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福”字能倒着贴吗?
喜洋洋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 百年经典
我的祖国 郭兰英 - 百年经典
一、“福”字的演变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图A),“福”是一个人双手虔诚地捧着一个酒坛子(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来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这个字发展到金文阶段,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示”由右移到左边,而“畐”由左移到右边,同时还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如图(C)。图中的酒坛子也变了,已放到“示”的右边来了;图(D)在“酉”、“示”的上面还加上了房顶屋盖,表示在家里敬神祈福;图(E)的变化最大,“示”放到酒坛下面,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这背对背的人就是“北”字),作为“福”字表音的声符。到了秦代的小篆(图F),背对背的二人省去了,酒坛子又变化为“畐”(fù,读副),于是“福”便成为以“示”表意以“畐”表音的会意形声字了。
二、“福”的字义
《说文解字》:福,祐也。从示畐声。方六切。
“祐”就是(天、神)赐福、保佑的意思。因此,“福”是指天地神明赐予的富贵寿考等好运或福气。
《康熙字典》:畗。
《辞源》:古称富贵寿考等为福。《书·洪范》中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老而善终谓之考)。”。古称“五福齐备”为福,与“祸”相对。
综上所述,福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会意:左边示字旁:表示、展示、请示、宣示。右边畐:一,指一个人,(有专家说古代一指房梁,有房子里面就会有人住);口,指人口,代表人丁兴旺;田代表田地,在农耕社会,这是最重要的财产,三者加起来就是一人一块田,人人有饭吃,岂不是“福”!形声:福字发“畐”(fù)音。
三、“福”字为什么不能倒着贴
古人过年最早是贴“对联”、“门联”,后来叫做春联,宋代王安石诗中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早期的春联。后来出现了在大门上贴福字。传说姜太公封神时封妻叶氏为穷神,并且告诉她不能去有福字的地方,于是人们为了防穷神,就会贴福字,这只是个民间传说。真正见诸于文献的,是在南宋周必大《玉堂杂记》中:“除日,更春帖、柱联、门额,于堂轩楣枋贴福、禄、寿、一财二喜等字。”近年国强民富,贴福字的越来越多了。
浓浓的年味
为什么“福”字不能倒贴?
第一、我们贴福字的目的,是祈福,求平安、吉祥、富贵、健康。大门上的福字正着贴,寓意开门迎福,吉祥临门。您把福字倒着贴,那就不是“福到”了,而是“福倒”了,把福倒掉了,没有福了,福跑到别人家里去了,那不是适得其反吗!反而是在断福求祸,多么不吉利不安全呀!
福到吉祥至,寻常百姓家
第二、我查了不少的古籍,特别是官方、宫廷的文字和文学著作,包括各种碑帖、字画,没有一个福字是倒着写或者倒着印倒着贴的。说明从古至今,官方的规范的福字,都是正着写正着贴的。文字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与符号,我们要爱护祖先留给我们的伟大中文,规范的宣传、推广和使用我们的汉字。
西安碑林李阳冰篆书百福图拓片,全是正着写的。
第三、从儒家的传统来说,福字倒贴其实是违反中国人观念礼仪和审美习惯的。“福”这个字,本来就代表着富贵寿考和庄重严肃。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是“迎福”和“纳福”的要道,凡是庄重和恭敬的地方和场合,所贴的福字,必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北京大学一位著名的民俗专家,为了研究“福字倒着贴”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他专门考察了晋商、徽商的豪宅,皇室和达官贵人的府第,以及很多留存至今的民宅小院,结果发现,无一例外,所有镶在墙上的木雕、砖雕、石雕的“福”字都是正的。
第四、卫生间和垃圾桶可以把福字倒着贴。因为这些垃圾和粪便会带来疾病和灾难,所以要倒掉,北方的老百姓把这种做法叫做“扔灾”或“送穷”,意思是把灾难和贫穷扔掉了,正“福”就会来到了。我个人认为,现代人的生活和品味都比较高了,卫生间和垃圾桶上没有必要再去贴上个福字。这些地方并不是什么高大上或阳光的地方。
四、“天下第一福字”的故事
在北京的恭王府里,有一座号称是“天下第一福”的石碑,它是康熙皇帝的御笔,一直是大清的国宝,曾珍藏于紫禁城内,后来几经辗转才藏于恭王府。以前过年时北京人常喜欢到“福字碑”前以求皇恩洪福,所以这里一到过年还常常排队参观。
一座恭王府,半部大清史
相传,康熙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六十大寿将至,却不料突然得了一种很难治的病,宫中的太医们用遍了方药却依旧没有起色。古来有“承帝事”请福延寿之说,意思是真命天子是万福万寿之人,可以向天“请福延寿”,百般无奈之下的康熙皇帝,决定为祖母请福。
