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查癌神器”PET/CT的真面目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PET/CT被称为肿瘤筛查“神器”,大家了解多少呢?什么人群适用呢?

目前,我院PET/CT检查预约已全面启动!受到了很多患者的关注,下面就由核医学科专家为大家揭开它的真面目!

什么是PET/CT?

PET/CT是诊断肿瘤最高端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之一,检查安全、无创伤,且一次显像能获取全身功能代谢情况,与CT解剖结构影像精准融合,能准确定位、定性病灶。目前我院运行的PET/CT由GE公司所生产(型号:DiscoveryTM PET/CT710),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图像清晰等优点。简单来说,它是一项尖端、先进、准确的针对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评估手段

18F-FDG是目前PET/CT显像最常用的显像剂,其主要是通过反映肿瘤细胞葡萄糖的代谢状态来“定位”肿瘤病灶,大部分的恶性肿瘤具有“嗜糖”“滞留糖”的特性,在PET/CT图像上呈现高代谢(浓聚)。因此,PET/CT能实现诊断恶性肿瘤更高的准确度。

▲PET/CT设备

什么情况下适合做PET/CT?

(1)恶性肿瘤患者诊断分期;

(2)高危人群的肿瘤筛查;

(3)寻找转移瘤的原发病灶;

(4)放射治疗生物靶区定位;

(5)引导肿瘤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等;

(6)恶性肿瘤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判断。

图1 早期肿瘤诊断

图2 肿瘤疗效评估

PET/CT为何需要做延迟显像或CT增强?

医生一般会在检查后半小时内根据PET/CT初步印象(比较粗略)判断是否需要加做检查(例如延迟显像、同机CT增强、多分子探针PET/CT扫描)。当然,有部分患者是在书写报告时发现的,此时病人已经离开科室,会有电话通知患者返回机房接受检查的。

对于以下原因,患者需要做延迟显像:

(1)部分患者检查时移动了,造成图像融合偏移;

(2)受呼吸运动和胃肠蠕动,影响病灶的定位;

(3)病灶的良恶性鉴别,难以定性时;

(4)病灶太小或者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显示不清晰。

为什么有些患者隔天还需要再做一次PET/CT检查?

18F-FDG在PET/CT显像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18F-FDG并非肿瘤特异性显像剂,会出现一些假阳性(例如炎症)与假阴性(例如高分化肝癌、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前列腺癌等)的情况,而其他一些新的显像剂可弥补18F-FDG的不足。

如上图所示,该患者诊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18F-FDG PET/CT未见异常高代谢,68Ga-奥曲肽PET/CT显示肝内多发异常高代谢(肝内多发转移)。

PET/CT检查安全吗?

PET/CT检查需要注射低剂量的放射性药物进行显像,具有少量的辐射。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显像剂是18F-FDG(葡萄糖类似物),其半衰期仅有108分钟,一次PET全身检查的总体辐射剂量在7.5mSv左右,与常规胸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基本相当,病人极少发生副反应。物理衰变加上生物代谢,受检者PET/CT检查后(2小时)体内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已达到安全剂量水平,对周围陪同人员基本无影响(注:孕妇及婴幼儿检查当日尽量少接触受检者)。

因此,PET/CT检查对受检者及周围陪同人员都是较为安全的。

PET/CT的检查步骤是怎样的?

主要有四个步骤:

检查前准备:禁食6小时,控制血糖。

注射显像剂:注射后静息1小时左右,目的是让显像剂能充分到达所需检查部位。

检查拍片:在拍片前医生会通知病人排尿和做一些准备,也是为了让检查更准确。拍片时要躺在专用检查床上,可以正常呼吸。

分析报告:医生会根据所拍摄照片并结合其他各种检查情况综合分析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