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现象的教学反思:是“砌砖墙”还是“垒沙堆”?
有位家长在微信上晒孩子的成绩单,小孩子上一年级,语文和数学均为满分(100分),家长显然很满意。
曾与一位老师交流,老师说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低于90分,就几乎是属于学困生了,老师和家长都会好紧张:“是不是该补课了呀?”
通常低年级学生的测试得分都能达到95以上,这似乎不足为奇。若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反倒显得有点奇怪,大家心想:“难道孩子的成绩不是越高越好吗?”
1.100分意味着什么?
杭州天长小学教师周武经过观察和统计提出过“第十名现象”: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在原担任过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看来,知识能力的过度开发会抑制人的能力和发展。保持第一名要用掉学生太多的精力,状元不能代表什么。
如此看来,学习成绩还真不应该追求越高越好,“100”分现象还真可能是个问题。
卷面成绩获得100分,说明做了这份试卷,学生只是重复练习了一遍已经掌握的知识,没有发现未知的内容。学生不能因此获得进步的动力,相反,还可能以之为满足。(当然,满足感也是学习的动力之一)
对于教师而言,如果以100分作为对学生的要求,必然需要不断地重复和反复的训练。教学的时间是有限度的,反复多了,提供新鲜和刺激的内容就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也可能因此受挫。
细细想来,如何平衡好“通过反复训练提高掌握度”与“不断增加新鲜刺激的内容以扩展知识空间”的关系还真值得斟酌。
2.如何平衡反复练习与新知拓展
就多年来对课堂观察的结果来看,“通过反复训练提高掌握度”的观念和做法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具体表现为:在教学内容上过于重视课本知识、拓展不多;在时间分配上留给拓展延伸的份额太少;在教学方法上以反复训练强化为主要手段。
形成这种观点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历史的因素,即强调“双基”;②观念因素,认为基础不足够扎实就不能拓展延伸;③现实的考虑,认为这是保证成绩的可靠做法。
上图所揭示的内涵为学习效果与反复训练的关系。即在一定的限度内,重复练习对学习效果提升有很明显的作用,但超过一定额度,则作用会随之减弱。
3.教学是“砌砖墙”还是“垒沙堆”
“反复练习”带来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是过多重复性训练消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能力。
我们需要换一种思路:通过向前(上)拓展的方式带动学生基础的夯实,即以“垒沙堆”的方式替代“砌砖墙”的思路来开展教学。
“砌砖墙”的做法,是一块砖一块砖的往上砌,每一块砖头都是应教的知识点,下面砌扎实了才接着往上砌(即拿到100分了才学习后面的内容),这样对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反复琢磨。而“垒沙堆”则不然,只需不断地往上面堆积沙块,在堆积的过程中,有些沙土会掉落下来夯实下面的基础,同时沙堆也会越来越高。换言之,不必等基础完全牢靠,只需要通过不断拓展新的知识来巩固基础和向上延伸。
举例
例如学习一篇古文,“砌砖墙”的做法是逐字逐句地分析该篇文章,一个句子没搞懂就不学下一句。而“垒沙堆”的做法是只梳理该篇文章的关键词句,弄懂个七八成,就提供更多的相关文章拓展阅读,文章之间内容有一定关联,要点有一定重叠。
再如学习一篇英文,目标是要学会几个单词或句型,“砌砖墙”的做法反复训练、各种强化该篇英文;“垒沙堆”的做法是只以该篇英文为中心,但同时拓展歌曲、短文(不必完全弄懂)、情景剧等丰富内容。
学习数学知识也可能这样,不必等到一位数乘法完全掌握,就可以开展二位数乘法的学习(因为在学习二位数乘法的过程中,会涉及一位数乘法,将起到对一位数乘法的复习和强化作用)。
“垒沙堆”的好处在于,总是不断地有新的知识和内容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换个专业一点的术语,“垒沙堆”的过程就是所谓的螺旋式上升。
有一位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教育中,有时需要“耐心等待”孩子的开窍。他说有段时间带学生是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所以对“耐心等待”感受很深。其中有部分学生,在刚学某个新知识点时总是无法接受、无法理解,觉得很难。但在学到后面的内容后,回忆起当初不懂的知识,却一下子全懂了。其实我们并没有给学生特别的补习,而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与理解力的提高,有些知识自然就弄懂了。
看来,在教学意识和教学过程中,还真不一定要求和期待学生获得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