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故事:从“马车铁道”说起……】

(1)马车铁道时期:1907-1925

马车铁道,是用双马拉着有铁轮的车厢在铁轨上行驶的车辆。这种车辆早在18世纪初出现于美国纽约。1896年传入日本。1907年传入沈阳。据《沈阳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10月。沈阳商务总会与日商合资创办的“中日商办沈阳马车铁道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9万元(奉票)。股票四六分成,中六日四,当年就动工铺设铁轨,分两期进行。

图1:美国最早的马车铁道车站和四轮马车

图2:日本上野公园门前的铁道马车

第一期从小西门,铺到奉天旧站即老道口。第二期延至奉天站(今沈阳站)。第二年1月4日通车营业。全线起自小西门经小西边门、十间房(今遂川街)、老道口到达沈阳站,长约六公里。在这条线路上有200匹马,29台铁轮车辆运行,每天往返160次,平均客运量约7000人次。乘车旅客分段付款。票价(小洋)3钱至6钱不等,宣统元年即1909年12月。当时的省会警务局向公司每月增收一百二十三两白银作为修马路的经费。票价上涨20%,这就是沈阳最早出现的公共交通工具。也是沈阳最早与外商合办的一家企业。

图3:沈阳小西门

图4:沈阳小西边门

图5:沈阳小西边门

图6:沈阳小西边门外

图7:奉天公园门前

图8:英美烟草公司(现北市家园)

图9:十间房(现遂川街)

图10:茅古甸(现老道口南)

图11:奉天驿(现沈阳站)

图12:奉天驿(现沈阳站)

图12:奉天驿(现沈阳站)

图14:奉天驿(现沈阳站)

(2)有轨电车时期:1925-1974

沈阳的马车铁道晚于西方百余年,是日商大仓祖将其国内淘汰的车辆倒卖到中国来的,从中捞了大量油水。不久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已远远不能适应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需求。到民国11年即1922年。中日合资商办的签约到期。便逐步停止营业。所铺设的铁道也陆续挖拆。民国14年即1925年8月31日才全部拆除。马车铁道的历史全部结束。

民国12年即1923年8月,奉天市政公所成立。次年着手修筑有轨电车,先修好从大西城门经由太清宫到小西门的路段。于民国14年即1925年10月10日通车。又赶修从小西边门到西塔的路段,与同年11月5号通车。这时,原经营马车铁道的日商大仓祖曾多次要求与中国合办。一度为奉天当局拒绝。直到民国14年1925年12月,大仓祖再次要求投资。日本驻奉天领事馆又出面干预,奉天省政府才被迫。才被迫同意成立中日奉天电车联络运输事务所,将小西边门至西塔和西塔至奉天站的线路改为联运线路。于民国15年即1926年6月1日。正式办理联运业务。民国19年即1930年,奉天市政公所又开辟了由太清宫。至大北门的有轨电车线路,这就是沈阳新办有轨电车的历史。

918事变后,日本关东军接受奉天市电车厂。于1937年,将大北门直到奉天站的线路改成一线。将大西城门到太清宫的内线改为二线。又从大北门起,把线路延长到大东门,从奉天站起,把线路延长到南五马路;还开辟了从大西城门起经南市场到奉天站;从民族电影院到新华广场;从大东门到黎明厂及从南五马路分别到崇德街、兴顺街等线路。从此,有轨电车成了奉天市的主要交通工具。

这是笔者去年在大连拍得的。

沈阳解放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至1958年,沈阳已有国产有轨电车170辆,居全国前列。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有轨电车日益显得步履蹒跚,从1956年起,沈阳开始逐年淘汰年久失修、钢轨枕木磨损腐烂的有轨电车,更换为无轨电车。1974年8月,沈阳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被拆除。从此,运行了半个世纪的有轨电车在沈城消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无轨电车开始在沈阳公交事业中扮演重要角色。

⑶ 无轨电车时期:1951-1999

从有轨电车到无轨电车,是沈阳公交事业史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样既保留了电车耗费能源低、污染小等长处,同时还具有不破坏路面、噪音小等优点。

1951年,沈阳开始创办无轨电车运输,架设无轨营业线路8.5公里,由天津购入单机无轨电车20辆,开辟了无轨电车一线(由沈阳站经中山广场、小西门、钟楼至大南门共6公里),二线(由和平广场至新华社,共2.5公里)两条线路,分别于10月1日和12月15日通车。无轨电车的建成通车,为沈阳公共交通谱写了新的篇章。从此,沈阳无轨电车事业发展较快,到1975年,无轨电车达到264辆;到1985年,全市无轨电车线路已经发展到15条,营业线路长度147.7公里,营运车辆458辆,无轨电车客运总数占市区电、汽车总数的53.6%,无轨电车已成为沈阳公共交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3年,电汽车客运量达到63334万人次,比1949年增长16.7倍。1984年,全市公共交通共有线路48条,电汽车1042辆。1980年-1985年,五年内新辟公共交通线路37条,公共电、汽车1036台,比1980年增加164台。

1988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有关全民、集体、个人办公交的政策,市内小公共汽车开始发展起来。

到1989年底,沈阳市小公共汽车已发展了27条线路922台车。

1990年10月,沈阳市公共交通联营公司成立,在国营公交空白区陆续开辟公交联营线路12条,参营车辆达到320台,线路总长达160余公里,线网覆盖7个区,既缓解了市民乘车难问题,又有效地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1995年,我市拥有公交汽车771台,公交联营汽车263台,中巴客运778台,电车558台,沈阳公交事业初具规模。

自1995年第一条无人售票线路221路开通以来,相继开通了2环、11路、203路、207路、214路、216路、217路、220路、604路等10条无人售票线路,新型中高档无人售票车和双层客车的大量投入使用,改善了公交车辆结构,为乘客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乘车环境。公交线网日趋完善,市民出行较便利。

90年代末期,全市拥有公交线路111条(含小公汽),客运车辆2464台;中巴线路36条,中巴车辆467台。

(4) “电改汽”时期:1999-2020

无轨电车陪伴沈阳人走过48个春秋后,当局者称无轨电车有受线路严格局限,织网密布会影响城市面貌,以及高投入、低运行等缺点,决定取消无轨电车。我市投资1.7亿元,将无轨电车由“福莱西宝、黄海、沈飞、华龙”四种车型545台汽车所取代。

于1999年7月,无轨电车全部退役,代之以所谓的“环保汽车”。“电改汽”使沈阳公交事业的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转变。

时至今日,我们不好说当年取消电车究竟是否正确,但是当我们把满城的电车线网拆除后,天空中是否就豁然开朗了呢?我们的环境污染是否减少了呢?我们是否看到了有些城市在保留和发展电车?

2000年至今,面对日趋恶化的交通环境,沈阳市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新增公交车2250台。使全市大公交车辆达到4357台,大公交线路达到119条,使每万人拥有公交车由12.84台增加到15台,线网密度由2.7公里/平方公里增加到3公里/平方公里,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2004年,沈阳实行公交IC卡乘车,并新开通16条公交线路。公交公司达到六家,分别是沈阳客运集团、沈阳丰城巴士有限公司、沈阳丰城公交有限公司、沈鑫巴士有限公司、沈阳康福德高安运有限公司、沈阳康龙城市巴士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

《沈阳市公共交通发展历史》

《沈阳掌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