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研究《孙子兵法》第一人,为什么学而不用?

《孙子兵法》一共是13篇,每一篇都非常简练。从《计篇》开始,到《用间》篇结束,一共6000多字,言简意赅,读起来让人回味无穷。

一. 孙子的战略原则知多少?

孙子从实战需要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战略原则,这些原则以非常精简的话语提炼出来。例如:“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道,天,地,将,法”,“智,信,仁,勇,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些重要的战略论断是从实战当中不断提炼出来的。

曹操是注解孙子兵法的第一人,可是在战争当中,曹操并没有做到百战百胜。孙子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作战一定要百战百胜。曹操虽然对兵法研究很深入,也有自己的兵法作品。他和袁绍的官渡之战,确实做到了知彼又知己。可是曹操明明知道自己的兵力弱于袁绍,为什么一定要强战呢?这种战法和孙子兵法的知彼知己,是相违背的。当时的袁绍大军,是曹操的10倍以上。

按照史书《三国志-袁绍传》,袁绍的兵力是:“精卒十万”,曹操的兵力是:“兵不满万,伤者十之二三”。《三国志-曹操传》。假设按照这个兵力计算,那就表示双方的兵力应该是1:11的关系。曹操完全是弱势,如何以少胜多呢?曹操是深究兵法的人,为什么在这种状态之下,依然要持久战,最后还打败了袁绍呢?

二. 曹操的举一反三

这说明曹操的学《孙子兵法》和用《孙子兵法》的时候,跟我们有一个不一样的学习角度。孙子兵法讲:“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也讲到了兵法的重要原则:“不若则避之”。在官渡之战,我们看到了曹操,并没有按照这些战略原则用兵。而是反其道行之,在万般无奈之下,准备退兵。

退兵前,他还是做了两个动作。第一个动作,请教他的军师荀彧先生。荀彧帮他做了第三角度的知彼知己的分析,荀彧分析自己的前期老板袁绍先生:“欲重宽缓,法令不行,适足随多,难有大用”。对自己现在的老板曹操也有分析:“法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少,人争至死”。

在这个层面上,荀彧分析的非常透彻,也鼓励了曹操必须持久战。持久战赢来胜利曙光,许攸投降了曹操,曹操根据许攸提供的分析报告,重新调整了战略方向,改为:“弃正兵,用奇兵”,采取偷袭法直接袭击袁绍的粮草重地。最后以最小的投入赢得了这场官渡之战。我们看到了曹操在使用孙子兵法当中,违背了几个关键原则:“兵贵胜,不贵久”,(孙子反对持久战)“十则为之(孙子喜欢用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兵力悬殊,就要避开敌人的锋芒)”,“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过于坚守,就成为强大军队的俘虏)。孙子提出的这些军事战略原则,曹操都违反了,可是为什么他还是胜利了呢?

三.回到原点,得人者得天下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最重要的因素,是因为他得到很多能人智士的协助,他自己有强大的智囊团。袁绍正好相反,他身边的很多优秀模式没有得到很好的重用,也没有得到才能的发挥。

在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曹操打败了袁绍,来到袁绍墓前进行祭奠,曹操一边流泪,一边自述:“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大体意思是:我们一起起兵,如果没有成功,你会怎么办呢?)吾问之曰:“足下意欲如何?”(曹操问袁绍,你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本初曰:“吾南拒河北,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袁绍的意思:我能够在河北这一带盘踞起来,然后一步一步向南争夺天下。)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驭之,无所不可”。(曹操的意思是:我吸收天下最有智慧的人才为我所用,任何事情都可以完成。)《三国志-曹操传》。

通过这段话的分析,我们看到了曹操打败袁绍的根本原因,在于曹操得到天下之才,打造自己的智囊团,发挥了智囊团的力量。而袁绍只有“地盘思维”,背负了很多的“地盘成本”,丧失了“智囊团”的价值,忽略了人才的优势。他身边重要的两个谋士,一个田丰,一个沮授,提出很多重要战略建议,最后袁绍根本不听。 打败袁绍的是袁绍,曹操只是在官渡之战中,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

曹操学习兵法,深晓兵法,在官渡之战用兵的时候,完全没有按照兵法原则进行作战。因为曹操掌握了比兵法更为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人才资本化,如何发挥智囊团的价值。

到此,作为创业的老板,要学会三个智慧。

1. 学习《孙子兵法》,千万不要陷到兵法原文,而不自拔,把兵法当作战略教条,陷入到形式主义当中。

2. 最高的用兵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谁能够得到最优秀的人才,建构最好的智囊团,就能够得到天下。

3. 学了兵法,要反向使用兵法。要有正向思维,同时还要有反向思维,才能够把控好战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