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洗牌,安富利被大联大超越,从追求规模第一到追求利润第一,路有多难走?!

2017年,应该是安富利如坐针毡的一年,在相继与原厂ADI、Cypress分道扬镖,痛失了几条产品线代理权后,去年销售额又再次被劲敌艾睿赶超。据悉,艾睿2017财年销售额历史性地达到268.1亿美元,而安富利的销售额仅为174.4亿美元。

不仅如此,受汇率波动影响,老三大联大去年的销售额也已经赶超安富利。2017年,大联大销售额为5324.6亿新台币,若按汇率29.3130计算,折合美元约182亿!

不过,安富利长久以来都走“利润至上”的策略,盈利才是其最终目的。2017财年,安富利实现净利5.25亿美元,而艾睿虽然销售额创历史新高,但净利仅为4.02亿美元,摊薄后每股4.48美元,净利5.23亿美元,按摊薄基准计算净利为6.79亿美元。以下就三大元器件分销商2017年财报进行详细分析:

艾睿

财报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艾睿销售额为76.3亿美元,较2016年第四季度的6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8%。

从全年来看,艾睿2017财年销售额高达到268.1亿美元,较2016年的238.3亿美元增长了13%。在盈利方面,艾睿去年毛利达33.57亿美元,净利4.02亿美元。

从销售额来看,艾睿已远超曾经的老大安富利,但从净利润来看,安富利仍领先艾睿。

艾睿创立于1935年,早年由一间名叫“Arrow Radio ”的零售店演变而来,这间Arrow Radio位于曼哈顿下城区科特兰街,由靠着兜售二手收音机及其零部件为生的Maurice Goldberg一手创办。巧的是,艾睿的宿敌+老对手安富利刚好也位于曼哈顿。不同的是,安富利当时已是曼哈顿的领军企业。

20世纪40年代以前,艾睿主营业务是销售RCA、GE和 Philco 制造的全新收音机。1946年,“Arrow Radio”店铺以Arrow Electronics Inc.为名的公司正式成立。

20世纪50年代初,艾睿开始向业内客户销售电子零件,并于1956年在长岛米尼奥拉开设第二家店铺。20世纪60年代,艾睿将总部迁至长岛法明代尔,并在康涅狄格州诺瓦克和新泽西州托托华设立了多家分支机构。

1968年,三名刚从哈佛商学院毕业的大学生B.Duke Glenn、Jr. Roger E. Green和 John C. Waddell 合伙创办了Glenn, Green & Waddell公司,该公司领导的一只私人投资团队收购了艾睿的控股权。

1970年以后,艾睿开始在电子元器件经销商行业崭露头脚,以年销额900万美元,位列美国电子元器件经销商第12名,而当时安富利规模已是艾睿的8倍之多。

1979年,艾睿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与此同时,艾睿收购了曾是美国第二大经销商的 Cramer Electronics。这一项并购,为艾睿顺利打开美国西部市场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以后的10年当中,艾睿陆续获得包括Texas Instruments在内的半导体企业加持,迅速扩大其业务部门。据悉,艾睿曾在1993年短暂超越过安富利,但也仅昙花一现。如今,艾睿终于如愿再次打败安富利。

安富利

2017财年,安富利实现营收174.4亿美元,较2016年的167.4亿美元增长了4.2%,增长的动力主要是由于其收购了Premier Farnell(PF)。

在盈利方面,安富利去年的毛利为23.7亿美元,较2016年增加了2.91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净利则为5.25亿美元。

(注:安富利年报时间一般为年中)

从上表可以看出来,安富利2017第一财季销售额为41.18亿美元,第二财季42.73亿美元,第三财季44.41亿美元,第四财季46.06亿美元。

若按照产品来划分的话,安富利2017财年半导体产品销售额高达135.37亿美元,互联、无源和机电(IP&E)创收33.97亿美元,其他产品则仅有5.04亿美元。其中,德州仪器(TI)产品约占了安富利总营收的11%,并且是过去三个财年中,唯一产品、软件和服务销售额均超过10%的供应商。

从地区来看,美洲地区销售额51.6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29.6%;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EMEA)销售额为59.12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3.9%;亚太地区2017财年销售额最高,达到63.63亿美元,占总营收的36.5%。

另外,由于安富利2017年将技术解决方案(TS)业务出售给了技术数据公司(Tech Data Corporation),因此安富利2017财年的销售额不再包括TS业务营收。

安富利创立于1921年,总部位于美国凤凰城。1995年,安富利电子元件业务正式进军中国,并于2006年在天津建立了针对嵌入式OEM的解决方案集成中心。作为曾经全球最大的元器件分销商,安富利在2015年创造了279亿美元的辉煌成绩。

当然,安富利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自身实力外,与其推崇的并购策略也有关系。据悉,安富利自1991年收购了英国半导体分销商AccessGroup迄今为止,收购的企业已不下100家。

2005年,安富利以20亿美元收购了竞争对手科汇集团,这一收购使得安富利顺利挤进了亚洲前三。2010年底,安富利收购了当时北美地区排名第四的Bell Microproducts,使其在该地区的地位更加巩固。

2011年8月,安富利收购了台湾电子元件分销合讯科技,同年还收购了互联、无源和机电(IP&E)元件分销商得毅实业及其子公司上海立良国际贸易,进一步增强了其在亚洲的技术专长。

2016年7月28日,安富利宣布收购以6亿9100万英镑(9.11亿美元)收购Premier Farnell。Premier Farnell是一个全球性的电子元器件及相关产品的分销商,总部设在英国利兹,利用多渠道销售和营销资源为电子系统设计社区提供工程解决方案。

近年,安富利不仅财报表现疲软,在争夺代理权方面也有点力不从心。2017年2月,ADI方面提出停止与安富利的全球代理分销合作协议,同时将选择艾睿电子作为公司在全球的分销渠道战略合作伙伴。随后,赛普拉斯(Cypress)也在其官网发布消息,宣布将从2017年5月1日起,终止与安富利、Silica和EBV三家分销商的代理关系。

对于频频失去产品代理权,安富利认为“某些供应商终止与其分销的协议,并未导致其库存减少。相反,安富利还通过提供各种增值服务来提升竞争地位,譬如补货、测试、组装、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料管理等。”

目前,安富利的主要竞争对手为艾睿电子、富昌电子、大联大、贸泽电子以及Digi-Key等。当然,安富利的竞争对手还包括那些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却专注于某地区/市场以及某种特定产品的中小型分销商。

大联大

受惠于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电源节能以及云端相关产品出货持续增长,大联大2017上半年实现营收2473.82亿元新台币,不过在新台币汇率升值的冲击下,仍年减3.1%,不过税后净利却创历史同期上半年新高,高达36.37亿元新台币,涨幅达17%。

2017全年合并为新台币5324.6亿(约合美元182亿),相较去年同期新台币5368.6亿减少了0.83%。但若以美元计算,则增长了5.1%。2017年每月营业额如下:

大联大是亚洲最大的半导体授权分销商,元器件分销整体规模位居全球第三。旗下拥有世平、品佳、诠鼎及友尚等四大集团,员工人数近5,100人,代理产品供应商超过250家,全球约71个IED&34个Non-IED分销据点(亚太区IED 43个 Non-IED 34个),2015年至2016年营业额分别为162.4亿美元、166.5亿美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