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犯案,阅读是破案
写作是犯案,阅读是破案
陆生作整理
杭州-沈
为什么孩子们仿写一般都可以比平时写作要精彩些?
杭州 陆生作
有章可循啊
就像我们去办事,事先知道了流程,就很轻松;如果不知道,一头雾水,得跑多少趟啊。
杭州-沈
有道理,陆老师的矛盾制造法等,我觉得就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不是不会写,更多的可能是不知道该写什么,没思路!
杭州 陆生作
现在办事不是“最多跑一次”嘛。作文也这么干。
愿望不要那么容易就实现,就是一波三折了。
现在的孩子太顺了。有一天去讲《难过》,都说没难过的事情。
杭州-沈
对,教个思路,授人以渔。
杭州 陆生作
任务——努力——失败——成功
就像唐僧取经,说孙悟空一个跟头到了西天,又一个跟头,取经回来了。这故事还怎么讲呢?
必须打怪一路打过去。
回来,飞回来。
好看,又不啰唆。
吉林 徐
各种妖怪各种打。
杭州-沈
就这么简单,就成了名著?为什么呢!
杭州 陆生作
名著是时间累积出来的。
在当时,西游记跟今天的偶像电视剧没什么差别,就是一通俗小说。
跟我们看孔子的话一样,怎么这么经典啊,其实,我们的爸爸妈妈也会说这样的话。
吉林 徐
越琢磨越有滋味的是名著。
看着消遣的是电视剧。
杭州 陆生作
打怪升级,是指作文结构。有了结构,要装潢,就涉及到语言什么的了。
再一个,名著有很多文化底蕴。
比如孙悟空出世,为什么先是一个卵,风一吹,才变成猴子呢?
因为他有九窍八孔,暗合九宫八卦。
杭州-沈
其实如果回想西游记的梗概,真的好乏味,打怪、再打怪、继续打怪……
所以不怕事情小,关键是能吹的精彩。
杭州 陆生作
但真的就是打怪,打怪,打怪……
81难么。
如果孙悟空能打赢,好像又简单了点,所以去搬救兵,救兵一来,故事又复杂了。
反正就是,制造矛盾、解决矛盾,加入新元素。
为了防止结构太散,再来个伏笔,比如孙悟空跳出八卦炉,掉了一块砖头,变成了火焰山。这样就连成一个整体,前后呼应。
其实,像我这样去看小说,太技术了,不如像女生看偶像剧,一边看一边抹眼泪有意思。但是,想要教写作,必须解剖。
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知其所以然。这样,教的也轻松,学的也有效。
老是说,要生动、要具体、要观察,怎么生动具体,怎么观察?如果学生不知道“怎么”,都是白干活。
杭州-沈
知道了怎么,也就知道了欣赏。
杭州 陆生作
对。
写,不是为了都当作家,而是为了欣赏。
能从阅读中感知作者的意思,就能共鸣,就有收获。不然的话,收获的东西都是死记硬背的。
阅读写作相互支撑的。
比如,[图片]这个对话,作者隐藏了甲乙的态度在里面的。
再比如,孔子说“郑伯克段于鄢”。为什么用“伯”?为什么用“克”?都是有态度的。春秋笔法就在其中。
[图片]再比如,这个例子。“割开空气”改成了“划开空气”就差好多了。
杭州-沈
这些就是给会读的人回馈的惊喜。
杭州 陆生作
写作就是设计迷宫,阅读就是破解。
写作是犯案,阅读是破案。
杭州-沈
写作,怎么样能最大限度让读者产生共鸣!是不是就多些主人公的心里描写?
杭州 陆生作
不是的。
共鸣来自共同的体验。
比如 ,我们读到一段话,会说“哇,写得真好啊,真的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共鸣了。
可能是写景,可能是对话,可能是心理等。
杭州-沈
我发现在孩子写主人公的心理,总是喜欢自己总结,以第三人说出来,不是以主人公自己表达出来。
杭州 陆生作
那是写作视角的问题。
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杭州-沈
第一人称,对读者的代入感就要强于第三人称,我感觉。
杭州 陆生作
是的。
第三人称是上帝视角,全盘掌握。
如果是第一人称,那“我”就不知道“你”的心理活动,就不能直接描写你的心理活动。只能是猜测。
杭州-沈
孩子总是用喜欢第三人称,是不是就说明孩子写的时候,没有身临其境来写?
杭州 陆生作
哪个人称想写得好,都要身临其境。
演员演戏一样的。
作者就是演员。
一会演这个,一会演那个。
要给读者一个画面感,而不是概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