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嗣子鼎:青铜铭文书法代表作
商代后期 《戍嗣子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藏
一九五九年河南安阳後冈圆形殉葬坑出土,同出者还有铜卣、铜爵等器。圆形、口沿二直耳,三蹄足。颈部饰兽面纹。器内铭文三行三十字,其中合文三。铭文记商某王某年,九月丙午这天,商王在宗庙明堂大室,赏赐给戍嗣子贝二十朋,戍嗣子因受荣宠,作了这件祭祀父亲的宝鼎。铭末“犬鱼”应为戍嗣子所属家族的族徽。
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具社交?Soul,展示最真实的自己
广告
铭文:
丙午,王商戍嗣子贝廿朋,才(在)阑宗。用乍父癸宝鼎。隹王(宀食凡--宝盖头下面左食右凡)(宀女刃闻--宝盖头左女右刃下面是闻)大室,才(在)九月。犬鱼。
铭文字体大小虽不够整齐,但笔道镌刻清晰,雄伟有力,有的字体还具有典型的波磔体风格。器物本身和铭文内容对青铜器断代、商代历史地理、以及古文宇研究都有着一定的价值。(杜乃松)
图文由可嘉提供
选自《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商周至秦汉书法
赏析:
和殷墟甲骨类似,这篇铭文文字的象形程度依然很高,但是,笔致的精到和结体的成熟,已经显示出当时人们对书写技艺的把握和对汉字形体美的感觉已经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特别是该铭文除了个别字(如首行“嗣子(合文)”)之外,上下排列已经非常整齐,行气非常贯通,有了较强的经营章法的能力。此铭的书写者书写水平很高,铸刻也较为精致,是商晚期较为精彩的青铜铭文书法作品之一。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