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上市之后,医美平台还有机会吗?
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以女性为主体的“颜值经济”在争议中成长和发展,如今已经到了下半场。
2019年5月2日,新氧科技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中国互联网医美第一股”诞生,这无疑给资本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作为医美头部平台,新氧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中国整个医美O2O的一个细分市场。
新氧的成功上市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资本市场仍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那么,在新氧上市之后,国内医美平台的下半场将如何发展?
我国医美市场到底是冷还是热?这是行业最关注的问题。
与其它行业受周期影响不同,我国医美行业整体的规模仍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医美服务行业总收入规模达到1217亿元,2014年至2018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6%,预计行业收入规模到2023年将达到3601亿元。
2015-2020年我国医疗美容行业规模
从行业整体来看,巨大的成长空间,将进一步给创业者和资本带来机会。
高临咨询统计的结果显示,八成投资者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看好医美行业的发展。
高临咨询《医疗美容行业投资趋势报告》报告显示,有21.1%的机构投资者表示已经投资过医美项目,考察和研究医美项目的机构投资者有53.3%,仅有25.6%的机构投资者表示没有关注医美项目。
在他们眼中,针对年轻职业女性以及中年女性的医美项目更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从投资者看,经纬中国、腾讯,同创伟业、赛富投资和红杉资本等是该行业的热门机构;从融资轮次上来看,多数企业以早期的A、B轮为主,随着各平台融资阶段的推进,融资额整体呈上升趋势。
医美O2O平台的投资者布局
从融资数量看,2014-2015年是医美O2O平台的融资热潮期,2016年后进入冷静期。不过研究发现,尽管融资数量有所减少,医美O2O平台的融资额度却是呈增加趋势。可见,随着行业回归理性,资本的触角开始向新氧、悦美等少数头部公司倾斜。
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医美O2O平台单笔融资金额最大为3.45亿元,2017年单笔融资金额最大为4亿元,2018年单笔融资金额最大为5000万美元,足以看出医美O2O投资已经从“广泛撒网”的盲目时期进入到理性阶段。
总体来看,医美产业的技术、人才、利润附加值仍聚焦在产业链端。同花顺数据显示,目前主营业务涉及医美的上市公司有7家,其中包括主营手术类医疗美容业务的朗姿股份,主营美容化妆品业务的天夏智慧等。
在行业发展中,医美O2O平台的出现是个重要的分水岭。这意味着医美行业全面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带来了产业格局和行业生态的一系列变化。
一直以来,医美行业因信息不对称,产品与服务良莠不齐造成消费者信任缺失,决策周期长。与此同时,医美线下机构获客难,成本转嫁给用户的方式造成了严重的恶性循环。
而医美O2O平台的出现则为医美行业带来了渠道创新,并逐渐正成为整个产业链的枢纽环节,帮助上游厂商简化分销环节、医美机构降低获客成本,协助消费者高效决策、医生塑造个人品牌等,同时引进金融、保险、法律等保障服务用户。
通过整形日记、用户在医美机构体验及评价等,医美O2O平台吸引消费者加入线上社群,同时通过高效社群运营将线上用户流量精准导入线下医美机构,短短几年内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医美机构和用户。
目前,国内主要的医美平台包括新氧、悦美、美黛拉等。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新氧积累了千万活跃用户、众多整形医生;紧随其后的悦美同样获得了2000多万的用户和近万名专业整形医生的资质认证,足以看出医美O2O平台强大的聚合能力。
随着用户纷纷涌向医美平台,医院和机构也开始转移目标。据统计,约80%的医美服务机构正减少在搜索引擎上的投入,其中部分中小型医美服务机构,减幅平均在50%以上。超过30%医美服务机构表示,医美APP已经成为超越搜索引擎的主要获客渠道。
随着医美O2O平台的渗透,平台规模端优势日益凸显,逐渐获得了资本的青睐。除了已经上市的新氧,像悦美等一线平台也完成了C轮融资,有望推动上市进程。
尽管医美O2O市场日益崛起,但当下仍有着一些不足。
首先,医美O2O的技术门槛并不算太高,有着较强的可复制性,由此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资料显示,自2014年以来,大批医美O2O平台应运而生,尽管各平台切入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千篇一律,基本上都沿用着社区+电商+点评+团购的模式。
其次,由于目前医疗美容行业整体规范性较差,导致医美O2O平台鱼龙混杂,专业程度无法取得消费者的绝对信任。
