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未来交通格局剧透!涉及聊泰莱城际、滨莱高铁、公交走廊......
自8月9日至8月16日
济南市莱芜区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目标与策略
融入山东省“一群两心三圈”区域发展格局,等高对接济南中心城区,统筹城市与交通发展,科学配置国土空间与交通资源,围绕城市发展和雪野站、莱芜北站建设,构建高铁引领、对外畅达、公交一体、慢行优质综合交通体系。
第三章 区域交通规划
积极构建以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为骨架,普铁、国省干线为支撑的区域对外交通系统,加强与济南的同城化发展,实现对周边地区的虹吸作用。
区域交通系统规划图
莱芜全城骨干路网规划
规划提升雪野机场,延长机场跑道至1200米,飞行区指标提升到2B级别,机场升级为A1类通用机场,能起降一般公务机。
第四章城市交通规划
“一环六横八纵”的结构性主干路网布局
公交场站和走廊规划图
公共停车设施规划图
第十二条慢行交通
(1)规划慢行休闲廊道:串接慢行节点,服务于观光旅游、日常休闲,保证慢行品质,与旅游公路衔接。
(2)规划慢行通勤廊道:依托主次干道,通勤功能;串联主要公交枢纽点,方便换乘衔接。
慢行走廊规划图
第五章 近期建设计划
建设郭大铁路物流园、重工物流园,扩建省道317、省道234,推进省道330东延工程,加快济莱快速通道的前期论证和规划建设。
提升改造县域公路与市际交界公路,加强与周边区域的交通联系。
打造全区旅游公路系统,支撑全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设。
规划形成“六横七纵一环”城区主干网:“六横”——鲁矿大街、赢牟大街、龙潭大街、鲁中大街、凤城大街、汶河大道;“七纵”——汶秀路、鹿鸣路、胜利路、长勺路、文化路、大桥路、凤凰路;“一环”——城区大外环。
近期城市道路网建设计划图
关于《济南市莱芜区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
编制情况的说明
济南市莱芜区城乡交通运输局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莱芜区以实现“交通融城”为目标,坚持“一盘棋意识”和“一体化理念”,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取得新发展,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日益完善,交通互联互通程度不断加强,公路连通性明显提升,高铁、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持续推进,初步构建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绿色智慧的交通运输体系,融入省会“1小时便捷交通圈”,实现内畅外联,成为鲁中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在2020年我局启动编制《济南市莱芜区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编制过程中开展了综合交通调查,调查显示目前交通状况呈现如下特征:
二、编制背景
(1)鉴于以上问题,加之莱芜区划调整,莱芜区迎来重要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的支撑与引领。莱芜区将打造成为济南城市副中心、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南翼,亟需抢抓区划调整的历史机遇,规划便捷、通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与济南的同城化发展,强化与钢城区、泰安、淄博、沂源的区域联系,实现莱芜区对周边地区的虹吸作用。
(2)莱芜区发展,济莱高铁开工建设,迫切需要内外交通协同一体。莱芜区作为济南市的“智造济南”、“生态旅游城区”的重要节点和“全域济南”的重要支撑,是济南“一主一副多点”空间格局中的副中心的核心区,迫切需要高速铁路、市域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轨道交通、城际快客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济莱高铁的建设运营,将莱芜区与济南中心城区、重要交通枢纽快速连接。通过综合交通运输统筹规划,发挥高铁站的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的货物运输能力,打造城市级综合客运、货运枢纽,组织城乡交通与区域运输一体化,将大大提高莱芜区交通承载力,支持土地高效利用,树立“鲁南发展桥头堡”的地标形象。
(3)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正在编制,交通先行,先期谋划,有助于交通引领城市发展(TOD)的可持续城市发展理念落地。《济南市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编制,编制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规划,可以落实城市发展战略,提出区交通发展战略思路方案,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实现交通规划前瞻性、交通设施可落地、交通建设可行性的目的。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主要内容包括莱芜区与周边地区联络的区域交通规划、莱芜区城区交通规划两大部分。
(一)区域交通规划
明确莱芜区综合交通和区域交通的发展目标、体系结构、总体布局、明确多种区域交通方式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和协调。重点规划铁路、轨道、公路骨架网络、辖区干线公路网以及轨道交通车站、物流枢纽等大型区域交通集散点,并对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置和国省干线进行优化。
(二)城区交通规划
调查分析城区居民出行特征与交通服务特征,分析城区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判断未来交通发展趋势,提出城区交通发展目标,规划区域交通一体的城区机动车、公交、慢行网络以及配套的停车设施。
济南市莱芜区城乡交通运输局
2021年8月9日
来源:济南市莱芜区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