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嗣子鼎:青铜铭文书法代表作

商代后期 《戍嗣子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藏

一九五九年河南安阳後冈圆形殉葬坑出土,同出者还有铜卣、铜爵等器。圆形、口沿二直耳,三蹄足。颈部饰兽面纹。器内铭文三行三十字,其中合文三。铭文记商某王某年,九月丙午这天,商王在宗庙明堂大室,赏赐给戍嗣子贝二十朋,戍嗣子因受荣宠,作了这件祭祀父亲的宝鼎。铭末“犬鱼”应为戍嗣子所属家族的族徽。

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具社交?Soul,展示最真实的自己

广告
展开剩余44%

铭文:

丙午,王商戍嗣子贝廿朋,才(在)阑宗。用乍父癸宝鼎。隹王(宀食凡--宝盖头下面左食右凡)(宀女刃闻--宝盖头左女右刃下面是闻)大室,才(在)九月。犬鱼。

铭文字体大小虽不够整齐,但笔道镌刻清晰,雄伟有力,有的字体还具有典型的波磔体风格。器物本身和铭文内容对青铜器断代、商代历史地理、以及古文宇研究都有着一定的价值。(杜乃松)

图文由可嘉提供

选自《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商周至秦汉书法

赏析:

和殷墟甲骨类似,这篇铭文文字的象形程度依然很高,但是,笔致的精到和结体的成熟,已经显示出当时人们对书写技艺的把握和对汉字形体美的感觉已经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特别是该铭文除了个别字(如首行“嗣子(合文)”)之外,上下排列已经非常整齐,行气非常贯通,有了较强的经营章法的能力。此铭的书写者书写水平很高,铸刻也较为精致,是商晚期较为精彩的青铜铭文书法作品之一。

(0)

相关推荐

  • 超高清图片,带你体验青铜铭文的震撼之美!

    超高清图片,带你体验青铜铭文的震撼之美!

  • 殷墟 · 青铜之光

    中国出现冶金术或青铜器的的时间比较晚,但却发展的很快,除了那些简单浇铸就可成型的小刀和箭头,在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陶寺文化出现了使用内外复合范铸造的铜铃,在三千多年的二里头文化出现了结构复杂和有精美纹饰的 ...

  • 殷墟博物馆 上

    建国以来,殷墟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一部分被国家博物馆拿走,一部分被河南博物院拿走,还有一部分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里.为了配合殷墟申遗,也为了更好地全面展示殷墟文化,2007起安阳市出资,社科院考古 ...

  • 汉青铜四乳升仙铭文镜

    汉青铜四乳升仙铭文镜 直径22.5厘米, RMB 1,725,000 , pingpu

  • 书法起源——金文的发现与研究

    书法起源--金文的发现与研究 2021-09-02 20:52·生活闲记 后母戊方鼎铭文/商青铜,河南安阳武官村北地出土. 大家对"金文"两个字会有些陌生吧,我也是一样,初次看到这 ...

  • 思惟讲堂——先秦书法(上)

    思惟考研十一开课 还不扫描二维码咨询我们吗? 先秦书法(一) 一.汉字的起源 作为书法艺术,随着文字书写而发生,然而它并不完全依赖.制约于文字书写,从商代到秦王朝,它是沿着美化装饰.规范化正体.通俗性 ...

  • 商代《戍嗣子鼎》书法欣赏

    商代后期 <戍嗣子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藏 一九五九年河南安阳後冈圆形殉葬坑出土,同出者还有铜卣.铜爵等器.圆形.口沿二直耳,三蹄足.颈部饰兽面纹.器内铭文三行三十字,其 ...

  • 读“戍嗣子鼎”,话上古人的酒和豆浆(读甲骨金石文劄记)

    ​       在元朝以前,中原华夏人酿造的酒比较浑,有渣滓,如唐.宋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那时候没有玻璃. ...

  • 戌嗣子鼎铭文拓片及临作

    戍嗣子鼎,商代晚期.1959年5月河南安阳事后岗殉葬圆坑出土.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高48厘米 .口径39.5×34.5厘米 .腹深24.6厘米,重21.5公斤.直口折沿,腹微鼓,双立耳,圜 ...

  • 陕西博物馆有个五祀卫鼎,铭文破解一个历史谜团,被称为青铜史书

    春秋战国时期,"鼎"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食具,同时,它也被视为传国重器,还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鼎盛时代等等.在各地的博物馆中,我们会经常发现"鼎&qu ...

  • 王进锋:商代官员的仕宦——由戍嗣鼎新释引发的探讨

    出土于安阳后冈圆形坑的戍嗣鼎,是商代末年的一件重要带铭青铜器.它是认识该圆形坑和相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从前期研究成果来看,很多学者对戍嗣鼎进行了考释和研究,整篇铭文的含义基本明确,但是其中仍然有个别字词 ...

  • 【珍藏】三代青铜器铭文书法赏析

    食器·鼎铭文拓片 西周早期 厚趠方鼎 释文:唯王来各于成周/年.厚趠有(馈)于/溓公.趠用作氒/文考父辛宝尊/.其子子孙永宝. 西周早期 扬方鼎 释文:己亥.扬见事/于彭.軎叔赏/扬马.用作/父庚彝. ...

  • 康熙、雍正、乾隆、道光皇帝为什么要把亲生儿子过继给其他宗室为嗣子(嗣孙)?

    有清一代,共计皇帝(含后金汗)十二位,而各代皇帝诞育皇子数量分别为:太祖十六人.太宗十一人.世祖顺治帝八人.圣祖康熙帝三十五人(因为人数太多.所以夭折的就不再序齿,有排行的二十四人).世宗雍正帝十人. ...

  • 你是否知道嗣子、祧子、继子,养子,这四者之间有何不同?

    修谱师,是一群专门给各个姓氏修家谱的人.修家谱的意义就在于"明世系,辩血统",使人不忘本. 在古时候,曾经有专门官职来管理这一块.据<周礼·春官> 记载,周天子所设立的 ...

  • 高清珍藏|三代青铜器铭文书法赏析

    食器·鼎铭文拓片 西周早期 厚趠方鼎 释文:唯王来各于成周/年.厚趠有(馈)于/溓公.趠用作氒/文考父辛宝尊/.其子子孙永宝. 西周早期 扬方鼎 释文:己亥.扬见事/于彭.軎叔赏/扬马.用作/父庚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