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在头

​三阳在头

三阴在手

脉之阴阳

学习传统文化

研究中医理论

弘扬传统文化

结纳同道共研

脉搏也有阴阳

且有多个层次

首先

脉搏的形态:

脉搏如波浪

有“起伏”

有“来去”

其起、其来为阳

其伏、其去为阴

静者为阴

动者为阳:

脉搏缓慢的为阴

脉搏快速的为阳

脉的形态:

起伏、动静、

快慢、乱平、

紧松、涩滑

等相对概念

可定义阴阳

《内经》

对脉的形态

或者称脉象

有专门分析

不同脉象对应

脏腑、脉络的

气血阴阳的

特征也不同

其次

脉的阴阳,指的即是

脉搏所在部位的阴阳

脏为阴、腑为阳

联络六腑的

手足三阳经脉

都汇总到头部;

联络五脏的

手足三阴经脉

也都到胸和手

三阳在头

三阴在手

诊候三阳的,脉搏在“人迎”

诊候三阴的,脉搏在“寸口”

人迎诊断六腑的气血特征,为阳脉

寸口诊断五脏的气血特征,为阴脉

从人迎和寸口

脉博的相互比较

可以大致判断出

脏腑、阴阳之间

气血的失衡与否

单一脉搏

的组成也

有阴有阳

前段已介绍

日常做心电图

主要的两个波

即“S”和“T”波

通常切脉也能

感到两次搏动

这两次搏动

前一个为阴

后一个为阳

阳的部份是胃脘推动

阴的部分是指真脏脉

前段讲,“真脏脉”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

五脏脏气

必需依靠

“胃气”

(胃脘的阳气)

才能够传输到

手太阴肺经的

“寸口”部位

四时诊候所得的正常脉象

即是五脏的正常脏气脉搏

胃气消失

五脏即现

“真脏脉”

真脏脉

都意味着

后天之本

胃的功能

已经断绝

没有吸收营养的能力

自然就会,很危险了

真脏脉现,病亡日期

也就基本,可以推算

真脏脉的出现

可定死生之期

其总结说:

凡持真脉之藏脉者

肝主悬绝急,十八日死;

心至悬绝,九日死;

肺至悬绝,十二日死;

肾至悬绝,七日死;

脾至悬绝,四日死”

日常自己切脉

可以体会得到

吃饱饭后,胃脉,相对弱

饥饿之时,T波胃脉比较明显

这里,由于经验

优先存在一个疑问

现代“独断寸口”之时

左右手腕“尺关寸”三部

分别单独对应五脏脉象

不知实践中寸口的三部是否

能分别切得五脏的不同脉象

进而能得相应脏器的真脏脉

或许,通过三部九候

而更有针对性的切得五脏脉象

而更能明晰诊断五脏气血虚实

都需要实践

进一步证明

《内经》不仅是

一门“自证”的理论

在现代要继承发扬

更需要“实践”证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