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常识

1

牛顿试图解释物体下落和行星运转的原因。

他假设在万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力量”,他称之为“引力”。

那么这个力是如何牵引两个相距甚远,中间又空无一物的物体的呢?

这位伟大的现代科学之父对此显得谨慎小心,未敢大胆提出假设。

2

牛顿想象物体是在空间中运动的,

他认为空间是一个巨大的空容器,

一个能装下宇宙的大盒子,

也是一个硕大无朋的框架,

所有物体都在其中做直线运动,

直到有一个力使它们的轨道发生弯曲。

那么这个空间是由什么构成的?

或者说这个可以容纳世界的容器是由什么做成的?

牛顿也没有给出答案。

3

法拉第和麦克斯韦为牛顿冰冷的世界添加了新鲜的内容:电磁场。

所谓“电磁场”,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真实存在,

它可以传递无线电波,可以布满整个空间;

它可以振动,也可以波动,就像起伏的湖面一样;

它还可以将电力“四处传播”。

4

爱因斯坦从小就对电磁场十分着迷,

很快他想到,就像电力一样,

引力一定也是由一种场来传播的,

一定存在一种类似于“电场”的“引力场”。

他想弄明白这个“引力场”是如何运作的,

怎样用方程对“引力场”进行描述。

5

他灵光一闪,一个百分百天才的想法诞生了:

引力场不需要“弥漫”于空间,因为引力场本身就是空间。

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思想——引力场本身就是空间。

6

其实,牛顿的那个承载物体的“空间”与“引力场”是同一个东西。

引力场就是空间,空间就是引力场。

7

空间不再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的东西,

而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成分之一,

一种可以波动、弯曲、变形的实体。

8

我们不再身处一个看不见的坚硬的空间框架里,

而更像是深陷在一个巨大的容易形变得引力场软体动物中。

9

太阳会使其周围的空间发生弯曲,

所以地球并不是在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下绕着太阳旋转,

而是在一个倾斜的空间中行进,

就好像弹珠在漏斗中滚动一样:

漏斗中心并不会产生什么神秘的“力量”,

是弯曲的漏斗壁使弹珠滚动的。

所以无论是行星绕着太阳转,还是物体下落,

都是因为空间发生了弯曲。

10

那么我们该如何描述这种空间的弯曲呢?

数学家高斯在十九世纪已经写出了描述二维曲面(比如小山丘的表面)的公式。

他还让自己的得意门生将这一理论推广到三维乃至更高维的曲面。

11

数学家黎曼证明了在任何一个弯曲空间的特征

都可以用一个数学量来描述,

如今我们称之为“黎曼曲率”,用大写的“R”来表示。

12

后来爱因斯坦也写了一个方程,

将这个R与物质的能量等价起来,

也就是说:空间在有物质的地方会发生弯曲。

这个方程只有半行的长度,仅此而已。

空间弯曲这个观点,现在变成了一个方程。

13

首先,这个方程描述了空间如何在恒星周围发生弯曲。

由于这个弯曲,不仅行星要在轨道上绕着恒星转,就连光也发生了偏折,不再走直线。

爱因斯坦预测,太阳会使光线偏折。

在1919年,这个偏折被测量出来,从而证实了他的这一预测。

14

其实不仅是空间,时间也同样会发生弯曲。

在高空中,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时间会过得比较快,

而在低的地方,离地球近的地方时间则过得比较慢。

这一预测后来也经测量得到了证实。

15

如果一对双胞胎,

一个住在海边,

一个住在山上,

只要经过一段时间,

住在海边的那个就会发现,

住在山上的兄弟要比自己老得快一些。

16

当一个大恒星燃烧完自己所有的燃料时,它就会熄灭。

残留的部分因为没有燃烧产生的热量的支撑,

会因为自身的重量而坍塌,导致空间强烈弯曲,

最终塌陷成一个真真正正的洞。

这就是著名的“黑洞”。

天文学家已观测到宇宙中大量的黑洞。

17

整个宇宙空间可以膨胀和收缩。

爱因斯坦的方程还指出,空间不可能一直保持静止,它一定是在不断膨胀的。

1930年,人们确确实实观测到了宇宙的膨胀。

18

这个方程还预测,这个膨胀是由一个极小、极热的年轻宇宙的爆炸引发的: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宇宙大爆炸”。

19

此外,这个理论还说,空间会像海平面一样起伏,

目前人们已经在宇宙中的双星上观测到了“引力波”的这种效应,

与爱因斯坦理论的预言惊人一致,精确到了千亿分之一。

20

爱因斯坦的理论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彩而又令人惊奇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有发生爆炸的宇宙,

有坍塌成无底深洞的空间,

有在某个行星附近放慢速度的时间,

还有像大海扬波一般无边无际延展的星际空间。

21

我们是怎么明白宇宙的奇妙的?

