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悦城vs万象城:狭路相逢

撰文/ 游乐乐

编辑/ 付庆荣

排版 / 小花花

橘红的“JOY”字样,是大悦城控股LOGO最显眼部分,好似一张俏皮笑脸。

图片来源:大悦城官网

那些中粮地产和大悦城各自为阵的漫长日子,于大悦城控股董事长周政而言,焦虑常伴左右,够不着高兴。现在它们“拧成了一股绳”,周政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大悦城是家喻户晓的,未来的方向可以做成百年、可以永续经营。”重组方案获批后,周政选选择以“大悦城”开始新旅程。在他心中,这是一个市场化品牌,自带“潜力股”资质。

“大悦城”,是中粮集团原董事长宁高宁取的名字。巧合的是,让华润一脚立定商业江湖的“万象城”,某种意义上,亦是宁高宁的代表作。那时的他,时常拿大悦城跟万象城的发展情况一较高低。

结果甚是明了:站在万象城前面,重组前的大悦城,矮了一截。由此来看,此前周政难言高兴,意在常理中。

现在,这种关系正悄悄发生变化。属于周政的“大悦城控股时代”来了,擂台上的鼓点再次响起:

  • 大悦城战线从原来的“一二线核心城市”,扩张至“一线核心-二线中心-三线省域中心”,与华润万象城的布局高度重合;

  • “城市更新、存量改造”方面发力,大悦城目标是“3-5年内持有性项目及销售型项目都将超过50个、冲击千亿阵营”。

可即便与华润“跑在了同一条赛道上”,大悦城控股要想逆袭华润置地,显然不是动动嘴就完事。摆在周政面前的第一道门槛就不简单:如何摆脱规模困境?

1

“我是谁”?规模问题待解

“你到底是谁?”以前,周政总是卡在这个问题上。

完成前期的股权整合与更名后,那些年分不清的中粮系地产品牌合并成了“大悦城”,周政再也不用苦于为他人解释“我是谁”。

“我们像培养孩子一样培养‘大悦城’。”经历波折,周政感慨重组来之不易。

2003年,国资委先后公布16家以房地产作为主业的央企,中粮集团是其中之一。根据国务院最初核定,中粮集团分为两大地产平台——中粮地产和大悦城。

其中,中粮地产以住宅开发为主,大悦城以商业地产开发为主。做大规模同时,两者出现了同业竞争问题,比如,大悦城快速扩展商业,中粮地产也推出了“祥云小镇”等类似项目。

宁高宁自2005年从华润集团调入,并开启了长达十年的业务调整:合并中粮地产、大悦城地产,实现集团A+H方式整体上市目标。但多年来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直至规模竞争日趋白热化,2017年7月重组大幕正式拉开。

来源:企业公告、公开信息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历经17个月后,这项百亿资产重组方案才正式获证监会通过。2019年3月27日,重组后的大悦城控股在深交所敲钟开市。

到这,周政才真正松了口气,“一家央企的公司,你迟迟以两家上市公司在市场中出现,给市场一个不好的形象。”

过去几年,无论是大悦城地产还是中粮地产,日子都不太乐观。

以中粮地产为例,2014-2017年,其每年签约面积都不足百万平米,签约金额也就一两百个亿。虽然上述两项指标在2018年有所突破,但在动辄千亿销售额的房地产行业里,它还谈不上规模。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此外,中粮地产的负债水平也一直被外界所诟病。2015年以后,其资产负债率就突破了80%,且逐年攀升。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另值一提的是,央企阵容中,中粮同样处境不利,无论是营收水平还是盈利能力,都与其他地产央企都有不小的差距。若按全国销售金额排名,2017-2018年中粮地产始终徘徊在50名左右。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2

舍命狂奔,资源整合就行?

