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云朵(Day12,汉默小镇,东海岸,阿卡罗阿)

汉默温泉小镇依着温泉而存在,镇子小巧而秀丽,具有欧洲山地国家的气质,当然也意味着早晚温度比较低,你看周边山脉上的常年积雪就知道原因了。清晨的散步用不了半个小时就可以逛遍全镇,即便连镇中心苦心经营的历史村都没放过,每一个微缩高尔夫球道都走了一遍。当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现在已经停止使用的老医院,像一个张开的怀抱,这当初是一个温泉疗养院,一战期间为了救治伤员而改成玛丽女子医院,不过一直受到抗议,最终在2003年关闭了。镇子得名于托马斯汉默,一位首次对该地进行勘测的技术人员,他甚至都没有在本镇居住的经历,他的传奇在于错过了1851年惠灵顿海岸沉船“玛丽亚”号,由于前往悉尼采购牲口使得免于此难,看来有时候不守时也并非总是坏事。当然还有值得流连的就是老邮局改成的餐馆,详见《只是朱颜改:汉默老邮局》

戈尔湾是东海岸的一个很容易一掠而过的地方,不过要是攀爬上教堂崖(Cathedral Cliffs)你就会庆幸没有错过这样的奇景,雨水加上风蚀形成的荒地侵蚀,这里的地貌呈现出一种超现实的画面,如同教堂中巨大的管风琴,不过拍摄到完整画面并不容易,有些时候除了避开密布的荆棘,还需要完全地趴伏在地面上保持姿势,所以提前换一件马上需要换洗的衣服或许是个明智选择。参看《天舒带你去写生:教堂崖(Cathedral Gully)》

拖鞋,是新西兰的另外一个文化元素,你知道的吧?

怀帕拉山谷是一个经常被各种攻略所漠视的名字,但是如果对于新西兰的葡萄酒有所了解,相信会对这里的黑皮诺和雷司令印象深刻,作为十大葡萄产区中的一个新锐,(如果排名八个的话不一定能轮上它)怀帕拉地区夏季干燥,秋季凉爽,这里是新西兰各个葡萄酒产区中降雨量最小的一个。虽然仅占葡萄酒总产量的3%,但是其清爽型葡萄酒一定让你印象深刻。如果有兴趣可以去飞马湾酒庄试试,这里有本地区最好的琼瑶浆,(Gewürztraminer),除了品酒,还有座精致的日式小桥,风景优美异常。或者大路旁边就有一家Waipara Hill也可尝试品酒。顺便说一句,Waipara中的Wai代表水,Para代表泥,连在一起知道了吧?就是水泥的意思。

基督城对我们并非重点,因为飞掠而过要先前往阿卡罗阿,这个班克斯半岛上的法国小镇总是对于浪漫主义者散发着无法抵御的诱惑。法国的东西听起来就是那么高大上,名贵,高雅,魅惑,反正你觉得啥好词儿都往上捅准保没错儿,或许是去的次数太多了,这次天舒的重点只限于灯塔,阿卡罗阿的灯塔很有故事,你可以在《新西兰最亲民的灯塔:阿卡罗阿灯塔》来仔细看一下。这次来正赶上灯塔中在施工,大门敞开,主要在做油漆作业,趁着敌人不留意,天舒悄悄进到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被严严实实用塑料布包了起来,防止被油漆点染到,楼梯当然是旋转的,大约三层楼那么高的时候终于不能上行了,顶层被盖住进不去了,不过即便这样天舒也觉得很满足了,毕竟之前来到的时候都进不来。

阿卡罗阿在毛利文中意思是“长的海港”,这是新西兰最早的一个法国定居点,到如今最早的一批法国人后裔仍旧居住在这里,天舒试图找到法国建筑的特点,感觉也没有特别明显,如果硬要总结的话,八成儿那伸出的廊柱和大斜斜的屋顶勉强算是吧,毕竟法国地处西欧,下个雪什么的属于经常事,太平坦的屋顶容易被雪压塌了。

下午的阳光仍旧明艳,小镇该蓝的蓝,不该蓝的仍旧很蓝,法国国旗的红蓝白元素四处都是,居然在村口又建设了一个蓝不拉唧的屋子,我都想把蓝精灵之都的荣誉称号从双河镇那里褫夺过来转送阿卡罗阿了。(《蓝精灵小镇莫奇森》

发呆吧,来阿卡罗阿如果没有好好地发个呆,这里就算是白来,最好的方式就是住下来,早晨看看有没有日出造成的朝霞,晚上看看会不会得见绝美的夕阳,退潮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搁浅的鲸鱼和短鼻子海豚,或者就像灯塔爱好者天舒一样,痴迷地看着灯塔拖下来的长长影子长吁短叹——你说堂堂的一个法国小镇,就连一家像样的法餐都没有,岂止!就连家销售正宗法棍面包的店铺都没有,唯一拿得出手的居然是一家炸鱼薯条店,知道中文里“丢人”俩字咋写吗你们!?(详见《柔媚温润,蓝色珍珠阿卡罗阿》

晚餐,本打算去基督城品尝西班牙的海鲜焗饭,可是周一晚上是不营业的,悻悻作罢。

贴心小提示:教堂崖攀爬比较危险,量力而行

前一篇:《十三云朵(Day11,四河镇莫奇森Murchison,汉默温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