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课文撬动作文,分析《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读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我们来讲几个写作知识。
第1个:有基础的想象
胡萝卜,我们在生活当中都见过。胡萝卜有根须,它用根须吸收营养,然后长大。把胡萝卜想象成一个人物,根须就变成了胡须。胡须是一根一根的,根须也是一根一根的。当胡子上粘了果酱,那是多好的营养啊,就像根须吸收了营养,它就长长长。
胡子沾上了果酱,在生活当中很常见。一个人,嘴巴周围长满了胡子,吃东西很容易黏到胡子上的。即使我们不长胡子,吃饭的时候,也会粘上饭粒、菜汁,变成小花猫。
作家将生活的经验变成了想象的东西。生活是想象的基础。它们之间有一个像字,这是相似性思维。
我们从胡萝卜这里展开去想:
如果我找了一个玉米,玉米上面有长须,把玉米想象成一个小姑娘,这长须就可以想象成她的长头发。
如果我把玉米想象为一个战士,它上面一颗一颗的玉米,像穿着黄金铠甲。
如果把玉米想象成一个怪物,一粒一粒的玉米像不像一颗牙齿?也可以是一位牙医。
如果找一颗蚕豆,蚕豆上有一道黑黑的印子,多像一根粗眉毛呀。
我们只要找到一个物品,生活当中常见的物品,然后发现它的一个特点,再把它想象成一个人物——在人身上,这个特点可以变成什么东西?就像胡萝卜的根须变成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第2个:故事的糖葫芦结构
因为胡萝卜先生有一根长胡子,胡子长长的,就像一条线。
故事中,这根胡子会派上用场,其实就是一根线,有什么用?
第1个碰到的是小男孩,用它来放风筝。
第2个碰到的是鸟太太,用它当晾衣绳。
第3个,课文当中没有写,我们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加进去其他人物、事件。
比如加进去小猫,用它来钓鱼,胡子当钓鱼绳。
比如蝴蝶拿胡子去绣花。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出胡子(绳子)很多不同的用处,因为这根胡子不断在长长,可以取之不尽,还可以拿来走迷宫呢。
第3个:故事的转折
这根胡子,不管给小男孩用,鸟太太用,还是给小猫用,这些都是给别人在用,那能不能给胡萝卜先生自己用呢?能。所以,作家写的故事的最后一部分是,胡萝卜先生去买眼镜,眼镜掉下来,胡子刚好把它吊住了,这胡子就变成了眼镜绳。
我们生活当中,特别是一些老人家戴眼镜,眼镜上就有一根绳子,防止眼镜掉到地上。这也是一个生活原型与想象。
第4个:反义词思维
课文一开始讲,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自己的胡子发愁。这里讲到的是发愁,但是故事的结尾,他发现自己的胡子非常有用,他还会发愁吗?不会发愁了。
所以,这是一个反义词思维,从发愁到不发愁,中间就发生了很多的故事,把它们写出来就是一篇作文。
第5个:细节与合理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一些细节,细节能让作文逼真。
还要注意因果关系,让故事更合理。
举个例子:课文当中讲,因为胡萝卜先生很匆忙,又近视,所以没有发现漏刮了一根胡子。近视这个原因很重要,因为他匆忙,因为他近视,所以漏刮了一根也不知道。
这些很小的细节、因果关系能够让故事变得更加真实合理。
第6个:构思步骤
我们仿写这样一个故事,怎么操作?
找到一样物品,发现它的一个特点,把这个物品想象成一个人,这个特点在这个人身上是什么东西?
这个特点有什么用途?然后依次找三个人物给他们去用,构成糖葫芦结构。这样就把故事写出来了。
写故事的时候,当然要写到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如果以第一人称写,还可以写心理活动,还有不能缺少环境描写。
在什么样的地方,发生了一个怎么样的事情,你从头到尾把它写下来,就可以是一篇作文。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