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28.2|什么是大白若辱?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恒德不忒;
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这一章分为四节,分别是成就“圣人”的四个步骤:
第一节,知其雄守其雌,讲“人”;
这是成就圣人的第一步,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即“立心”,为天地立心。
第二节,知其白守其辱,讲“地”;
这是成就圣人的第二步,要在某领域实践一番事业
即“立功”,为生民立命。
第三节,知其白守其黑,讲“天”;
这是成就圣人的第三步,要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
即“立言”,为往圣继绝学。
第四节,朴散则为器,讲“行”。
这是成就圣人的第四步,理论指导实践,开辟新天地
即“立德”,为万世开太平。
前三节都是“知”,只有第四节是“行”。
对于想成就圣人的人,“知易行难”:前三步容易,最后一步难!
也就是说“立心,立功,立言”相对容易,而“立德”最难。
当然了,对于凡人来说,知也极难!
圣人之路,每一步都是下一步的基础,是递进的。
当第一步完成,人就开悟了。
开悟了,就能看透事了,知道自己该干啥了。
有了目标,才能去作一番大事业,开始第二步。
第二步的起点就是“知其白”,
要想知其白,就得能看透事。
所以,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前提条件。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什么是大事业呢?
就是让天下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圣人知道什么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天下;
但是要想让天下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就得自己先不怕脏不怕累,
把天下的污秽洗刷干净。
这就是“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洗啊,洗啊,天下越来越干净。
一直洗到,洗无可洗,就大功告成了!
这就是“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大功告成之后,天下去掉了多余的累赘,回归了原来的朴素。
这就是“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辱,很容易让人想起“大白若辱”。
有一个哲理小故事,最能说明“大白若辱”的道理。
一辆火车飞驰而来,不远处的火车道上有900个小孩在玩耍,这时候提醒他们离开已经来不及了。在火车和900个小孩之间,有一个道岔和一个扳道工,扳道工只要将火车行进路线扳到另一条岔开的废路上,这900个小孩就可以得救,然而另一个悲剧却无法避免,因为有1个小孩在废弃的道路上玩耍。
扳道工面临抉择,如果改变火车行进路线,900个孩子得救了,但是这900个小孩和亲友未必会感谢或保护扳道工,而那一个死去孩子的亲友却可能和扳道工拼命。
如果扳道工不改变火车行进路线,悲剧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扳道工如果及时出现在事故现场,积极营救伤者,也许他会成为英雄,被歌颂和敬仰。
如果你是扳道工,你怎么选择?
改革者的命运,就如同这个扳道工。
改革者往往是大智慧的人,他们高瞻远瞩看到了火车不改路线的危险。毅然选择改变路线,于是多数人得救了,但改革者的命运却常常是悲惨的。
一方面,那些得救的人,也许并不知道自己曾与危险擦肩而过,他们不知道改革者的功劳。也许知道改革者的功劳,却也觉得获救理所应当。还有人会抱怨改革者救他们救得不彻底,甚至有人抱怨改革者,让他们失去近距离和火车亲密接触的机会。
另一方面,那些在改革中受到伤害的人,对改革者往往恨之入骨,辱之,毁之而后快。
这就是“大白若辱”的真实含义啊!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的例子比较多。

比如,许多革命先辈,为了让中国“复归于朴”,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前仆后继。

他们知道“一切都是为了和平”,但是为了和平,却先要拿起枪打仗,去消灭所有“挡在和平路上的敌人”。

这也是“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一直消灭掉所有的敌人。

比如,教育的朴是什么?

教育的朴是”学生自我觉悟,不再需要老师。“

良师要”知其白“,知道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不再教育学生。

还要”守其辱“,要做恶人,严师出高徒嘛!

良师要为天下浴,洗掉学生心灵蒙上的尘土。

一直洗得干干净净,大功告成。

大功告成,学生能够自己走自己的路,不再用老师教育了。

于是,复归于朴。

比如,医疗的朴是什么?

医疗的朴是”病人恢复健康,不再需要医生“。

良医要”知其白“,知道治病的目的是,病人不再需要医生。

还要”守其辱“,打针吃药动手术,都是伤人之事,良药苦口嘛!

良医要为天下浴,扫除病人身上的疾病。

让病人恢复健康,复归于朴。

如果病人越治越离不开医生,这就是背离了“朴”。

不是所有人“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都能修成正果。
有些人,一生都走在“复归于朴”的路上。
比如,地藏菩萨的朴,就是“地狱全空”。
观音菩萨的朴,就是“众生度尽”。
于是,这两位菩萨,一直都在“为天下浴”,
总是,无法“恒德乃足,复归于朴”,无法成佛。
(0)

相关推荐

  • 国学普及(三):无为,真的是什么都不用做吗?

    有朋友发信息说:马老师,如何看待老子所说的"无为"?是什么都不用做吗?躺在那里等死,不是鼓励人们都做懒汉吗?那人活着还有啥意思? 是啊,如果大家都"无为",什么 ...

  • 德经之十、不出於戶、以知天下

    帛书校订本: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白话通译本: 不用出远门,就能够知道天下大事.不用看窗外,就能知道自然规律.走出门 ...

  •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二十二章 全德自隐章 ...

  •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原文 道汜(sì)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生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 ...

  • 经典直解:老子五千言(28—36)

    第二十八章 恒德不离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直解:知道自己的雄壮,却能够表现出柔弱,就像天下的沟溪:成为众水所聚的沟溪,长期保持不变:长期不变,就能够回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4|立心立功立言立德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则为官长.     这一章最后两句话的思想有点震撼,我想了一周才想通顺.     第一句"朴散则为器"就让人深思,然后拍案叫绝.     先来解析这句话.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3|什么是无极?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8.1|尼采和老子的精神最高境界

    <帛甲老子>第28章简体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恒德不离: 恒德不离,复归婴儿. 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 为天下浴,恒德乃足: 恒德乃足,复归于朴. 知其白,守其黑,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3章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不忘者,寿也.       这一章,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2|人脑子和狗脑子的区别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1|为什么道大而朴小呢?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