康熙皇帝在沐浴斋戒三日之后,一气呵成写就了这幅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福”字,并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
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初为在乾隆帝前红得发紫的和珅的官府。嘉庆帝褫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其家,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廷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和珅被“赐令自尽”。而此府则如愿归“爱豪宅不爱江山”的嘉庆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同治年,恭亲王奕訢居此,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乃大筑邸园,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王府前半部分是富丽堂皇的府邸,后半部分为幽深秀丽的古典园林,仅次于帝宫。府后的萃锦园衔水环山,古树参天,曲廊亭榭,富丽天然,其间景致之变化无常,开合有致,实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典范。
这幅笔酣墨饱的“福”字经过精心裱糊后,送到了孝庄太后的寝室,陪伴其左右。说来也巧,得“福”字几天后,久病的老太后竟大病全愈了。为了永久保存孙子送给自己的这份弥足珍贵的“福”字,孝庄太后临终前命人将“福”字刻在石碑上,一直矗立在宫中。不料,到了乾隆皇帝的时候,这块碑却神秘地失踪了。
北京恭王府的福字碑,康熙皇帝御笔。
到了1962年,周恩来总理批示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地在恭王府花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一块刻写着“福”字的石碑。看起来很像乾隆年间神秘失踪的“康熙御福”石碑,经多方考证,专家们确定这就是乾隆年间神秘失踪的那块石碑。周总理得知此事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极尽奢华与典雅的恭王府
当年藏在皇宫里的“福”字碑怎么会失踪跑到和坤的私宅当中去了呢?据说这块“福”字碑当年是和珅偷偷将其运出宫的,和珅将这座“福”字碑镶嵌到园中秘云洞内的石壁上,而就在这个秘云洞的石壁上还隐藏了一个大大的“寿”字,所镶嵌“福”字碑的位置正好是那个大“寿”字的一点,从而使这里成了“福中有寿,寿中有福”的风水宝地。我不太相信这种说法,紫禁城警卫森严,偌大的一块御碑怎么能偷运出来呢?再说,和珅是个极聪明的人,他也不敢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去偷这一块碑呀。
关于“福”字碑在恭亲王府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这块石碑其实是乾隆帝直接赏赐给他的宠臣和珅的,和珅得碑后遂命人从南方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后花园砌成了京城的一条巨龙,龙的位置正好在京城的龙脉上,于是他便将“天下第一长寿福”藏在龙穴悉心供奉,使其称之为“洞天福地”。
至于后来的皇帝为何不把这石碑拿回宫中去,也有故事。福字碑是被镶嵌在秘云洞内太湖石天然形成的寿字一点处,假如拆碑,就会将寿字拦腰折断,这样听起来像是“折寿”,很不吉利。再者,整个寿字构成了滴翠峰的基石,拆碑也会毁掉假山,但是假山山形被垒成了二龙戏珠中的龙头,拆碑就得拆龙头,这对皇帝来说就大不吉利的。更戏剧性的是,据传说,福字碑朝向还与龙脉相合,拆碑还会断了龙脉。
这样一看,要想拆这个福字碑,就必须毁龙头、断龙脉、损福折寿,换谁是皇帝都不可能这么干,所以福字碑一直保存了下来。
五、倒贴“福”字的故事
朱元璋是从贫苦的老百姓“战斗”到皇位的,他有太多的艰难困苦。他登基后多疑猜忌,担心他人篡夺皇位,他不仅废除了丞相制度,又杀了很多位高权重的功臣,比如徐达、刘伯温等等。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剧照
他不好明目张胆的去杀功臣,所以他就让人在要杀的人的门口贴上一个福字,这样就可以在晚上去抓人了。这个消息传到了朱元璋的马皇后那里,她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女人,不忍心看着功臣被杀害,所以就想到了一个方法。她打听到了皇帝想要杀的人,于是她就命令那个大臣家附近一整条街上的人家门口都贴上福字。到了晚上御林军去了那条街上以后,发现家家都贴着福字,就找不到该杀的人了。
朱元璋听说满街都是福字后十分生气,于是就去那条街上查看。他看见有一家人家的福字竟然贴反了,就叫人拿下这家人准备问斩,这时马皇后出来说,这家人是故意这么做的,说这家人知道皇上要来,所以想沾沾皇上的福气,就把福字倒着贴了,这样就是福到了。朱元璋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还赏了这家人很多金银,并且当时正好是过年的时候。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故事,并不是史实。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