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联选萃:知交(上)

知交也就是朋友。从文字起源上讲,“朋”好像是连起来的两串玉,“友”好像是两只手,合起来大约就是“一块相处”、“互相帮助”的意思。在人类社会早期,不管是狩猎采集,还是农耕战斗,最需要的就是体力协作。后来社会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出现了专门的脑力劳动者。也就是孟子讲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对于劳心者来说,体力上的合作变得次要了,他们协作的主要目的是交换思想、共享知识,因此这里用“知交”来概括这一类对联。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资金在于流动,朋友在于走动。因此要经常邀请朋友见见面。要见面嘛,略备酒菜那是自然的。西泠名士陈鸿寿(1768-1822)先生写过这样一幅:“山中酒熟试留客,竹里日高时读书”——山里风景好,空气好,还有无污染的水果蔬菜,更重要的是有刚酿熟的好酒。哥们,快来吧!陈公此联,辞翰俱佳,在其流传墨迹中也算是难得的妙品。

说好要来,我就等你,座位都给你擦得干干净净的。山阴名士梁山舟(1723-1815)尝写此意——“坐因佳客常虚左,帘为春风半卷东”。此联写于“壬戌之秋”(1802年),正是“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时节,梁先生年届八旬,人书俱老,已臻化境。

这不,日思夜想的好朋友终于来了。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别光激动,赶快请上座、上好酒吧!“爱客快倾新酿酒,耽书贪趁未残灯”,何绍基(1799-1873)这一联,笔下生风,真写出画面感来了。

好朋友往往会像春风一样,令人心旷神怡。大家看,古书上有这么一段话:

朱公掞(音“艳”)来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

朱光庭是程颢(1032-1085)的弟子,听老师谈经论道不仅没觉得枯燥,反而像沐浴在春风中一样舒坦,成语“如沐春风”就是从这来的。要有春风一样的感觉,不仅需要讲者善讲,还需要听者善听。否则就是如坐针毡了。

说到这想起郭沫若(1892-1978)曾有一联:返国空余挂墓剑,砍泥难觅运风斤。下联是《庄子》里的一个故事——讲楚国有个人鼻子上沾了一点泥,一个石匠大斧一挥给刮掉了,却一点没有弄伤鼻子。石匠的技术固然高超,但这个楚人也不简单,一般人是没胆量这样“配合”的。

所以说真正的好朋友,必定是互相深知的,说起话来也总能体会出对方的言外之意。佛教中“拈花微笑”的故事,也就是“知己会心”嘛。这种“会心”往往能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下面这一副“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或许蕴含这这样的意思吧。此联集的是孙过庭(646-691)《书谱》中的字:

酒越喝越高,兴越聊越浓。清代广东才子张维屏(1780-1859)这一联——“鸟语新晴花放日,客谈旧事酒酣时”,读来常使人回想起曾经的美妙时光!

当然,有酒就有豪情。“大哥,这个你最清楚,要不是XXX我一定会YYY的!”吹牛也好,壮怀也好,只要高兴就好。大家看近代篆书名家王福厂(1879-1960)(“厂”读作“安”)这一副——杏花村馆酒旗风,好景何曾虚过;明月楼台箫鼓夜,壮怀谁与重论。读来真令人荡气回肠,不能自已。

当然,对于知心好友,更多时候是沏一壶清茶,静静聊天。此时,对面的的好友就如明月一般澄明清静。王文治这一联“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遣辞平淡而意味醇厚,用笔也潇洒倜傥,摇曳多姿(王言此联乃董其昌所作)。

过去的故事太多了,东拉西扯,往往漫无头绪,酸甜苦辣,时而拍案共鸣。那些个说不清的是非得失,就让它gone with the wind——随风而逝吧。何绍基这一副“往昔甘辛皆共喻,中间得失颇难评”,与尔心有戚戚焉乎?

有好朋友能“共喻”,也算是一种排遣吧。但恐怕更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发出“一生甘苦谁可喻”的叹息了!

一般人不理解自己,这没什么。既然不愿意泯然于众人之间,为什么非要让众人理解呢?但是自己的心思,老朋友一定是明白的。“立脚怕随流俗转,高怀犹有故人知”,——我不是那种随波逐流的人,我的心思只有你能懂,今天你来了,咱们就聊个痛快吧。这一副于右任(1879-1964)先生的草书,刚柔并济,细细观之,似有一股浩然气在纵横驰骋。

把酒言欢之时,常常会讨论到人生中、宇宙间最根本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宇宙的意义是什么?这些个哲学的原始命题,或许永远没有答案。王阳明(1472-1529)先生有一首《别诸生》说得好: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知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握手临歧更何语,殷勤莫愧别离筵。

哲学的趣味或许也正在于这无穷无尽的探讨之中。“论交拨置形骸外,谈道欲度羲皇前”,看看王寿彭写的这一副,这位状元公,是不是也常和老朋友聊到此类问题?