落后一大截,已是事实。现在,周政要干的活是,如何迎头赶上。

他给出的招式之一就是,以“大悦城”之名,整合中粮地产和大悦城地产的资源,“‘大悦城’是一个自带流量的IP”。

2007年,首个大悦城项目在北京西单开门纳客。公开资料显示,该商场自2008年(开业第一年)就实现盈利。此后8年间,西单大悦城做到了每年25%的超高投资收益率,成为大悦城金字招牌。

“从第一座大悦城落地北京西单起,截至目前,共有13个开业项目、11个在建项目,这24个项目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5个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布局的城市里每四个人就有一个去过大悦城。”周政如是说。

不过,10年13座大悦城,大悦城地产的缓慢扩张时常遭行业吐槽。为摆脱规模之困,周政提出了以下几点:

·采用“双轮双核”战略,即销售型和持有型“双轮”、产品和服务“双核”,以“3+X”为主线;

·在城市布局上采用“一线核心-二线中心-三线省域中心”分布格局;

·将大悦城、大悦春风里,以及原属中粮地产的商住度项目祥云小镇,一同归并在大悦城控股产品线体系内。

大悦城控股副总经理姚长林给出的目标是:预计3-5年集团新增土储将超过6000万平方米,持有性项目及销售型项目都将超过50个,冲击千亿阵营。

在以往看来,这更像是一句难以实现的口号,但周政有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一直以来,大悦城地产在项目获取渠道及成本上优势显著,大悦城控股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在拿地渠道及成本上实现互补。” 这主要表现是,大悦城控股在拿地和获取项目时更具竞争优势。

重组后项目获取方式汇总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公开信息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中粮地产项目获取途径为招拍挂、获取存量工程和参与城市更新;大悦城地产则是通过合作开发、基金管理和管理输出三种方式获得新项目。打通任督六脉后的大悦城控股,项目获取的渠道明显拓宽了不少。

此外,当前土地市场以纯住宅地块出让的方式减少,更多为住宅配套商业的综合型地块,大悦城控股有“大悦城”的品牌优势,开发地块更易得到政府支持。

3

大悦城控股时代,与万象城贴身肉搏?

于周政而言,提速扩张同时,还要破解竞争对手各路招数。华润置地,特别是其身后的万象城,无疑是大悦城控股最强竞品之一。

据此前媒体报道,中粮系员工透露,宁高宁在职之时跟周政时有交流,并拿华润跟大悦城的发展情况做比较。

早在华润任职期间,宁高宁就曾参与缔造商业地产经典项目——万象城。中粮的11年间,他以华润万象城经验为基,打造了年轻化的大悦城。但这些年,老东家的万象城在规模及名气上领跑,而大悦城一直难以摆脱发展缓慢的困境。

这次重组后的战略角度看,大悦城“刻意”与万象城“跑在了同一条赛道上”。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公开信息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定位:与万象城中高端客群定位不同,大悦城将目标客群设定为18-35岁的城市新兴中产阶级,但二者在客群年龄上依然存在交集,并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关系;

·布局:重组后的大悦城控股,将布局战略从原来的“一二线核心城市核心地段”,扩大至“一线核心-二线中心-三线省域中心”,这与华润万象城城市布局重叠范围更大;

·规模:长期以来,华润万象城一直压制大悦城。但如今,手握11个在建项目(注:华润万象城暂未公布在建项目)的大悦城,有了未来“赶超”后者的资本。

如此重叠的战线里,谁能获得规模优势,谁便能占得先机。可以肯定的是,大悦城控股与华润的销售规模不在一个量级上。

数据来源:企业年报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但比较乐观的情况则是,到去年年底,两家合同签约总计达到487.47亿元,这比两家重组前,靠中粮地产398亿元的签约量,或是大悦城地产88.83亿元的签约量,与华润一较高下要有优势得多。

对于房企来说,商业项目的复制和扩张是一个巨大的资金沉淀过程。目前国内主流的解决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大体量销售物业作为支撑,形成现金流反哺商业;二是通过多种轻资产的模式,以较少的资金撬动“沉甸甸”的商业板块。

轻资产战略方面,大悦城显然先于万象城一步。

资料来源:企业年报 制图:商业地产头条

大悦城有近一半为收购改造或者管理输出项目,而华润万象城暂未有轻资产项目,主要以“自建自营+合作开发”模式扩张。

新一轮战略中,周政将“城市更新、存量改造”作为发展重点。也就是说,大悦城控股打算在商业地产存量市场走出一条轻资产的新赛道。

不管怎样,对于一家刚刚完成合并、内部尚待磨合的大悦城控股,短期内还难以在商业地产的跑道上赶上华润。但现在,万象城需要平视大悦城,不然后者哪天来个弯道超车,会打他个措手不及。

推荐阅读

华夏幸福“水逆局”与吴向东的三道考题

商业很美        无去来处

原创报道,转载授权,找头条君

(微信号:fuqingrong0825,添加请备注“转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