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说红薯
最近,有个同学写了一篇《红薯》的文章,正好我的同事也送给了我一些红薯,我对红薯也有特殊的感触,我也来说说红薯。
红薯也是外来物种,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 红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因红薯耐酸碱性好,土壤环境适应性强,且其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所以种植广泛。
种红薯要从红薯育秧说起。我不了解现在的红薯育秧方法,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薯育秧,大概在惊蛰时分,生产队就开始建育红薯秧的火炕床了,火炕床的结构和人睡觉的火炕结构差不多,也象现在的联排别墅一样用土坏垒出一个个的畦,里面填上农家肥、圈粪配沙土,平整、压实,就开始用修剪树木减下来的树枝烧火炕,再加上秧苗床上农家肥圈粪的发酵升温。等温度到了十七、八度,就可以下种了。将种薯整齐的斜放着摆满秧苗床,再用沙土将红薯间的缝隙填满并覆盖,然后覆盖麦秸和草苫子,捂的严严实实。,看床人要经常调节火力和及时掀盖草苫,保证秧苗床的温度基本稳定,确保种薯有足够的出芽率,为当年红薯的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一个多月的生长,大概到了谷雨时节,红薯芽长到二十公分左右高,满床的红薯芽挤得密不透风,便要拔红薯秧往大田里栽种,我们称为栽红薯。栽红薯的地里,已先封好了红薯埂,红薯埂宽一尺多点,下宽上窄,彼此平行,每个红薯埂上栽种两行红薯,每亩栽种量大约三千棵左右。栽红薯时我们这里正是“春雨贵如油”的干旱季节,很少下雨。遇上干旱,为了节约用水,又保证红薯秧的成活,栽种之前首先要把红薯秧的底部用胶泥汤蘸一下,以便锁住水分。在红薯埂上用锄头挖成一个个的小坑,每个坑里浇上一瓢水,水要靠人力挑水,一瓢一瓢地浇,然后把蘸过胶泥汤的红薯秧栽种到每个浇过水的土坑里,栽种的时候红薯秧周围的土要用手压实,红薯秧才好成活。用水是极为珍惜的。
红薯栽好后,过几天就返苗发青了,开始生根生长,大约十天半月就开始用锄头中耕松土,除草保墒。再过一段时间,红薯秧子便匐匍于地上,贴着地面生长,红薯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节处有次生根生成,次生根能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使营养生长旺盛,藤蔓徒长,从而抑制了生殖生长,薯块生长就慢。同时,次生根也会长出小薯块,造成养分不足,出现“大家都吃不饱”的现象,从而造成红薯产量低。在这种情况下,红薯秧就要经常翻动,控制次生根的生成,抑制徒长,从而为生殖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使薯块快速生长。这就是红薯种植中的一种农活,叫“翻(红薯)秧”。红薯翻秧,就是人工开始把红薯秧子从它长的地上拿起来,翻到反方向。种一季红薯,一般要翻三次秧,红薯才能长得好,翻红红薯秧这种农活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红薯还分春红薯和麦茬红薯,麦茬红薯是在麦收后,从春红薯地里的红薯秧秧子上剪下一段作为种苗栽种的红薯。
长势喜人的的红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叶也是很好的食物,快到霜降时,叶的养分也不能传到薯块了,叶子长着也是浪费,生产队里就会划片把红薯地分给各家各户,让人们揪红薯叶,一篮一篮地揪下来,一包一包地背回家,把这些红薯叶子晒干,红薯叶菜不好吃,即使加盐加醋加上蒜汁,也还是难于下咽。但在肌荒年,红薯叶可救了不少命,所以家家,不论吃与不吃,都要以备春荒。
霜打后的红薯叶
过了霜降,秋收秋种忙过后,没了什么紧要的事,就开始刨红薯了。刨红薯是一件高兴的事,把秧割了,团成一个球,红薯秧晒干是很好的猪羊牛马牲畜饲料,看着红薯埂领上崩开一道道宽宽的缝,心里那个欢喜是不言而喻的,然后,用粪叉(一种有四个或五个钉齿的翻地的农具)小心地从一侧把红薯翻出来,让果实裸露出来,不伤皮不伤肉的。红薯刨出后,把土去尽,归成大堆,生产队会计按照人口和工分的多少分配给各家各户,肩扛车拉把红薯运回家。
春红薯主要是现吃、晒红薯干和打成淀粉制作粉条。晒红薯干是先要用一种叫擦床的工具把红薯手工擦成红薯片,再把擦好的红薯片晾晒在房顶或专门的晾晒架上,打红薯粉根据用量多少有手工和机打两种方式。
春红薯
红薯擦床
晒干的红薯片
手工加工红薯淀粉
人工加工红薯粉条
麦茬红薯主要是冬储鲜吃和留红薯母(即种薯),一颗一颗地挑选,适宜窖藏的,放到窖子里,可以吃一冬一春。不适宜的,便擦成薯片晒干或粉房做粉。六七十年代我们老家生产队和家家户户都有储藏红薯的红薯窖,红薯窖选在背风向阳的地方,从地面向下挖三米左右的园井筒,然后向左右两侧各挖一个窖洞,每个窖洞大约可以储存一两千斤红薯,生产队储存的主要是作第二年的红薯母,家家户户储存的红薯主要是冬春两季食用。
整齐细长的麦茬红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是北方人每天的主食。一日三餐、春夏秋冬都有红薯。好多人都说那些年红薯是真的吃够了,后来一看到红薯都想呕吐。即便是这样,红薯还是帮助无数人熬过了那个饥饿的年代,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红薯,是一道乡愁,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里,不管喜欢或是不喜欢,都承载着那些岁月的痕迹。
当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就是红薯能做百样饭,薯片碾成面称为红薯面,可做窝头或其它面食,还有红薯面蒸成死面窝窝头趁热压成红薯面饸饹,粉面可以制粉条,凉粉,制粉的副产品红薯渣可制成红薯渣煎饼或红薯渣窝窝头等等,数不胜数,聪明的北方人也将红薯的用途发挥到了极致。
红薯面窝窝头
正在制作红薯渣煎饼
红薯饸饹面
红薯粉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物资十分匮乏,“食不裹腹”是那个年代劳苦大众最真实写照,每天都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心愿,吃白面馍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然而,红薯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活跃在农村的大舞台。它繁殖能力强,不需要严苛的生长条件,即使是缺水少肥的贫瘠土地,它也能长得很好。而且红薯和其他农作物相比,产量高出许多。正因为如此,红薯在劳苦大众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填饱了他们的肚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乡村人和红薯真的离婚了。主食不仅有白面大米取代,饮食在逐步向城里人靠近,向高层次追求。
红薯,老辈农民的救命粮;红薯,现代乡村和城市人的稀罕品尝食品。红薯和红薯制成的农产品摇身一变成了乡下人进城访亲探友的家乡特产馈赠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