有时候还会和知心老友彻夜长谈。朱熹(1130-1200)曾有诗云:

忆昔秋风里,寻朋湘水旁。

胜游朝挽袂,妙语夜连床。

别去多遗恨,归来识大方。

惟应微密处,犹欲细商量。

大家看这个“妙语夜连床”,白天没聊够,晚上住下、躺在床上再聊个痛快。为啥说是“妙语”呢?根据个人体会,两人在深度聊天时,大家互相踩着对方的思路步步深入,往往会擦出更闪亮的火花。有些见解,有些言语,你根本不知道是怎么从脑子里冒出来的。真是太过瘾了!(提醒一下,以后在聊天时注意录音哟)

下面看看李鸿章(1823-1901)这一副——得高人时共榻,喜开别业为藏书 。常言“可与知者道,难于外人言”。这位身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名满天下、谤亦随之的李中堂,会有多少压抑和惆怅需要向知交连床倾诉呀?

欢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这一次分手时,下一次见面也要约好。“春日莺花图画里,秋风鸡黍故人期”,何绍基这一联好像是在说:“咱们说好了,秋天你一定要来!好酒好菜等着你哩。苏东坡不是说过'人似秋鸿来有信’吗?你千万别忘了哟!”

有时候也会有意外的惊喜——正想着老朋友呢,老朋友真的就来了——“正欲清谈逢客至,偶思小饮报花开”,这个真是太惬意了!

没找见图片,自己写充数。

还有一副——“纵饮欲谋良夜醉,殊方又喜故人来”,故宫博物院老院长马衡(1881-1955)先生的手笔,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有时候也会伤感——“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老伙计呀!您怎么就不来了呢?剩却我一个人孤零零地“闲敲棋子落灯花”。

上联书写者:吴熙载(1799-1870),扬州人,清代著名书画篆刻家。

有聚有散,世之常情。秦少游(1049-1100)讲过: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男女的感情是这样的,知心好友间也差不多。金农(1687-1763)先生这一副“奇书手不释,旧友心相知”,有这个意味。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淡如水。真正以道义相期许的朋友,不会像名利场上某些所谓朋友之间那样,整日钻营谋划、追名逐利。看看吴恒先生的——“相见亦无事,不来忽忆君”,这是一种怎样的淡而有味、期而不求的知心呢?

上联书写者:吴恒。对联作者:厉鹗(1692-1752),号樊榭,钱塘人,清代文学家。

(0)

相关推荐

  • 【郁氏文化】美妙梅花图,深厚故人情 —赏读郁达夫诗作《谢十万山人寄赠梅花图》 (文/蔡炯)

    郁氏文化 美妙梅花图,深厚故人情 -赏读郁达夫诗作<谢十万山人寄赠梅花图> 蔡炯 郁达夫游历很广,交友也同样广泛,朋友很多,有柳亚子.鲁迅.沈从文等文人雅士,他的朋友中有一位叫谢十万的,是 ...

  • 人生得一知己足也,斯世当以同情视之。

    一.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四.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 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六.君子之交淡若水 ...

  • 书房联选萃:知交(下)

    知心朋友总是难得,旧王孙溥儒(1896-1963)曾有一联感叹此事:天下几人堪供语!世间何物可耽情!溥先生是恭亲王奕訢的孙子,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出身高,学问也深,一般人很难看上眼,找个知心朋友也真是 ...

  • 书房联选萃:寄托(上)

    漫漫人生,总得有点爱好来寄托身心.唐代大画家张彦远(815-907)曾有一段话讲自己: "鸠集遗失,鉴玩整理,昼夜精勤,每获一卷,遇一画,毕孜孜葺缀,竟日宝玩,可致者必货敝衣,减粮食.妻子童 ...

  • 书房联选萃:敬谨(上)

    "敬"指的是"严肃认真","谨"指的是"小心谨慎"."敬"与"谨"相比,&quo ...

  • 书房联选萃:安逸(上)

    从"安逸"这两个字的造字本义上讲,"安"是个会意字--上面"宝盖"指房子,下面是个"女".女子呆在家里,感觉很" ...

  • 书房联选萃:惬意(二编上)

    "惬意"已经写过一篇了,最近又陆续搜集了一些这一类的,这里录为"二编",分"上"."下"两讲来说一说. 这一讲先说一说陶 ...

  • 书房联选萃:修身(上)

    这一讲来说说修身.先讲一个小故事: 王阳明先生小时候,曾问老师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老师讲"是考功名做官",王阳明觉得老师讲的不对,他认为读书的目的应该是"做圣贤那样的人&q ...

  • 书房联选萃:出入(上)

    孔子曾讲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大约是--天下要用我的话,我就好好效力:要不用我的话,我就藏起来,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孟子也讲过类似的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用之则行&quo ...

  • 书房联选萃:超然(上)

    "超然"这个主题源于苏东坡的名篇<超然台记>.这个台是东坡先生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时修葺的,弟弟苏辙很了解哥哥的怀抱胸襟,为其取名"超然台". ...

  • 书房联选萃:聪明(上)

    这一讲我们来说一说聪明.常言"耳聪目明",指的就是眼睛和耳朵这两个器官性能良好.现在大家讲"聪明",多指它的引申义,也就是--脑瓜很机灵.智商不一般. 先看左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