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是阳气少!一张方子,帮你提升阳气,抚平溃疡

本文理论依据:《脾胃论》、《中医内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小药医师。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你聊聊,口腔溃疡的事儿。

为啥说这个呢?因为前几天,我看到一位读者朋友给我留言,说一个患者,舌头两侧似乎有“两道白线”,始终下不去。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所谓的“两道白线”,是不是口腔溃疡。但是当我进一步询问之后,由于后台提问人数太多,信息冲刷频繁,我就再没能看到这位读者朋友的回复。

但是,这个事儿,我一直放在心里。因为我知道,反复发生的口疮(口腔溃疡),对人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儿。

在这里,我想提醒你一件事儿——口腔溃疡反复发生,我们多可能认为有火,是上火所致。但是,我们必须分清,这个火,是阴火,还是阳火。如果是所谓的阴火,那就不能轻易去火,而是用温补的方式,把火去掉。

这乍一听,有点让人不好接受。没关系, 我跟你讲一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51岁,什么毛病呢?就是反复发作口腔溃疡。舌头两侧和口腔两颊,始终有多处口腔溃疡,十分疼痛。这个人服用过维生素,也服用过中成药,效果都不好。

其实,如果仅仅是一个口腔溃疡,她倒是能忍耐。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她发现自己消化特别不好,腹胀,纳差,吃不下饭,大便不成形,一日多次如厕,早晨起来的时候还发现下肢似乎略有浮肿。

她觉得,这个事儿不能再忽视了,于是赶紧就医,选择中医治疗。

刻诊,见舌苔白润,脉象迟弱,细问得知,平素耐夏不耐冬。医家反复斟酌,一张配伍写了出来——

觅阳参、枸杞、肉苁蓉、黑油黄精。

所有这些,按照1:1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药用10多剂以后,情况大大改善,口腔溃疡愈合,饮食恢复正常,身体略微浮肿的现象也没了,大便规律。而且,从那以后,此患的口腔溃疡就没有复发过。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

我告诉你啊,这个人的问题,其实就是“阴火”。

阴火,其实就是阳气虚弱所形成的火。你看这个人,脉象迟弱,这是阳气不足,脉道鼓舞乏力。舌苔白润,这是阳气亏虚,无法运化水湿。耐夏不耐冬,这是阳气亏少,温煦失职。腹胀纳差,大便不规律,这就是脾阳虚弱,运化失常。身体局部有浮肿,这也考虑是阳气不足,水湿代谢失常所致。

由此可见,这个人确实有阳虚的问题。这不难分析。

那么,阳虚,为什么会生火?道理很简单,阳虚,意味着气机运行的郁滞。气在没有足够温煦蒸腾的条件下,它憋在那里了。这一憋,日子久了,就郁而成火。这就好比大家伙排队过城门一样。忽然间,队伍不往前走了,大家憋在城门口,一憋就是一整天,所有人都心怀不快,最后就群情激愤,大家都发火了。

道理,基本上差不多。

这种因为阳气亏虚、气机郁滞而形成的火,就是阴火。

阴火,并非实火,它就不实诚,不老实,总是飘来荡去的。于是,这一飘,飘到了口腔里,这就形成了口腔溃疡。

当然,这个过程,也有中医理论认为,是阳气亏虚,温煦失职,导致口腔黏膜病变。这么理解,相对直接,倒也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对于阴火的概念,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但这个例子,不太光彩。这就是,清代林则徐禁烟的时候,难免要和洋人打交道。有一次,洋人请林则徐吃饭,中途上了一个冰激凌。这个冰激凌,刚做出来,上头还冒着气呢。林则徐以为这肯定是热的,结果就用嘴去吹。但实际一吃,发现是凉的。这件事儿,还被洋人拿去做了文章,说中国人的见识粗鄙。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否为杜撰出来的,但是冰凉的冰激凌,上头冒着气,这个就有点像“阴火”的意思了。

那么,遇上这种阴火所致的口腔溃疡,如何应对较好?答案当然是要补益阳气,推动气机运行,使得郁滞得解,则阴火自灭。

在这里就要和大家重点科普一味药材,那就是黑油黄精,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这样写道:“黄精,……其法:可取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黄精,令满,密盖,蒸之,令汽溜,即曝之第一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久服,肌肉充盛,其力增倍,多年不老。”

在中医中,黄精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13类,然而并非所有的黄精均可以食用,真正能作为药材食用的一般只有两种,一种就是安徽所产的黑油黄精,这类黄精不仅个头饱满,外表肥大,油性大,更重要的是营养价值更高,且切开后油润养眼,入口甜糯,现代研究证实:其所富含的黄精黄酮、锌元素和锰等元素都是普通黄精的10倍之多。

而另外一种就是云南所产的柴性黄精,这类黄精一般个头偏小、偏瘦,掰开后里面较硬,犹如干柴一般,这主要是因为在生长过程中营养流失所造成的,这类黄精一般营养价值较差,且不易长期食用,容易给我们的身体造成纤维沉积,所以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我把这个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参考。

其实,口腔溃疡作为生活中的常见病,多数情况下,还是以实火、湿热、以及阴虚火旺等病因为主。脾肾阳虚而反复发生口疮的,不算最多,但是也经常出现。而且,它还容易被人误解,以至于久治不愈。

我上文所述的道理,就留给大家做个参考,说不定,可以解开你心头的谜团,帮你找到致病的根由。至于说文中配伍的方子,我建议您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确定是脾失健运、阳气不足,咱们再用。确定不了,就不能乱用。一旦用错用反,那就火上浇油,患者就遭罪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