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电视剧《天道》是由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成,讲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间的爱情故事,揭露出社会现象背后人性的恶,文化的局限,以及生存哲学的无所适从。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普通人奔波的动力是什么?是钱、权、资源和无形资产。

为什么丁元英把操盘的音响品牌叫格律诗,格律诗是一种诗的格式,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诗意一样的表达。三个小人物,三种不同的命运,我想格律诗背后还有一个关键意思,那就是格调、自律,以及上层建筑对于扶贫开发的美好愿望。

很多人一生在寻找人生挚友,但是走遍群山大川,没有找到,却忘记真心对待出现在自己生命中每一个参与者,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你的只有,只不过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丁元英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不要把自己太当人,不要太把别人太不当人。

要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天下乌鸦一般黑,一坑更比一坑坑。

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每个人都要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修行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

世界一直在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为自己灵魂寻找一片净土远比物质上的满足实在。

面对观念中的东西,不拒绝、不接受、不负责。

这个世界要不是颠倒的,那还叫众生吗?应该叫天国。

男人是酒,要把自己酿的淡而又淡的名贵。

文人哲学家对于中国文化顺应时代潮流,都有各自的选择和讨论。

虽然说修来修去一场空,但此空非彼空。

很多人说中国没有哲学,我想反驳,西方哲学起源和华夏文明起源相似,同一个时代,即有柏拉图、苏格拉底、也有孔子和老子。

只不过中国的哲学是和文学、经学、宇宙学、天文学、地理学都是相关的,启迪智慧和让人觉悟的力量是没有分别的。

中庸思想、太极哲学、混沌哲思、能量守恒,中国人先秦先贤早就利用星空,把人体的小宇宙以及周天运转的规律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融入到民族的血脉里,从计算太阳光照的阴阳变化,得出的八卦,以及二十四节气,都是辅助农业生产的工具。

人的一生看起来短暂,其实相当漫长,要给自己人生赋予意义,就要把握青春年华,利用自己核心优势,让自己生命绽放光彩,光芒万丈,无论是卫青霍去病,还是韩信岳飞,在时代发展面前,都完成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言归正传,《天道》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有三个层次:

第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修佛修的是心,修的是智慧,修的是般若,修的是涅槃,修的是觉悟,修的是道。

第二、入商道狼性十足,入佛门六根清净,一个人不沾染红尘,不是戒,不是阉割,而是心境和境界到那个地步了。

第三、修行未必在深山,红尘亦是大道场,造孽也是一种修行,未必吃斋念佛、拜佛祈福就能成神成佛。

修行勿取真经,悟道休言天命。很多时候,能做什么和能做成什么是两回事,我们执念越深,离真正的智慧和真善美就越远,越执着于输赢,本身就是一种输。

每个人的心中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能看到烟,每个人的文化属性都不一样,怎么才能发展,提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能力、基本素质、修养、追求、信仰和境界。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很多东西是需要问我们自己的,人生没有捷径可走,唯一一条快速遇见自己的方式,就是阳明心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实事求是,见路不走,我们得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朝这样的方向一起努力。

《天道》不是成人童话,我们自己建立的乌托邦,需要我们自己击碎,美好只能存在梦中,现实残酷而血腥,竞争激烈远比我们想象之中。内心一定要强大起来,弱小不值得被同情,强者的道德水准和预期差距太大,万般无奈无法靠人,只有依靠自己,趟出一条道来。

红尘是枷锁,是禁锢,但是同样也是让我们强大起来的神器,我们必须从红尘中来,到红尘中去,酸甜苦辣咸,百味人生,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

丁元英给我们的建议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社会不会给我们开绿灯,也不会因为我们侥幸心理而让我们一把,社会毒打少不了,很多人会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很多事情是不讲理的。

越在意他人看法的人,其实越自我。

人生没有四季,只有两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别在最应奋斗的年纪,辜负了最好的自己!

宫崎骏说:“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村上春树

即便世界偶尔凉薄,内心也要繁花似锦。送别九月,未来的日子里浅浅欢喜,深深感受,淡淡释怀。

主流文化的场,不是因为你懂点道理,有点学问便意味着你住在主流文化的场。

主流文化而言,那是阶级的等级的。直白露骨点说那是物质的。

每一个圈子都有自己圈子的文化。你真正符合这个圈子本具有的所有的标签,你才能真正的去融入这个圈子。

所以只要不是你悟到的,觉到的,给了你你也拿不住。

最终实事求是还是没有办法落实,在实事求是上。

实事求是,还是一个很空泛的道理,一个概念。

见路非路,即见因果。

能见的路,已经知道的路,还是路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