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大《Science》子刊:超亮!室温下获得71.3%磷光量子产率

金属纳米团簇的光致发光通常较低,由于超快自由电子动力学和声子猝灭,磷光发射较为少见。近日,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的Yongbo Song&安徽大学的朱满洲&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金荣超等研究者,报道了一种电子工程方法,在室温非脱气溶液中[Au@Cu14(SPhtBu)12(PPh(C2H4CN)2)6]+纳米簇(缩写Au@Cu14)获得了非常高的磷光(量子子产率71.3%)。相关论文以题为“Ultrabright Au@Cu14 nanoclusters: 71.3% phosphorescence quantum yield in non-degassed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论文链接: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2/eabd2091
光致发光(PL),是分子和纳米材料在许多领域的重要特性之一,如发光二极管(LEDs)和生物探针等。除有机分子外,多核d10过渡金属配合物Cu(I)、Ag(I)、Au(I)的PL性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不同结构的亚铜配合物具有丰富的光物理性质。发光多核配合物可以在d10金属离子和硫族化合物配体之间形成,例如:硫代氨基甲酸盐稳定的八面体Cu6配合物在室温下固态显示深橙色-Cu4配合物与S2-配体-显示出长激发态寿命的橙黄色发射。
与金属配合物相比,具有离域自由价电子的硫代盐(SR)保护金属纳米团簇(NCs)在环境条件下具有较低的量子产率(QYs)。因此,提高金属-SRNCs的QYs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通过配体裁剪和表面振动抑制等方法,可以提高纳米纤维的发光性能。Au(I)-SR配合物在Au(0)核上的聚集,也使QY增强约15%。合金化是提高PL的有效策略。除了金,铜和银也已经开发了NCs。在PL材料的研究中,磷光已经成为最近的一个主要由LED行业驱动的目标。与有机和金属配合物相比,纳米碳化物磷光较少,室温磷光的QY有待提高。
研究者认为,缩小金属核尺寸和增大表面络合物是实现高QYs的有效途径。最终的核大小将是一个原子,这将允许更简单但更有效地工程电子辐射和非辐射途径;然而,采用单金属原子核的NCs迄今尚未见报道。此外,光致发光NCs的机理也仍不完全清楚。
在此,研究者通过控制原子结构的基态和激发态,报道了一种高度磷光的NC:[Au@Cu14(SPhtBu)12(PPh(C2H4CN)2)6]+(缩写Au@Cu14)。该团簇有一个单原子(Au)核和一个外部大型铜(I)复合笼。这种核壳结构导致了高效的单重态到三重态系统间的交叉,并抑制了非辐射能量损失。与磷光有机材料和有机金属络合物不同-由于空气(即O2)的剧烈淬火,需要脱气条件-Au@Cu14的磷光对空气不太敏感,这对照明和生物医学应用很重要。
图1 [AuCu14(SR)12(BCPP)6]+的结构分析。
图2 Au@Cu14的光学特性。
图3 中心单金原子的效应。
图4 1O2的产生。
图5 瞬态吸收。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子态工程的方法,在室温非脱气溶液中实现了具有高度磷光的Au@Cu14 NC (2e),其单原子核被刚性铜(I)笼包裹,NC为>70%QY(λem~625 nm)。磷光发射来自于Au@Cu14的三重态。当Au被Cl取代时,中心Au原子的关键作用是QY下降到~40%,表明Au通过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增强了PL。光激发的Au@Cu14能有效地将能量转移到氧气中生成1O2,当NC溶液O2饱和时PL淬灭,而N2吹扫使PLQY提高到85%。电子动力学分析表明,从Sn态到S1态有超快(<1 ps)的弛豫,与从S1态到T1态的ISC相耦合,从T1态到S0态有微秒的激发态寿命。
单重原子核心和刚性铜(I)笼的策略,未来可用于设计新的发光材料,其在LED和生物医学具有潜在应用前景。(文:水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