是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就是说空间和引力场本是一回事,

这一切又可以归结为一个简洁的方程。

22

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支柱,

一个是前面讲的广义相对论,

另一个就是我这里要讲的量子力学,

它们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23

量子力学正好诞生于1900年,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了计算处于平衡态的电磁场。

他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假设电磁场的能量是分开一块一块的。

用这个方法计算出的结果与测量得到的数据完全吻合(所以应该算是正确的)。

但却与当时人们的认知背道而驰,因为当时人们认为能量是连续不能分开的。

硬把能量说成是由一堆“碎砖块”构成的,简直是无稽之谈。

24

对于普朗克来说,把能量视为一个个能量块的集合只是计算上使用的一个特殊策略,就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这种方法会奏效。

然而五年以后,又是爱因斯坦,终于认识到这些“能量包”是真实存在的。

爱因斯坦指出光是由成包的光粒子构成的,今天我们称之为“光子”。

25

这些光子就是量子。

什么是量子呢?

量子就是一切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最小单位,这个最小单位不可分。

一切能量就是以这个最小单位一个一个的传递,而不是连续的传递。

量子是一个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这个物理量是量子化的,并把最小单位称为量子。

26

在20世纪二十年代,玻尔了解到原子核内电子的能量跟光能一样,只能是特定值。

电子只有在特定的能量之下才能从一个原子轨道“跳跃”到另一个原子轨道上,

并同时释放或吸收一个光子,这就是著名的“量子跃迁”。

就是说电子也是量子。

27

1925年,量子理论的方程终于出现了,取代了整个牛顿力学。

霎时间,一切现象都可以解释了,一切都可以被计算出来了。

28

这里举一个例子:

你们记得初中化学课上学过的元素周期表吧。

它把宇宙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元素都列了出来,从氢元素到铀元素。

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这些元素被列在表上呢?

为什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这样的呢?

为什么这些元素和周期会有这样的特征呢?

答案就是,每一种元素都是量子力学最主要方程的一个解。

整个化学学科都基于这一个方程。

29

率先为这个新理论列出方程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德国天才——海森堡。

30

海森堡想象电子并非一直存在,只在有人看到它们时,

或者更确切地说,只有和其他东西相互作用时它们才会存在。

当它们与其他东西相撞时,就会以一个可计算的概率在某个地方出现。

从一个轨道到另一个轨道的“量子跃迁”是它们现身的唯一方式:

一个电子就是相互作用下的一连串跳跃。

如果没有受到打扰,电子就没有固定的栖身之所,它甚至不会存在于一个所谓的“地方”。

31

在量子力学中,没有一样东西拥有确定的位置,除非它撞上了别的东西。

为了描述电子从一种相互作用到另一种相互作用的飞跃,就要借助一个抽象的公式。

它只存在于抽象的数学空间,而不存在于真实空间。

32

更糟的是,这些从一处到另一处的飞跃大多是随机的,不可预测。

我们无法预知一个电子再次出现时会是在哪儿,只能计算它出现在这里或那里的“概率”。

这个概率问题直捣物理的核心,可原本物理学的一切问题都是被那些普遍且不可改变的铁律所控制的。

33

这是不是很荒谬?

爱因斯坦也这么认为。

一方面,他提名海森堡参选诺贝尔奖,承认其探究到了世界某些最本质的东西。

但另一方面,他只要一有机会就抱怨,说这实在太不合理。

34

玻尔耐心地给爱因斯坦解释了这些新的想法,可爱因斯坦并不认同。

爱因斯坦坚信,事情不可能如此荒诞离奇,在这一切“背后”一定存在着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

35

一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还停在原点。

量子力学的方程以及用它们得出的结果每天都被应用于物理、工程、化学、生物乃至更广阔的领域中。

量子力学对于当代科技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没有量子力学就不会出现晶体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