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墩舆情课】第十三课:舆情篇之“舆情传播”

系列舆情课摘要】:自墩墩舆情课首篇开序后,作者将系列舆情课大致分为政务篇、舆情篇、案例篇及建模篇四大类,目前开始更新舆情篇,敬请关注,欢迎分享点评。

PS:训练舆情,就是在训练你的媒介素养!



信息爆料的舆情帖文出现后,很快就会进入舆情发展的第二阶段——【舆情传播】。

根据舆论平台属性的不同,舆情在传播上会有些发展走势上的斜率变化,但大势并不受影响。就目前的舆论平台而言,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介在舆情的传播上一般要快于电视、纸媒等传统的舆情媒介。但也有例外,比如在涉及重大自然灾害的舆情传播上,传统的电视媒体就会因可视化的现场感印象及专业新闻人在信息筛选、采编上体现出的专业优势而表现出舆情信息上的传播优势。

舆情传播需要介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没兴起之前,舆情传播主要依靠媒体。而如今,我国拥有7亿网民,微博、微信也完成从“社交产品”“社交媒体”的角色转换,自媒体大V在舆情传播中扮演的角色日渐重要,成为当前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媒介。

【媒体】

既然是舆情传播,就离不开媒体的参与。中央级也好,地方级也罢,在舆论场中都扮演着将信息不断传递、不断扩散的传播者角色。

一般来讲,媒体对舆情信息的传播都会倾向于所传播的信息有没有价值。这个价值包括新闻点、关注度、时效性等多个能给媒体本身带来舆论利益的点。

前文已详述过,舆情始于信息爆料,后续媒体对舆情信息的传播扩散会有所选择。

主流媒体】

主流媒体一般是指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为代表的电视及各地党报党媒,这些媒体在介入舆情传播时,对舆情信息的真伪、准确与否的甄别相对严谨,且除了播散“网帖、网曝”的舆情内容外,一般都会找寻下官方对舆情信息的反应。如果涉事单位或部门能及时作出反应,主流媒体都会同步跟进。

【商业媒体】

商业媒体一般是指六大门户网站及以商业目的筹办的媒体。这类媒体是以商业行为为目的,或多或少会把商业利益放在首位。就舆情传播的信息来讲,倾向于选择传播那些新闻关注高、眼球效应好、社会反响大的舆情信息。同时,受到情绪舆论的波及,往往会使用修改标题、修改配图的方式来吸引关注度,流量利益、眼球效应由此成为商业媒体在传播舆情信息上的天然倾向。无论是之前饱受舆论谴责的“标题党”,还是如今变个法子与日俱增的“配图党”,都源于利益。就舆情处置而言,这部分媒体给相关部门的舆情处置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仅要及时回应,还要会回应、会说话,怎么说话才能不被曲解,才能不引起歧义,或者说怎么回应才能避免被误读,这些都是当前政府部门面临的舆情困境。

【自媒体大V】

当前的舆情传播还有一个权重很高的传播群体,那就是自媒体大V。这部分人群拥有众多粉丝,常常能点对点发散到庞大的网民人群,传播能力并不亚于媒体。

自媒体大V里的人群结构较为复杂,有专业领域的,有营销目的的,也有掺杂政治目的的,总之鱼龙混杂、不好把控。

这部分人在传播舆情信息的筛选上会受到主观立场、专业领域及舆论利益的左右,相比媒体而言,稳定性较差。

有的自媒体大V有着天然的立场,乐于传播一些社会的阴暗面,并以此宣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情绪,在这部分自媒体大V眼里,城管、警察等现实社会的强势群体是最好的情绪宣泄媒介,所以经常能发现一些大V对社会真善美的舆情传播选择性忽略。

有的自媒体大V是以营销为目的,为的是传播舆情后,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舆论关注与营销利益。这部分人会紧追时事热点,不断在舆情传播上扩大影响力,借此推销自己,甚至于兜售产品。

还有的自媒体大V受认证信息专业的限制,在专业领域内拥有很大的舆论公信力,一般对专业外的舆情信息不太感兴趣,但对专业内的信息会有很高的关注度,会左右后续的舆情走向。

【舆情建议】

舆情的信息爆料出现后,作为具体处置部门,通常要花一段时间进行调查核实,这就与舆情传播的时效性产生的现实矛盾。我们知道,任何舆情信息的“网帖”、“网曝”的发帖人,都或多或少会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不断弱化,对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不断强化。如果政府处置部门没有及时作出回应,那么媒体与自媒体大V就很容易引用网帖、网曝的内容进行传播,使得舆情信息的传播充满不确定性。

所以处置部门要第一时间发声,要尽可能让媒体与大V在传播舆情信息时,带上自己。就处置部门而言,要改变一篇通稿就把事情讲完的固有舆情处置思维,要第一时间表态度,第一时间出来发声。将舆论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更多舆情文章尽在@墩墩看新闻

(0)

相关推荐