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用课文撬动作文》课程总结——为什么最常用的语文书,没很好起到帮助我们写作的作用?

第1点,故事都有原型,叙述各有角度。
第2点,观察生活和大自然。
第3点,作文的开头。
第4点,不要小看。
第5点,学点套路。
第6点,课文只是个例子。
第7点,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作文。
第8点,写作方法是交织使用的。
第1点,故事都有原型,叙述各有角度
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故事原型、来源或出处,这个原型可能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可能是动物的特点,或者是植物的特性,或者是天气现象。这也告诉我们学习写作的一个方法: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是否有高招。——因为我们人根本就没法想出没有见过的东西,我们所能说出来的东西都是有原型的。比如:现在我的口袋里有一样东西,请你猜猜它是什么。我保证,你能猜出来的答案,都是你见识过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从别人的文章当中找到什么是写作,抄过来,或者说借过来,巧妙一些,抄到别人看不出是抄来的。比如说换个人物,换个背景,换个叙述角度,等等。
讲述一个故事,写一篇作文,或者用动物这个角度去讲,或者植物的角度去讲述,甚至用非生命物质(比如课文《我是什么》)的角度去讲述,都能够把故事写出来。即使是同一个故事,也应该尝试多角度去讲述。
第2点,观察生活和大自然
我们写一个故事,心里要有底气,就需要去观察,盯着生活看,盯着大自然。
低年级的语文书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倾向,就是告诉我们:要了解大自然,要了解动物植物,要了解自己的生活,要了解天气……这些都是我们写作的材料,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找到故事的原型。
第3点,作文的开头
我们写作文,很多同学都是条件反射性的,都不用过脑子,直接写下开头:就像“有一天”,就像“今天”。可我们去看语文书,看它的每一篇课文,开头都很好,这就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最常用的语文书,竟然没很好起到帮助我们写作的作用?
我们可以仿照课文的开头,以后,尽量不要再用“有一天”和“今天”开头了。
第4点,不要小看
很多同学,到了高年级,就会小看一年级、二年级的课文。我跟他们讲《小蝌蚪妈妈》,他们起先会笑,听着听着就笑不出来了。
其实,不要小看!你真把一二年级的课文,从阅读指向写作都弄通了,能够像作家那样去思考,那么你的写作水平会很有效地提高。
要知道,入选课文的这些文章都是大人写的,大多数是从事写作的人写的。他们有经验,他们年纪大了的时候才写出了这样的课文,我们读小学、读初中就可以小看他们的文章了?不可以的,要认真对待,这是态度上的问题。
不要小看!一二年级的课文,文章虽小,但道理都在。而且,正因为文章很小,所以就容易掌握它的怎么写,这就是我选择二年级上册来做阅读指向写作的原因。不论小学生、中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可以从一二年级的课文当中得到写作的启发,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还有一点,中小学的作文考试,能写到课文这个水平的话,应该很好很好了吧。所以,课文就是作文的范文。学好课文,指向写作,可以当作考场作文的方向。
第5点,学点套路
我们多去看故事,包括课文,尽力看透它,其实文章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套路。神话学家坎贝尔讲过一个意思:所有的故事,其实都是一个故事;英雄有一千个,但英雄的故事只有一个;或者说故事有一千个,但英雄只有一个。——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一点,能够看到故事情节的原型与拼凑,那么,我们心里就有了一本“故事谱”。心里有谱了,就能办好事情。
我们从根本上去了解作文,作文就会变得简单一些。一篇作文就是一个线团。作文是人写的,作文是信息传递,是感官体验,我们人的输入输出都是有限制的。故事的模式、套路,也是有限的。
我们特别要知道!作文中所写的内容,不过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嘴巴尝到的,鼻子闻到的,皮肤感到的,心里想到的。作文是人写的,作文是写给人看的,人是有局限的,人跟人是能产生共鸣的,这就限定了,作文所能写的是什么东西。不过七情六欲。
第6点,课文只是个例子
语文书上的课文,入选时大多有改动。因为它是语文,不是作文。读课文能学作文,但想学好作文,有时也要将课文当作反例。
阅读要思考,要批判,书还是那本书,不同读法,它有不同样子,不同读法,决定你收获不同。
我们这一次读课文,将阅读指向写作,就别是一般风景。
课文只是个例子,关键是我们要去思考——有跟无的问题,多与少的问题。
因为要去做师训,所以这次我认真读了二年级上册语文书,感觉还是不错的,有18字读后感——大自然,古诗文,生活味;抓特点,想象力,真善美。
第7点,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作文
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多都是传统的,开头怎么样,中间怎么写,结尾又怎么写;或者字词句篇、修饰修辞等。念一句鲁迅的话:从来如此,便对么?
即使号称创意作文教学,也无多少创意,甚至只是玩乐。
其实,这样的训练,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并没有起到很好引导的效果。在我接触学生作文的十余年里,我没看到一茬一茬学生在写作上有多少进步,还是那么原地踏步。
从一个方面来说,写作的经验不可以像电脑上那样复制粘贴,我的写作能力不能100%传给我的学生。每一个同学学习写作,都是自己去走路,直到去走自己的路。旁人只能起到点拨跟指导的作用,关键还是靠自己,还是那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换一个方面来说,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作文,换一个角度去看课文。比如讲《企鹅寄冰》的时候,我是用那个箱子的角度来看文章“南极—非洲—南极”这个结构的。
看到作文的结构,看到作文的情节设计,用证明聪明,用左手作文法,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作文。也许换一个角度,我们就有了一个适合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8点,写作方法是交织使用的
我们分析课文的时候,每一个写作知识点,都是单独拎出来的。
而一篇课文中,不同的写作知识是交织在一起的。
不要孤零零地去用一个写作知识,也没法孤零零地用。
我们讲,文无定法,一篇文章写好了,才文成法定。
所以,活学活用,我举一,你们反三。
我愿意把那6句话再念一念:
1.真能把二年级语文课文读透了,活学活用了,小学作文也差不多优秀极了。
2.写作不是年级,而是一种能力,更要将它化为一种生活能力。
3.写作的进步,光靠自己努力是不够的,还要高手的点拨和指导。
4.写作方法是有的,但方法的掌握,需要重复的训练——无他,唯手熟尔。
5.写作是万变的,文无定法,但是,一篇文章摆在面前,定法就在里面。我们学习写作,要以不变应万变,要知道写作的基础是不变的。
6.我们要学会,看到一篇作文(课文),把自己想象成作者,作者是怎么样把这篇作文写出来的。作者怎么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写作方法。
所以,我老是问你们: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方法?
每一课都问这个问题。当你思考、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不应是读者,你更应该是一个作者。当你写作文的时候,你才是一个读者。所以读文章要有作者意识,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这种换位思考才能让你的作文写得更好。
希望“用课文撬动作文”这一课程,能够给大家有启发。
写作材料无处不在,每一个触发点都能够写出作文,去锻炼,反复、有意识地去坚持,去训练。写作也是一个技能,需要熟能生巧,还是《卖油翁》那句话:无他,唯手熟耳。
去字里行间摸爬滚打吧,甘苦自知。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谢谢大家!
蔬菜、虫子、生肖,万物有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