我国医美行业收入分布情况,图片来自:智研咨询
还有,由于各大医美平台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广告、抽佣、企业服务费为主。在存量市场开发见顶的情况下,不少平台也把重心放在营销上而忽略了商业化运营和良性运转。
上述背景之下,我国医美服务行业仍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据MobData2018年医美行业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医美app总体安装渗透率并不高,排名第一的新氧也仅为0.14%,没有完成足够好的价值探索和商业壁垒构建。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2018年医疗美容服务行业总收入达到1217亿元人民币,而新氧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总营收为6.17亿元人民币。作为互联网医美行业的第一股,新氧市场份额并不突出。医美O2O市场远未达到理想中的规模和格局,尚处于起步阶段。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讲,医美O2O的现状也为平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留给其未来发展的想象力还足够高。以流量赋能的思路实现发展越来越不具备优势,只有深耕医疗机构,整合各方资源,为用户提供综合的专业服务才是医美“下半场”的核心所在。
竞争压力加大,也迫使医美O2O平台开始进行创新,探索更加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比如嵌入直播、引入行业KOL、主打网红经济等。但总的来说,仍旧是围绕着“流量为王”做文章。
而在医美市场的“下半场”,流量仅仅是一方面,谁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谁才能在竞争中胜出。这就要求医美O2O平台转变原有的商业思路,通过打造产业链的闭环来提升其服务标准。
医美O2O平台用户决策消费分布(来自:亿欧网)
对整个医美行业来说,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医院和医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相对来讲,渠道平台与产业链角色的关系则还非常浅,并不能完全参与到整个闭环当中来,也不能完全把控服务的质量。
想要更好地把控服务质量、整合医生资源,自建自营线下医院就成了未来医美平台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
有了线下医院这一环节,医美O2O平台得以深入到整个医美产业链中去,通过线上平台导流到线下优质医院,双向服务、高效对接,维持医美行业供端与需求端的平衡,从以“营销为主导”过渡到“以医生为主导”的良性循环之中。
。
关于线下医院,医美平台其实很早就有尝试。早在2016年,在线上已经积累了一定资源的新氧就开始向线下扩张,随后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先后推出了4家新氧云诊所门店。不过可惜的是,到2018年中,新氧的云诊所陆续休诊,线下店的项目宣告失败。
究其原因,新氧云诊所的定义是“最互联网的微整形连锁诊所”,即通过托管有拍照的中小型诊所,进行资源整合和标准化统一管理。但严格来说,云诊所并不是新氧的诊所,新氧只是提供管理咨询的功能,平台无法真正保证最终的服务质量。
“线下机构的标准参差不齐,要打造一个高标准的门诊部就要对现有的机构进行改造,而改造的成本太高了。”悦美CEO向小琴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相比于新氧云诊所的共享经济模式,悦美则推出了“更重”的悦美好医——通过自建高标准的线下店,品牌独立,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医美消费完整闭环。
目前来看,由于资金、医生等方面的限制,自营方式的扩张速度会缓慢很多,不过从长远看,这不失为一种健康循环发展的新模式(据悉,悦美好医在运营半年之际即实现盈亏平衡)。
对于悦美来说,这种线下探索也有助于其探索出医美新形态,以点破面,形成教育市场的效应,为向B端输出其管理体系以及相应基础设施做铺垫。
随着新氧、悦美等头部平台的“变革”,意味着医美O2O平台进入了2.0时代。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变脸”运动中,医美平台或许将在未来迎来真正的黄金发展期。
新氧上市只是一个开始,医美的资本游戏才刚刚拉开帷幕。如今,下半场的战争已经打响,流量为王的时代即将过去,平台的变革将是决胜的关键。
医美平台未来的竞争关键将是产业资源整合,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深耕产业链。从交易闭环到产业闭环,谁能玩得更转,谁才能走得更远。
所以,无论是已经上市的新氧是其他医美平台,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会。围绕着“提供优质平台服务”这一核心要义,未来的平台之争有望从“医院流量池”走向“医院平台一体”。
本文版权归“节点财经”所有,合作请联系微信:cuidabao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