒的规格化制备、空心壳纳米金属的结构形成与演化、柔性可伸展纳米电路及器件、以及新型柔性氢气传感器的研制等研究方向上均取得了创新性科研成果。

孙玉刚研究员(图片来源:网络)

END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